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雞養殖大全,再也不用追著別人問了,太神奇了

2019-09-06   愛養殖的小仙女

雛雞精準營養需要考慮的因素有不同階段生理髮育特點、日齡、體重、品種、季節以及雞苗本身質量等。

1.飼料分階段選擇

第一階段,通常指0~21天,市面上有三類專用產品,適用日齡分別定位在0~14天、0~18天及0~21天。這階段雛雞發育重點是胃腸道。胃腸道健康發育包括肌胃腺胃、腸道發育兩部分。

不少飼料廠家只重視「這一階段雛雞腸道消化吸收功能還未建立起來不夠完善」的生理特點,過度強調所有大料原料超微粉碎、膨化,忽略了肌胃發育,導致營養性肌胃炎的高發。

肌胃是雞不同於豬的特有消化器官,需要粗一點的飼料原料的研磨鍛鍊,並且這一鍛鍊必須從小抓起,因此,現在科學的製作工藝是一半玉米粗粉碎,一半玉米、豆粕細粉碎且部分膨化。切不可像乳豬料那樣所有原料所有比例全部精細化。

這一階段除了要重視原料粉碎製作工藝外,另一個特點是添加復合益生菌劑、酸化劑促進腸道菌群健康發育。第三個特點是添加復合酶製劑促進原料消化吸收。

第四個特點是營養水平高。能量必須達到3千卡/千克,蛋白質水平達到21%,蛋氨酸含量在0.5%。

第二階段,通常指22~42天,市面上有三類產品,適用日齡分別定位在15~42天、19~42天、22~42天。

這一階段產品日糧營養水平根據最近營養研究結果可以放低:能量2.9千卡/千克以上,粗蛋白質水平19%,蛋氨酸含量0.42%以上。

同時,真正好的產品需要選擇那些精心添加免疫增強劑、抗免疫應激的產品。15~42天是免疫系統發育的關鍵階段,在實際生產中,免疫次數多、應激多同時希望雛雞有好的免疫反饋。

因此,這階段高檔產品一般添加含藤茶黃酮、黃芪多糖等抗免疫應激、提升免疫力的飼料添加劑。

第三階段,通常指43~84天。這一階段產品飼料產品營養水平一般:粗蛋白質17%~18%,能量2.8~2.9千卡/千克,蛋氨酸0.4%以上。這一階段發育重點是骨骼,因此高檔產品必須做到鈣磷比例適宜,磷酸氫鈣添加量充足。

2.階段劃分依據體重而非日齡

飼料產品的選擇不能依據日齡來一刀切,而是根據日齡對應的飼養管理手冊的標準體重來及時更換產品。體重偏低,就要推遲換料;體重超重,可以提前換料。

3.品種

現在國內主要飼養品種為褐殼重型、粉殼中型、白殼輕型三大類。不同品種,雛雞營養要求不同。白殼輕型,一般建議第一階段的料最好能用到35天左右。粉殼中型,第一階段料建議用到30天左右。

4.季節

不同季節飼喂情況不一雖然現在國內已有很多封閉式現代化雞舍,但絕大多數雞舍不能做到完全的溫控。炎熱高濕季節,很多雞舍30天以上的雞就會出現「喘氣」等高溫應激反應,這時雞採食量低,因此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料飼喂時間相應要延長,以確保雛雞正常生長發育。

5.雞苗本身質量

即使同一品種同一場家雞苗,本身質量也不同。以海蘭褐舉例,到場均重正常的要達到36克/只(經過12小時左右運輸時間),而初產母雞產蛋孵出的小雞隻有33克/只,這時第一階段飼料建議多喂2~3天,確保營養充足,同時這類雞,頭3天保溫工作更需謹慎,溫度也在體感溫度標準基礎上增加0.5℃~1℃。

產蛋高峰後期母雞孵出的小雞初始體重偏大,一般在37克/只以上,這樣的雛雞母源免疫能力較低,因此,有助於免疫力提升的第一、二階段應該分別多喂2~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