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考慮過配置一台電腦能用上5年,8年,甚至10年呢?一般而言,多數購買汽車的朋友都是在7-10年這個區間之內換車,而同樣作為耐用品的電腦,選擇什麼樣的硬體才能夠保證電腦能夠用上十年呢?
挑選電腦的「大坑」
許多用戶考慮更換電腦的原因一定是某個軟體或者某個遊戲無法在現有電腦上流暢運行,使用卡頓的電腦可以說非常影響心情。而絕大多數不是很了解硬體的朋友在購買新電腦時要麼是聽商家推薦,要麼是根據遊戲、軟體官方給的參數配置來挑選電腦配置。而這樣的挑選方式無疑是掉入「坑」中了。
推薦的不一定是最優選
我們換一個思路來考慮。
- 商家:我們給的配置一定不能太貴,太貴怕把客戶嚇走,而且我們必須要做一定的利潤......嗯,給他弄個小板,搞個工包卡....
- 軟體廠商:推薦配置越低,能夠使用的用戶也就越多。嗯,還是把配置寫成老平台的配置,免得他們以為不能玩。
因此,由於這些原因,不少買家難以買到優選的配置。時間過去半年,大廠發售一款新3A遊戲,而玩家發現半年前購買的電腦玩著很卡......
談談我的組電腦思路
- 主板:我首先會挑選一塊性能優異的主板。主要考慮的事情是:1.主板要能夠支持超頻;2.主板要有足夠多的拓展插槽和接口。這樣選擇的原因是:電腦所有部件的運行、數據的交換都需要主板支持。而擁有豐富接口插槽的主板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電腦配置短時間被淘汰(比如內存的四插槽和雙插槽/多顯卡支持等等)。
- 處理器(CPU):我會挑選一個與主板完美匹配且性能強勁的處理器。主要考慮的事情是:1.CPU的工藝、架構是最新的;2.帶「K」能超頻;3.購買盒裝CPU;4.CPU的性能需要在其產品序列中處於高性能系列。這樣選擇的原因在於:CPU是「新三年,舊三年,超超頻再用三年」。目前而言,CPU的性能是比較過剩的,在未來的十年中能夠適應絕大多數的遊戲大作。打個比方:2019年才推出的3A大作《刺客信條 奧德賽》其推薦配置的CPU是英特爾I7-3770K,而這款CPU早在2012年就已經發售。市場上二手CPU的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也在於CPU實在太耐用了。
- 顯卡:主要考慮的事情是:1.能夠完成我的工作;2.有很好的性價比。顯卡的更新換代太快了,幾千元的顯卡一年就打5折。因此,我總是喜歡那些退役的性能強勁的顯卡,比如現在的GTX-1070價格才2000不到,但是性能真沒得說。玩上一兩年後,轉手出去,再購買下一張新架構的顯卡。這樣操作,真是很省錢啊!
- 內存:錢夠則打2條8G,錢不夠先上單條8G。反正主板4個擴充插槽,加之16G單條內存價格逐漸回落。戰十年問題不大。
- 硬碟:主要考慮的是:1.運行速度;2.根據需要選擇機械盤容量。想要開機5秒就必須要上M.2接口的NVME 固態硬碟,而這個也是我必選的配置。每當朋友來家裡用電腦時,總是發出驚嘆:」我去,你著電腦啥配置,開機這麼快!「我心裡那個爽......機械硬碟的容量就可以根據需要而定了,目前比較主流的時上一塊2TB的機械盤。後續再根據需要增加。
- 散熱:用過水冷才知道風冷的好處,省錢又省心。目前而言,風冷散熱能夠滿足目前市面上高性能個人電腦的散熱需要。採用風冷散熱需要安裝多個機箱風扇,合理構建機箱風道。
總結
能夠使用十年的電腦並非一蹴而就,我們需要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性地擴充其功能、容量達到我們的使用目的。而這樣的過程,不僅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及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去享受這樣的過程,享受DIY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