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95天打不下南昌,廣西老兵戰鬥力處在巔峰為何還不行

2019-07-14     有歷史

太平軍早期的戰鬥力可以說天下少有,逢州克州,過府滅府。與清軍作戰,打的清軍欽差大臣向榮羞憤自殺。

但也有失利的時候。

由於太平軍缺少進攻大城市的經驗,在許多防守堅固、面積較大的堅城面前,往往陷入死打硬拼的境地,但清軍防守,最不怕的就是死打硬拼。

起初,太平軍固然可以棄而不攻,採取大機動大迂迴的方式達成戰略目的。但1853年,太平軍定鼎天京後,太平軍不得不對作戰方式作出巨大改變。

太平軍一貫是流動式作戰,從廣西打到江蘇,一路雖然攻克不少城池,但因為軍隊數量少,打下來基本都棄而不守。直到打到南京,才終於停下來開始建都。

天京是四戰之地,特別是自武昌、九江、安慶、蕪湖到歷陽一帶,個個都是戰略要點。這些能地方,都是歷代北方政權滅亡南京政權的必經之路。所以洪秀全、楊秀清定都後,軍事上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奪取長江中下游的這些戰略據點,以拱衛南京的安全。

此時的太平軍成分還比較純粹,基本上都是從廣西起義時帶出來的兵,宗教信仰很堅定,反清的意志很堅決。雖然人數不多,不像太平天國後期在江南招兵動輒以十萬計,戰鬥力卻十分強悍。太平天國高層也還處於十分團結的時期,洪、楊、韋、石等諸首領相處比較融洽。可以說,這個時期的太平軍稱得上最強悍。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太平天國做出了西征的決策。目的就是要掃除清軍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以及武漢一線的勢力,為天京的戰略安全提供充足保障。

1853年4月(夏曆,下文同),太平軍水師2萬餘人從天京出發,泛江西上,一戰拿下安徽省城安慶,這是距離天京最近的一處要點,太平軍大將胡以晃留下鎮守此外,分遣賴漢英、曾天養、林啟容等率兵1萬餘,繼續溯江而上進攻九江、南昌。

5月18日,太平軍進抵南昌城下。此前,清朝江西巡撫張芾率兵在九江抵禦,結果被太平軍擊潰,張遂率殘兵奔回南昌。江西此時兵力極少,才千餘人馬,根本不足以抵擋太平軍。恰巧清朝派湖北按察使江忠源率楚勇1200人,去救援安徽,路過南昌。張芾便力邀江忠源入城,一起抵禦太平軍。

江忠源與張芾商議,施行堅壁清野之法,放火燒城外房屋以為死守計,大火三日不息,江西名勝滕王閣也被焚毀。太平軍到城下先四處救火,見城中守御嚴密,定計用水陸軍久攻以困敵人,就在北蘭寺一帶連營數里,掘濠起塹,據其戰地,又分遣游軍,沿鄱陽湖西南昌、新建兩縣所轄二、三十里境內巡邏,日出夜歸,斷敵接濟。

太平軍圍住南昌城,只留進賢門不圍,這是兵法上的「圍三闕一」之理。賴漢英指揮從軍以穴地炸城之法,炸塌了得勝門,城牆缺口寬達數丈。但由於江忠源頗懂防禦之法,清軍及時進行了防堵,太平軍無法攻進。

過了十幾天,太平軍又在得勝門原缺口處炸城牆,這次轟開了數十丈,清軍蜂擁而至來堵城缺,卻不見太平軍來攻城。江忠源見此反常情況,立即飛調其餘守軍急速來得勝門防守。各軍剛到,又聽轟得一聲巨響,城牆又崩倒數丈。原來地雷還有未發者,太平軍是在等待時機。只是這麼一遲疑,清軍缺口處的兵力大增,太平軍仍然無法攻入。

眼見南昌危急,清廷又任命馬濟美為九江總兵,令其率川兵一部到南昌救援。清兵得一強援,也積極謀求破圍之希望,江忠源、馬濟美屢屢率兵出城衝擊,不時殺獲太平軍將士,給太平軍攻城帶來不小阻力。

賴漢英雖有一萬兵力,但相對於南昌這座大城仍然顯得過於單薄,不能對南昌城完全包圍,也無法實施長圍久困之策,想要破城,還得依靠重點突破。太平軍找來西洋地雷,又將章江段城垣炸塌七丈寬的缺口,太平軍蜂擁而上。清軍奮死抵禦,眼看就要被太平軍突入城內。危急時刻,江忠源命令將數十桶火藥傾倒在城牆缺口,順風點燃,一時間煙焰大起,燒死不少太平軍,其攻陷為之一挫。

清軍趕忙加緊防守,將太平軍打的暫退後,利用一晚時間,連屍體帶泥土將缺口堵了起來。太平軍徒負呼呼,就是打不進城。

城外太平軍急躁無比,城內清軍也是非常焦急。馬濟美以九江總兵入城,他肩上擔負著清廷解圍的重任。此時久戰無功,他決意將城內精兵盡數開出,與太平軍決一死戰。張芾、江忠源都不同意。馬濟美憤然說:「只有我這個將家之後,才知道唯當死戰。「他親自率本部川兵出城,與太平軍接戰。賴漢英攻不進城,正巴不得清軍出城作戰。他令部下佯敗,引誘馬濟美深入重地。又令小校在陣前辱罵馬濟美,馬濟美不堪其辱,率兵一直追擊太平軍,結果在芝麻田中了埋伏,被太平軍亂槍打死。他的侄子馬炳南隨行作戰,也被太平軍殺死。

清軍經此一戰大為膽寒,再也不敢輕易出城,死守城中與太平軍對抗。賴漢英小勝一場,但對南昌堅固的城垣仍然無可奈何。南昌的清軍由於始終控制著中洲水道,能夠源源不斷地接到糧草、彈藥等外援,是以雖然傷亡慘重,仍能不斷獲得補給,雙方實際上打成了消耗戰。

而且由於江忠源、張芾等人非常忠於清廷,統御部下得法,軍民始終沒有出現亂象,太平軍埋伏在城內的三十多個間諜也立不住腳,都被張芾搜出來殺死。太平軍可以說無機可乘,只能繼續以將士的血肉之軀硬攻。

太平軍初期之所以能屢屢擊敗清軍,靠的就是靈活的戰略戰術,而非死打硬拼與清軍打消耗戰。南昌的攻防大戰持續了九十多天,賴漢英靠死打硬拼始終打不開局面。清廷為解南昌之圍,嚴令曾國藩遣湘軍主力救援。曾國藩遂令候補道夏廷樾、郴州知州朱孫詒與江忠淑、劉長佑、羅澤南帶兵入援,諸部湘軍到達南昌後,並不入城,而是駐紮在城外,與江忠源等成犄角勢,對圍城之太平軍構成極大威脅。

此時太平軍高層也看到局勢的嚴峻性,如果再打下去,賴漢英部極有可能要覆亡於南昌城下,東王楊秀清遂決策棄南昌不攻,太平軍揚帆過湖口入九江,分路撤走。至此,長達95天的南昌攻防戰告一段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w70X2wBUcHTFCnfaDj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