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手媽媽,總是很糾結寶 寶到底吃飽了沒有。那麼,寶寶的食量究竟是多少?新手媽媽又該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沒有呢?
寶寶的胃容量寶寶的胃容量其實非常小。比如,體重3000克的新生兒,
- 出生後第1~2天時的胃容量為5~7毫升;
- 出生後3~6天為30~60毫升;
- 出生後7天至6個月大為60~90毫升;
- 6個月大至1歲為90~480 毫升,大約有一個西柚大小。
因此,在成人看來寶寶只吃了很少量的食物,可寶寶卻已經吃飽了。
吃奶寶寶的總體進食量
母乳喂養的寶寶,能夠自己控制食量。
- 寶寶吸吮 10 分鐘的母乳為前奶,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較少,解渴但不頂飽;
- 10 分鐘之後的母乳為後奶,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較高,能給寶寶一種飽腹感,這種感覺,連同嬰兒體內一種叫 CCK(膽囊收縮素)的荷爾蒙發出的飽食信號,使得吃飽了的寶寶不會再繼續吃下去。
- 所以,母乳喂養的寶寶吃飽了之後往往會自己吐出奶頭,不再吃奶了。
喝配方奶的寶寶很難自己控制食量。
- 喝配方奶的寶寶的標準奶量是每公斤體重每 24 小時 100~120 毫升。
- 例如,一個 6 公斤左右的寶寶,全天的奶量約為 600 毫升,每 4 個小時吃一次的話,每次就只需要喝 100 毫升的奶。
新生嬰兒具體吃奶量
剛生下來的嬰兒每次30-60ml,一天6-8次。
- 隨著天數增加奶量,10天後可達到每次90ml,喂的次數減少。但這僅僅是參考,如果孩子鬧著要進食,你還是要喂他,讓他吃飽。
1個月嬰兒吃奶量 按需喂養是一個月寶寶喂奶遵循的原則,
- 寶寶能吃多少就喂多少,要相信寶寶的身體本能,吃飽奶的寶寶在兩次喂奶之間會很滿足、安靜,通常會睡3-4個小時,沒有吃飽就會哭鬧的。1個月的寶寶每次奶量90-120ml.
- 也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大小便來判斷,吃飽的寶寶尿布24小時濕6次及6次以上,大便軟,呈金黃色、糊狀,每天2-4次。
2個月嬰兒吃奶量,兩個月的寶寶已經比上個月能吃了,仍然是按需喂養。
- 兩個月的寶寶一天的奶量在600-700ml左右,一天可以分6-7次,每次間隔3-4小時,每次90-120ml左右。
- 如寶寶晚上睡著後,一般無需叫醒寶寶喂奶,以免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另需注意每個寶寶的胃口大小都不相同,建議根據寶寶自己的生活特點進行合理的喂養。
3個月嬰兒吃奶量
- 三個月的寶寶一天奶量在800ml左右,分5-6次,每次大約在150ml。
- 夜間喂奶比白天間隔時間長一些,要有意識地把間隔時間拉長,使嬰兒慢慢養成夜間不吃奶的習慣。可以在寶寶兩次喂奶間適當的添加一些溫開水,也可以給寶寶添加一些奶伴葡萄糖,幫助寶寶消化吸收。
4-6個月嬰兒吃奶量
- 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頓喂奶量為180-200ml左右,應掌握吃奶總量,每天不超過900毫升,每頓奶量不超過240毫升。
- 6個月開始在吃奶前喂輔助食物,在兩次奶之間添加輔食,可以先從米粉開始,等寶寶胃腸功能適應後,在慢慢添加其它的輔食。
6-9個月嬰兒吃奶量
- 每四小時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40毫升,每天3-4頓奶,輔食種類逐漸豐富起來,陸續添加各類果蔬、蛋黃、肉類。
9-12個月嬰兒吃奶量
- 全天可吃三頓奶,每次24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時吃一次,其他頓全吃輔食。每兩頓奶中間要喂水。
判斷寶寶是否吃飽的方法:
上面介紹的嬰兒吃奶量只是參考值,如果寶寶一直鬧著吃奶,媽媽們也還是要喂奶,讓寶寶吃飽。那麼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呢?
1.寶寶吃飽的表現:
- 吃飽的寶寶較少哭鬧,精神飽滿,情緒穩定,而飢餓的寶寶則常常哭鬧,精神較差,睡覺也不踏實。
- 還可以摸一摸寶寶的小肚子,吃飽的寶寶,小肚子較鼓且有彈性,而飢餓的寶寶,小肚子較癟。
2.觀察寶寶小便次數:
- 如果單純依靠母乳喂養,嬰兒的24小時小便次數達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嬰兒吃飽的一種表現。
- 如果每天24小時的小便次數不足5次,就說明奶量不足,嬰兒沒有吃飽。
3.觀察寶寶大便次狀態及次數:
- 由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的形狀是黃油油的軟便,每天大便2-4次,這表明奶量充足,嬰兒吃飽了。
- 如果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量少,並呈綠色泡沫便,這說明母親的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
4.記錄嬰兒體重的變化狀況:
- 6個月內的嬰兒,平均每月增加體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遞增125克。大於6個月的嬰兒平均每月體重增加500克。這些可說明母乳充足,嬰兒吃得飽。
- 如果嬰兒的體重增加達不到上述標準,而且相差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後,多說明奶量不足,嬰兒吃不飽。
參考文獻:肖志容, 陳敏. 6個信號告訴你:寶寶吃飽了嗎?[J]. 父母必讀, 2014(3):52-53.曹思敏. 寶寶,你吃飽了嗎?[J]. 啟蒙(0-3歲), 2014(12):26-27.部分內容引自奶粉智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