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神奇的樓閣,建在砂堆上,柱子懸空,竟然屹立400多年不倒

2021-01-12     琰棱

原標題:一座神奇的樓閣,建在砂堆上,柱子懸空,竟然屹立400多年不倒

我曾經去過黃鶴樓,人說以小見大,黃鶴樓非常能代表武漢整個城市的氣質。而其實,與黃鶴樓齊名的,還有三大名樓:岳陽樓、滕王閣,與真武閣,並稱中國江南四大名樓。這四大名樓,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建築的傑出代表,也象徵著中華文明五千年積澱的文化、藝術和傳統。

不同於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這三個名樓都有詩文傳世,真武閣則略顯低調。並且,真武閣也是唯一沒有重建大修過的,基本就是明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的原物,保存非常好。

今天,我就帶你們去看看真武閣,看它何以成為江南四大名樓之一。

真武閣坐落在廣西容縣城東繡江北岸。

容縣古稱容州,西晉時置縣,已經有1700多年歷史。建國後五十年代稱容縣專區,轄梧州、玉林等縣市,一度成為嶺南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塊神奇的土地,人傑地靈、歷代人才輩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就出生於此。

所謂真武,就是道教中的玄武大帝,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也有一種說法,北方屬水,故北方之神就是水神。

而之所以建起真武閣,是因為古代容州,道教盛行。真武閣的修建與命名,是根據道家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得來的。在真武閣之南,有一座都嶠山,又名南山。道家認為:南方屬丙丁火,克得容城的茅房常常發生火災。

因此,明代的容縣人在古經略台上建起了一座真武閣,內敬踏龜蛇的真武大帝像,「祀北帝以鎮離火也」。如此,就能保得城內百姓安居樂業。

這裡還要介紹一下古經略台。

經略台建於唐代,當時容州刺史在容州城東築經略台,用以操練兵士,取「天子經營天下,略有四海」之義而得名。明朝初年在經略台上建真武廟,明萬曆元年將真武閣廟增建成三層樓閣,這就是真武閣。

雖然關於真武閣可以鎮火,這些可能只是以前的傳說,但也證明了,建築作為凝固的藝術,亦能承載人們的希望與期盼。

更為神奇的一點是,四百多年來,真武閣經歷了5次地震、3次特大颱風,仍然安然無恙。一直到今天,還能看到這座宏偉的建築屹立在容縣土地上。它的結構奇巧、舉世無雙,可見一斑。

60年代初,就連建築學專家、清華大學教授梁思成,都稱真武閣為「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罕見的一顆明珠」。

1982年,國務院定真武閣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走近真武閣,遠遠就能看到這是一座閣三層,檐三層的精巧建築,有著強烈的韻律感。

甚至你感覺不到這座樓閣有三層,反而像是一座單層建築有三重屋檐,整體非常舒展大度、清新飄逸。在四周綠樹的襯托下,又顯得古韻悠長,這都是漫長歲月賦予真武閣的厚重底蘊。

仔細看來,底層平面是比上二層要大出很多,因而使得輪廓更顯生動。這樣的設計,在國內其他的建築中都不多見。

真武閣有三大特色,其一是它的地基既沒有堅硬的石頭,也沒有牢固的鋼筋水泥,而全是在磚牆內填上夯實的河砂,真武閣就建在砂堆上,卻能歷幾百年而不倒。

想像一下,真武閣整個樓閣共有三層,本身高13米,再加上台高近20米,竟然在沒有穩固地基的情況下,還能保持長久的穩定?原因要看另外兩個特色。

真武閣的特色之二是全樓閣不用一顆釘子,全部是木隼結構。

全閣為槓桿式純木結構,不用一件鐵器,只用近3000條格木構件,鑿榫卯眼,斜穿直套,以槓桿結構的原理,串聯吻合,彼此扶持,互相制約,組成了一個優美且穩固的整體。

乍一看,木隼彼此連接,仿佛在屋頂織了一張網。

說起來,中國的木隼結構絕對算是中式特色。

這種特殊的構件連接方式,不但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而且允許產生一定的變形,甚至在地震情況下,還能通過變形來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減小結構的地震響應,保證建築的安全與穩固。

再加上整齊的排列,雕花的設計,看上去也是完全的賞心悅目。這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珍貴智慧。

真武閣的特色之三,得上了真武閣的二樓才能發現。在二樓,有四根大柱子承受上層樓板、梁、柱和屋瓦的千鈞重量,柱腳卻懸空不落地。

這其實也是運用了「槓桿原理」,才造成的懸柱奇觀。

其實真武閣一共有二十根筆直挺立的巨柱,其中八根直通頂樓,是三層樓閣全部荷載的支柱。柱之間用梁枋相互連接,這些挑出去的枋就,像天平上的橫杆一樣,外面長的一端挑起寬闊的瓦檐,裡面短的一端挑起二層的內柱,使它頭頂千斤,腳不落地。

所以,真武閣就像一架精確的天平,因而被譽為「天南傑構」、「天南奇觀」。在當地的民間故事,還有人說真武閣是魯班建造的「神仙樓」。

從真武閣里看出去,面前江水滔滔、白雲朵朵、綠樹萋萋,恣意壯觀的景象,讓人心生感慨。

兩扇打開的木窗,將室外的風景傳遞進來。不知另外的季節,又能看到怎樣的春花秋榮。

綠色的瓦片、紅色的屋脊、蔥綠的樹木,眼前的畫面美得像一幅名師筆下的水墨畫,讓人的心都無端安靜了下來。

這大概就是真武閣的意義吧。從很早之前的承載期望,到後來被發現的精巧構造,再到今天,每個人登臨都會生髮自己獨特的感慨。這也是名勝古蹟存在的價值。

在摩登、現代的城市中央,覆蓋著綠色的土地生機勃勃,而真武閣註定還會繼續矗立下去,給更多來到這裡的人帶來震撼。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雲計劃月度優質帳號、百家榜創作者、CFP/攜程簽約攝影師、知名旅遊博主、優質旅遊領域創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視頻博主。

新浪微博:@琰棱 //weibo.com/lingchik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LO29HYBubk3rjNb7jn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