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數學天才叫柳智宇,北大畢業後堅持出家,真相讓父母追悔莫及

2020-08-11     貝貝豆育兒課堂

原標題:有種數學天才叫柳智宇,北大畢業後堅持出家,真相讓父母追悔莫及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

這句來自於弘一法師的話,幾乎道出了弘一法師從紙筆寒窗的教育者到青燈古佛的佛陀的完整心理狀態。

沒有人知道,到底是人生路上的哪一件事情,能讓弘一法師做出放棄天賦的決定。

「天才」對於父母來說意味著自豪和榮光,但對於孩子自己來說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

這些孩子從小的經歷和遭遇會化成一個種子,在關鍵的時刻影響孩子的選擇,對孩子今後的人生道路發生長遠的影響。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不僅應該僅僅作為一個監督者,更應該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在關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和孩子的溝通,引導孩子對抗迷茫。

否則孩子的成功反而會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失敗。

「數學天才」北大畢業後放棄全額獎學金堅持出家

在人們的印象中,能考上北大清華的人大多都是天之驕子,在某種程度上一定是有著非凡天賦的人。而在這群「別人家的孩子」中,偏偏有人選擇放棄了天之驕子的光環,柳智宇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現在說起柳智宇很少有人知道,可是在當年,這位被稱作「數學天才」的人幾乎是轟動全國的存在。

  • 在高一時,柳智宇發表了論文《冪數列求和縱橫引論》,並一舉拿下省級大獎,嚴謹的思維能力和高中學歷受到了專業人士的交口稱讚。
  • 高二階段,柳智宇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循環賽,並最終代表中國隊取得了冠軍。
  • 高三時,他代表中國參加中學生奧林匹克國家比賽,憑藉滿分成績斬獲冠軍。
  • 隨後,柳智宇被北京大學數學系提前錄取,並在畢業時收到了麻省理工大學的全額獎學金錄取通知。

這種輝煌的簡歷即使是放在現在也絲毫不過時。就在大家以為這位年輕人將奔赴麻省理工,實現自己的數學抱負時。柳智宇卻做了一件令眾人大跌眼鏡的事情:

投身到北京西山的一座千年古剎,做了一名修身居士。

在留給家人的一封信中,柳智宇詳細地講述了自己在家中和俗世生活中的孤獨,在談到選擇出家的理由時,柳智宇解釋:「學數學救不了世人。」

這句解釋也讓柳智宇的父母明白:學數學不僅救不了世人,也救不了本就不愛數學的柳智宇自己。

與其說放棄是對於天賦的浪費,不如說是在天賦的光環中找到真正的道路

通過對柳智宇的老師和同學的採訪中不難獲知,相比較於數學,柳智宇對於中國古典文學的熱情一直是濃厚而熱烈的。

但是這種濃厚和熱情在數學天賦顯現出來的那一刻,就被主動或者被動地隱藏在內心的最深處。

柳智宇從小輾轉在各種數學競賽中,要求嚴格的父母迫切地希望智宇能夠充分地發揮數學天賦,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家。

處於節假日的柳智宇並沒有像其他同齡人豐富的生活,除了例行的做題和學習,柳智宇只能是每天保持著學校,家庭,醫院三點醫院的生活。

心理上的迷茫彷徨,父母過高的期望,對於數學且愛且恨的想法。就像是一張大網,網住了擱淺的魚,逼迫著柳智宇喘不過氣來。

而閱讀,成為了柳智宇透過網能夠看到的最直接的內容。柳智宇愛看《莊子》,看佛學名著,並不斷地在宗教和哲學中尋找出路。而這從小到大內心的孤獨最終化成了種子,隨著柳智宇大學畢業噴薄而出。

從李叔同到弘一法師,從柳智宇到賢宇法師,名字的轉變其實代表了內心深處種子的開花結果,從小深埋的種子,在最合適的時間開出了花。

父母與其做一個監督者,不如首先學會做一個引路人

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費雪在2015年全球研究表明:當代父母在注意孩子智力發展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孩子的性格發展。

父母需要認識到,孩子的心理狀態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父母應該注意孩子的心理狀態,通過和孩子增加交流和溝通的方式來進一步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對孩子明顯的心理變化進行引導,避免孩子獨自面對迷茫。

嘗試給孩子一定自由時間

學習固然在那個階段的重要任務,但是孩子的生活中並不只是學習。

父母應該讓孩子擁有豐富的學習之外的生活。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孩子更多的能力,豐富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在成為學霸之前首先成為能夠正常生活的人。

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聰明的父母一定會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交流是雙向的,父母對孩子的單向要求只會導致孩子出現叛逆或者迷茫情緒。給孩子充分的發言機會,冷靜地聽孩子講述原因和理由。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引導才能夠避免各種問題的頻繁出現。

將自己放在孩子對立面的父母,會使孩子的心處於孤島狀態,沒有了父母的理解的孩子往往會做出讓父母后悔的事情。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ex333MBd8y1i3sJL1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