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體現農民主體地位,更要發揮農民主體作用。鄉村風貌提升工作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堅持「黨政引領、群眾主體」推動鄉村風貌提升,應成為幹部群眾的行動自覺。在馬山縣百龍灘鎮龍昌村板上屯的群眾就有這樣一個共識,他們自己籌資、動手築造自己的美麗家園。
近3個多月來,他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積極籌集建設資金,自己動手開展「三清三拆」、繪製牆畫、設計製作雕塑等一系列美化家園活動,一場「我要振興」共築美麗家園的自覺行動正在板上屯轟轟烈烈的進行。
3月2日,記者走進該屯板上屯,看到進屯路口邊一塊大石頭上就醒目的標註了「板上屯歡迎您」六個大紅字,大石頭頂端還矗立著三隻栩栩如生的黑山羊雕塑。村屯裡看不到一處殘垣斷壁,道路乾淨整潔,房前屋後還有一塊塊紅磚圍成的小菜園小花園,各種清新可愛的壁畫,特色鮮明的文明標語隨處可見,這讓本來就空氣宜人的板上屯顯得更加的和諧、宜居。
當天,在進屯道路旁邊的一片竹林里,屯長韋美周和屯裡的十多名村民正在一同清理竹林里的雜草、干樹枝等。 「目前,我們板上屯正在進行鄉村風貌提升建設工作,全屯群眾都在積極參與中,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都想把自己的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現在我們正計劃將這片竹林修整之後做成屯裡的一個休閒活動點。為此,村民們已經無償在這片竹林里連續清理了三天。」 屯長告訴記者韋美周說。
據了解,早在2020年12月15日,板上屯就成立了村民理事會,理事會由屯長韋美周擔任理事長,鄉賢韋忠弟、羅安平擔任副理事長,成員還包括羅文飛等其他8名村民,主要負責屯裡的鄉村風貌提升工作,在理事會成立當天,屯裡召開了鄉村風貌提升動員會,進一步激發了群眾主動參與鄉村風貌提升的熱情。當晚,在村民理事會發動捐款之時,無論是在場群眾,還是屯中外出務工人員,亦或是外嫁女兒們都紛紛響應號召,積極為建設更加美麗的家園捐款捐物。短短一天時間,他們就籌到了七萬多元的建設資金。
就這樣,在屯裡黨員、村民理事會和鄉賢的帶動下,屯裡的鄉村風貌改造「三清三拆」和整治工作迅速開展起來,群眾投工投勞,出讓土地,三個月來先後拆除、平整舊房8處,清理村莊垃圾、池塘水溝淤泥、建築廢料500噸。同時,還結合現有條件,在房前屋後、屯路傍建造20處「微菜園」「微花園」,平整、拓寬屯裡部分道路,整理改造舊魚塘,粉刷牆面安裝精神文明宣傳欄30多處,完成了二十幾幅牆繪字畫上牆。在這些改造提升中,村民結合屯裡的地理位置,對一些傳統老房子、舊物予以保留,留住鄉土情懷,在設計上注重「黑山羊」「桑葚」等鄉土特色和時尚元素相結合,設計了文化宣傳、休閒亭、路標路牌等新元素。還自己雕刻噴漆、打造了進屯路口邊大石頭上「板上屯歡迎您」六個大紅字,以及頂端三隻栩栩如生的黑山羊雕塑。
據統計,截止到目前該屯村民累計出工1200多個工作日。在鄉村風貌提升建設上投入超過12萬元,這些全部是自籌自資,群策群力。當下,屯裡的建造「微菜園」「微花園」已經圍建完成,不久就要種上花和果樹,房屋外立面改造也已經提上了日程。
「我們計劃購買兩萬多元的花苗分給屯裡的群眾進行種植,並利用好政府劃撥給我們進行外立面改造的資金,充分結合我們大部分村民的意願,實施好房屋的外立面改造,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該屯鄉賢、理事會成員韋忠弟說。
據了解,在下一步的村屯規劃設計中,該屯還將把屯中的黑山羊養殖產業和桑葚產業元素融入到實際的建設中,突出板上屯的地方特色,也展示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村委、政府也計劃重點打造板上屯,推動板上屯的整村鄉村風貌提升工作,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激發更多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嚮往,引導廣大群眾樹立主人翁、當家人意識,投身共建美好家園。
「這個屯的群眾支持力度非常大,他們的做法也很好,下一步我們將在黨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把板上屯打造成為一個精品示範村,並充分發揮該屯的帶動示範作用,全面推進我們龍昌村的鄉村振興建設」馬山縣百龍灘鎮龍昌村駐村第一書記蔡寧偉說。
來源:馬山縣廣播電視台
記者:韋舜 蘇錦 吳慧敏
編輯:蔣譚鮮
審核:韋紹群
監製: 王宏璇
馬山縣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