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搭我順風車的同事,被我訓了!你這麼不要臉的,憑什麼對你好

2019-12-30     彪悍貓先生



職場中,總有那麼一部分同事,喜歡道德綁架,拿著關係當幌子、拿著友情當資本、拿著好心當責任,讓你幫他做這做那,如果你幫他,他就認為你是應該的,如果你不幫他,那麼他肯定對你橫加指責,甚至惡語相向。


有人說,人到了一定年齡,必須扔掉四樣東西:不愛你的人,沒意義的飯局,虛情假意的朋友,得寸進尺的同事。


和同事相處,是一門學問,走的太遠,關係會淡,走的太近,恩怨是非就多。關係再好,也一定要把握好度,否則真正受傷害的還是你。



01 那個每天坐我順風車上下班的同事,被我訓了


朋友小安前不久遇到了這樣的一個傳說中很噁心的同事:


小安跟曉霞在一個單位工作,家也離得不遠,上班的時候會經常在公交車站遇到,每次都會有意無意的聊幾句。


今年上半年,小安的父母看她天天擠公交太辛苦,就給她買了一輛經濟型小轎車。有一天,小安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了正在等公交車的曉霞,出於好心,就讓曉霞上了車。路上,小安給曉霞說了自己買車的事,曉霞知道後笑開了花,也非常高興,對小安表示了祝賀和感謝。


然而,快到單位下車的時候,小安說:「咱們下班也順路,我可以順路帶你一起回去」,曉霞很高興地答應了。可讓小安沒想到的是,就因為她的這句客套話,竟然給自己找來了無數的麻煩。



從這天以後,曉霞每天都坐小安的車,經常早上7點就給小安打電話問她出門沒有,不僅把小安當成了免費司機,自己也不出一分的油費,還經常提各種個人要求,完全把小安當成自家司機呼來喚去的:


我今天家裡有事,我們能不能早點走啊!

哎,今天下雨了,把我帶到家門口吧!

我在路邊等你半天了,怎麼還沒到啊?
我有個資料沒拿,吃了晚飯帶我回下公司吧!
今天我老婆過生日,我們去某某地方買點東西吧?
……


每次一聽到這些要求,小安就非常痛苦,但一想到大家又是同事,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礙於面子不好意思說出來,有時候在聚會的時候委婉表達出讓曉霞給油費,還被曉霞一頓鄙視說自己小氣,不就是坐你幾次順風車嗎,你自己每天上下班還不是一樣要花這些油錢嗎?小安只能沉默……



上個月的一天,小安因為有事需要提前回家,就把車開走了,結果下班後的曉霞因為沒見到小安的車非常氣憤,打電話訓斥小安:「你太不夠朋友,自己先開車走了也不告訴一聲。害我白白等你這麼久,不知道大家的時間都非常寶貴嗎?這個月都讓我在這裡等幾回了」。


聽完曉霞的訓斥,加上平時的積怨,讓小安一下子就爆發了,小安憤怒地說:「你還有理了,明明是我自己的車,為什麼自己開走還要跟你先說一聲?」,說完就狠狠地掛斷了電話。



02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呢?


「斗米養恩,擔米養仇」。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當有人發現某樣東西的獲得非常容易的時候,就會非常的依賴,變成一種習慣,甚至變得越來越貪婪,胃口越來越大。曾經你給他一次很小的幫助,他都會對你感激涕零,到後來,你全力的幫助他,只要沒達到他的要求,他都會對你產生怨恨。


像上面小安的例子絕不是個案,同事朋友之間的關係不像父母和夫妻那樣親密無間,無私的對別人提供幫助,一次可以,兩次也能接受,但如果成了習慣就不正常了,遲早有崩盤的一天。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個效應,就是著名的「進門檻效應」:


1975年,心理學家D·H·查爾迪尼做了一個實驗:他代替慈善機構進行募捐,對一些人提出募捐時附加了一句話,「哪怕一分錢也好」;而對另一些人則沒有說這句話。結果前者的募捐比後者多兩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向人們提出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時,人們很難拒絕,否則太不通人性,為了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就容易接受這個更高的要求。這就是進門檻效應。


這個效應應用到類似小安這樣的職場案例上,就是之所以能讓對方這麼得寸進尺,你自己得負一大部分的責任,因為你老是不自覺的在亮底牌,讓底線,你讓了,對方沒退讓,這段人際關係就失衡了,因為你覺得永遠是你在付出,所以這段關係走不遠,註定只有一個交點。




而你不敢拒絕,還一再「亮底牌、讓底線」的根本原因,我總結有3點:


第一,你怕傷害雙方的感情,讓對方難堪。


第二,你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價值的,起碼可以換來一個人情,對方會心懷感激。


第三,你害怕衝突,你用幫忙去解決問題,不敢直面矛盾。

這些原因直接導致了別人的得寸進尺,你會覺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你會覺得不公平!是的,是不公平的,因為你亮了底線,對方沒亮,對方顯得更貪婪了。


你幫他十次,他覺得理所應當,這意味著你已經沒有反駁的權利了。你再拒絕,你就是惡人。相反,你一開始就表明了你的態度,亮出了你的原則,你偶爾幫別人一次,你就是天使,你就是超級大好人。


人與人之間是有邊界的。通俗地說就是人和人之間要保持一個安全距離,要有個尺度和界限。毫無原則和底線地對人好,很容易招來對方的恩將仇報。



03 如何正確拒絕別人,避免對方的「得寸進尺」?


