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區紡織路街道:做長效文章 讓「一時美」變「時時美」

2020-03-25   白銀區發布

  在「四抓四促」城鄉環境專項整治行動進入攻堅的關鍵階段,紡織路街道堅持咬定目標不放鬆、抓牢任務不鬆手,跟進整治不拖腿,把集中整治與長效機制相結合,努力讓轄區從「一時美」變成「時時美」。

  「紡織路街道地處新城區,是白銀城區的西大門,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市區的形象,環境整治好了,就能給城市增光添彩。」為了引導群眾由「要我整治」向「我要整治」轉變,逐步形成全民參與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街道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深入開展「亮身份、樹典型、做表率」活動,組織開展給環境「洗臉」活動,為素質「洗禮」。

  「一時美不算美,時時美才是真的美」。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積極探索建立長效機制,由政府購買服務,引入社會保潔公司參與城中村環境衛生管理,充分發揮保潔公司的優勢,確保管理實效;超前規劃人居環境「網格化」整治模式,以街道包村幹部、村(社區)兩委、黨員、樓棟長組成三級網格,明確班子成員掛點分片,屬地化為3村7社區分好「田」、定好責,差異化為黨員幹部排好「班」、定好崗,共同發力、同頻共振,分層分級網格化鋪開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利用「街道吹 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牢固樹立「戰區」意識,用好手中的「哨子」, 各有關職能部門作為「兵種」,準時「報到」,積極配合「戰區」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戰區」、「兵種」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過現場摸排,建立整治清單,出重招、發全力,對轄區內影響市容的髒亂 差問題進行集中整治;組建志願服務隊,以黨員帶動群眾,以群眾帶動家庭,以家庭帶動村社,從「不掃門前雪」、「各掃門前雪」到「共掃門前雪」轉變,最終形成「全民參與、全民整治、全民管護」的新局面。

  截止目前,紡織路街道環境整治累計出動1800 人次,動用重型機械40 台次,拆除違建、征遷遺留房屋 14處約 8000 平方米,廢棄牆4 處約300 余米,平整空地8 處;清除城市「頑 疾」「牛皮癬」950 余處,拆除違規廣告牌匾 136處,改造立面約 380 平方米,清理整治廢品收購點21 處;清理生活垃圾420餘噸、建築垃圾1100 余噸,鋪設防塵網4500 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