旅行攻略《多彩貴州,我在黔西南的脫胎換骨記》之貞豐篇

2019-11-13     貞豐新聞

旅行·貞豐印象日前,網友 @B-NUT大花生 發布旅行攻略《多彩貴州,我在黔西南的脫胎換骨記(美景,美食全攻略)》,分享了黔西南的美景、美食,下面來看他在貞豐的推薦...

納孔布依古寨,一塊布的誕生

也許每個長期生活在 大城 市的人,都會期望能有一個周末的時間,過一次陶淵明筆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樣的詩意生活。而當我踏進納孔布依古寨的那一刻,強烈地感受到那樣的生活仿佛就在我眼前。

白牆青瓦的老式建築,沒有徽派建築那樣的氣派高雅,但它更接地氣。每戶人家的門前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田地,且不說大小,自給自足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漫步在村寨的鄉道上,聞著四面八方迎面撲來的稻穗清香,聽著百年古樹上的鳥叫蟬鳴,看著眼前如畫般的田園美景,那一刻,你沒有理由讓自己離開這裡。

當地人的生活節奏很慢,門前的那片田地便是他們的「辦公室」,上班沒有遲到一說,自己就是老闆,自己把控時間,自由度非常大。當然他們非常自律,早出晚歸,因為只有做到自律才能談得上自由。我們來到村莊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他們也剛好忙完一天的農活,準備回家準備晚飯。鴨子也跟隨著他的主人,一路大搖大擺地回到自己的愛巢。

這裡的人們平時除了忙農活外,婦女們更多的是專注於非常具有布依族特色的土布上。她們的民族服飾主要以青、藍、白這三種顏色為主色調,用最古老的織布機,用最原始的織布手法,用心去編織每一塊土布。只見她們雙腳踏板上下交替,雙手輪換著操縱機抒和梭子,雙手翻飛,穿梭往復,嫻熟的動作如彈鋼琴般的美妙。

黔西南 州布依族的婦女服飾,普遍為大襟衣,長褲腳;衣服的盤肩、袖口、襟沿鑲有蘭干;褲腳為大褶邊,或藍色褲腳鑲青布和蘭干。衣服的長短和褲腳的大小,各不相同。自製的織錦和蠟染是布依族服飾的主要特點。

布依族服飾面料多為自織自染的土布,有白土布,也有色織布。色織布多為格子、條紋、梅花、辣子花、花椒、魚刺等圖案。服飾色彩多為青藍色底上配以多色花紋,有紅、黃、藍、白色等,既莊重 大方 ,又新穎別致。反映了他們純樸善良、溫和熱情的性格。

看,我們才剛踏進大門,布依族的婦女們早已列隊熱情地歡迎我們的到來,耳邊環繞著是她們當地的山歌。她們邊唱歌,還不忘手中的土布,也許只有把歌聲融入到織布當中,這塊布才真正的有靈魂吧!

除了衣服,還有很多衍生品,如布鞋,零錢袋,扇子等小物品也飽含了很多布依族民族特色的元素在裡面,每一件都能算得上是上等的工藝品。

貞豐古鎮,這裡的夜色太美

如果你覺得白天的 貞豐 太過喧囂嘈雜,那麼你一定會愛上夜裡的 貞豐 古城。這裡沒有像 麗江 古城那樣的夜夜笙歌,更多的是回歸本真的生活。

在這裡,你會看到大街小巷裡追著皮球踢的小孩,你會看到帶上音響一起跳廣場舞的婦女,你會看到搬起凳子圍坐在一起閒聊的老人,所有你看到的都是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完全沒有濃濃的商業氣息。

泱泱中華,每個民族都有一座靈魂的象徵之城,如苗族的 雷山 西江 、侗族的 黎平 肇興 、納西族的 雲南 麗江 、土家族的 湖南 鳳凰。而 貞豐 ,是布依民族聚居核心區,一座布依古城,彰顯著布依文化的精髓的同時,也棲息著一個民族的靈魂。

貞豐 古城,這裡的夜色太美,美得讓人放慢了腳步。如果想要真正了解它,為何不擇一家小酒館,點一杯清酒,慢慢品味呢?

轉自:去哪兒旅行攻略《多彩貴州,我在黔西南的脫胎換骨記(美景,美食全攻略),作者:B-NUT大花生

編輯:王勝

編審:黃鬆鬆

值班總編:黃鬆鬆

貞豐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KScam4BMH2_cNUgYH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