根據我這10多年職場觀察,無論你是國企還是私企,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同事之中,總有那麼一個「白眼狼」是你怎麼都喂不飽的,對於這樣的人,我們沒必要去感化,因為這個成本我們付不起。所以,與同事交往,我們要學會拒絕,學會有自己的交往原則。


第一,允許自己直接說「不」


「害怕、罪惡感和自我懷疑」是我們不敢拒絕的根本原因。一開始你沒有和同事劃定清晰的邊界,你一貫的忍讓會使他們覺得你是一個沒有底線和原則的人。


忍的時間越久,邊界就越模糊,想要改變越難,對方就越會肆無忌憚的找你麻煩。而且,而長期來說,這種失衡的關係會讓雙方都陷入痛苦。


所以,要改變這個狀況,你必須先學會尊重自己的價值,包括你的尊嚴,你的時間,你的精力。打破這一惡性循環,用堅決的態度亮出你的底線。先給自己說不的權力和勇氣吧,再難也要說出第一次,之後的路就會好走很多。



你也不用擔心拒絕之後會破壞同事感情之類的,因為一個拒絕就會傷害的感情,不是真感情。而且對方可能也沒想過,他提出麻煩你的事,也讓你為難呢?往往好意思麻煩我們的,感情都沒多深。談何傷害?


不要當那個不會拒絕的老好人,除了你自己,很可能沒什麼人覺得你是好人,大家只是覺得你是好欺負的「老好人」,好使喚的人,好駕馭的人。


記住,你一定要在腦子裝一個警報器,只要對方說:「你能不能……」這種類似的話,你就要警醒,不要馬上答應,而是讓自己先冷靜下來,想清楚,再回復。一個完全不懂拒絕的人,不可能贏得真正的尊重。




第二,用委婉的理由拒絕


你也可以先用點破但不說破的方式來拒絕,比如你是文章開頭的小安,你完全可以告訴你同事:


1,你的車子讓給家裡人開了:因為你的家人更需要,這樣自己也是公共出行,我相信對方也不好逼迫你再去接她。


2,你已經成為網約車司機:上下班都需要接單接送客戶,所以不方便固定時間來接送對方。除非同事願意開出至少同等的價格請你做司機,但這種機率其實真的太低了。


碰到那些想著占好處又不願意多付出成本的同事,你真的不需要對她太客氣。你也可以建議同事,找附近的網約車司機打個車上下班,讓其按照市場規則來付費拼車,這也是一種高明的拒絕方式。既把自己脫離了苦海,又暗示她不應該占同事小便宜。


當然,我是建議直接用第一種直接表明態度的方式來拒絕,委婉拒絕始終還是說明你在保留餘地,做出讓步,以後有其它麻煩還會找到你,不如一來就表示出你的底線和原則,這樣以後大家都心知肚明。



04 與同事交往,要遵循以下3個原則


第一,必須保持距離,不能親密無間


同事之間交往,不要參與對方過多的私人領域,因為那樣不但會讓你陷入別人的私人事務中,甚至還會讓你們的感情產生裂痕。比如:


同事跟你說今天不去上班了,把話帶給領導就好,不要刨根問底;同事給你說單身、丁克,你聽聽就好,不要去評論,更不要建議;同事跟你抱怨婆媳關係不好,勸勸就行,不要評價;同事跟你說某某親戚生病,安慰就好,不要問具體病情。



第二,不能提供「低價值」的付出


職場中,我們每個人都要避免「低價值付出」,就是說我們以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對方卻不以為然,絲毫不覺得感激,這種付出就是低價值付出。


隨意的付出、別人感受不到的付出、沒有否決權的付出,統統都是低價值付出。因為你給人的感覺是你的付出是理所應當的,沒什麼好稀奇的。


因此,同事之間交往,一定要避免低價值,甚至是沒代價的付出或幫助,最起碼也要等價交換,這裡也包括你的「笑容」。如果你每天對同事微笑,同事不但沒有回應你的好意,還對你視而不見,那麼記住,下次絕對不能對他微笑,你沒有那麼賤,為什麼要免費讓別人舒服?


有原則人的付出都是高價值付出,因為別人本來就不敢指望他,他一旦出手,別人就賺到了。




第三,能用錢解決的,就別用感情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同事之間,不似朋友,更不似親人,沒有那麼親密,也沒有那麼深的感情,很多時候,感情就那麼多,能不用就別用,因為你用一次就少一次,用多了就沒了。


一個文明社會,本來就應該有一種共識:儘量不要麻煩別人。能用錢解決的,就別用感情,因為錢你可以還,感情卻還不清。當然,這裡所說的錢,並不非得是人民幣,相應的禮品也是同樣道理,禮尚往來嘛。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k3ibG8BMH2_cNUgzE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