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縣三大舉措讓搬遷貧困戶安居樂業

2019-12-03   馬山廣播電視台

近年來,馬山縣把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當作馬山縣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來抓,堅持「政府引導,群眾自願,政策協調,講求實效」的原則,強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穩步推進,成效明顯。

創設就業崗位

搬遷戶增收有保障

馬山縣按照「搬遷一戶、致富一戶、脫貧一戶」總體思路,加強就業培訓,積極引進服裝加工、皮具加工、電子產品加工等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進駐安置點扶貧車間,為搬遷戶脫貧致富打開一條新的通道。

2019年5月,金釵鎮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金釵安置點引進馬山縣金釵鎮江博皮具廠(原名江艷皮具廠)入駐。

目前全縣各個安置點共有11家企業進駐扶貧車間,帶動周邊群眾及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1005人,其中易地扶貧搬遷407人。安置點留守婦女、老人、殘疾人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創收致富。

2019年9月,里當瑤族鄉金雞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扶貧車間開業

如里當金雞寨安置點搬遷戶韋敬柏,一家4口人,老公生病,妻子黃秀梅長期在家護理,不能外出打工。里當金雞寨安置點扶貧車間開業以來,黃秀梅實現了在家門口勞務輸出的願望,既能夠照顧家中病人又能在外打工,2019年1月至7月黃秀梅在扶貧車間務工收入11000多元。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里當鄉扶貧車間累計向安置點搬遷戶及周邊貧困戶24名就業勞動力發放工資40多萬元。

同時,開發鄉村保潔員、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其中安排4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勞動力93人。

搭建創業平台

開闢致富門路

馬山縣制定印發《馬山縣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發展實施方案》、《馬山縣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就業創業工作實施方案》以及安置點「一點一策」工作方案,加快推進後續扶持各項工作進展。如在蘇博片區安置點實施「創富田園」項目,採取「公司+基地+搬遷貧困戶」的運行模式,做到「一個標準,六個統一」,即標準化生產,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種苗、統一銷售、統一服務。目前已有11戶搬遷戶參加「創富田園」項目產業發展,共種植韭菜花110畝,預計盛產期每畝產量達到5000公斤,產值達3萬元。

2019年3月,蘇博片區安置點紅旗湖休閒農業園內的創富田園裡,搬遷戶正在種植韭菜花。

此外,蘇博、合作、金釵已建成191個鋪面(攤位)並落實搬遷戶就業191戶,農貿市場和商鋪利潤的80%留在所在社區分紅給搬遷戶。

2019年5月,合作片區扶貧移民工程電白農貿市場開業。

社區管理有方

搬遷群眾住得舒心

馬山縣制定印發《馬山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基層組織建設和管理實施方案》,加強安置點社區管理各項工作。蘇博、合作、板伏、金釵安置點已新成立社區管委會,社區人員、辦公室設備、辦公室地點已落實到位,各管委會正在有序開展社區管理工作,里當、加方、去庫存房及分散安置點管理併入當地社區管委會管理;馬山縣投入1200多萬元在各安置點安裝治安監控網絡,24小時對安置點進行監控;建立社區保安室、警務室等,組成聯防隊加強巡邏安置點,確保安置點長治久安;抓好安置點「兩個五有」建設。合作、板伏安置點已分別成立基層組織活動中心、居民委員會、工會組織、團組織、婦聯組織、移民就業服務中心、黨群綜合服務中心、醫療與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蘇博安置點成立基層組織活動中心、居民委員會、工會組織、團組織、婦聯組織、移民就業服務中心、醫療與社會保障服務中心;金釵安置點已成立基層組織活動中心、居民委員會、工會組織、團組織、婦聯組織、移民就業服務中心、基層活動中心。

來源:中新網廣西

作者:覃建松

編輯:蔣譚鮮

審核:韋紹群

監製:王宏璇

馬山縣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