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不消停」!貸款降75%,3萬億庫存難題,真正的考驗還沒來

2019-11-12     藍白觀樓市

今年的樓市,從來沒有「消停」過。

在年初,一片蕭條氣氛,開發商不敢拿地,土地市場四處流拍,全國樓盤平均去化率甚至跌破了20%,廣州、深圳等地傳出高槓桿投機客爆倉的消息,多個熱點城市出現了降價促銷。

到了3-5月份,又出現了「所謂」的小陽春,房貸利率下降、房企融資環境寬鬆,地王隨之產生,蘇州、南京、寧波、重慶、瀋陽、鄭州,各大熱點城市,都成了開發商集中競爭的區域,尤其是那些房價倒掛明顯的城市,購房者蜂擁而至,開盤即清盤的現象不在少數。

轉折點在7月份,用融創老闆孫宏斌的話來說,「房地產金融的收緊力度史無前例」,房貸利率重回高位,房企融資規模大幅下降,9月份環比一度大降50%以上,直到「金九銀十」才略有改觀。

為什麼今年的樓市一再出現「轉折」?原因有二。

第一,調控的「容忍度」在變高。

什麼叫「容忍度」?

原來的調控,有點「投鼠忌器」的意思,畢竟房地產關聯的上下遊行業太多,上到建材施工,下到家具家電,限購、限貸、限售等措施一旦收緊,諸多行業跟著走弱,又不得不再次寬鬆。

因此,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叫「三年收緊,兩年放鬆」。

不過,今年調控的決心明顯更「堅定」,寧可忍受一時的陣痛,也要遏制住房地產里的投機情緒,各地發布的房地產政策次數和頻率,均創出了歷史記錄,對房貸利率、房企融資的限制,也與往年大相逕庭。

第二,作為一個高槓桿行業,房地產很容易「風吹草動」。

之所以出現頻繁的波動,原因在於房地產對資金渠道的要求非常高,只要錢沒有流入樓市中,立馬就能表現出來。

有兩個數據可供參考。

2016-2019年9月末,房地產行業通過ABS獲得的融資規模分別為0.34萬億、0.54萬億、1.1萬億和1.26萬億,同期,通過銀行貸款獲得的融資規模分別為29萬億、36萬億、42萬億和47萬億。

這麼大的體量和資金,被「掐住」之後,樓市能有起色才怪。

當然,目前樓市的問題,絕不僅僅出在融資上,比如庫存。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三季度上市房企存貨研究報告顯示,在三季度受監測的20家房企中,存貨去化周期為13.6個月,環比增長4.6%,同比增長8.7%,延續了去化周期上行趨勢。

這20家規模房企的庫存,已經接近3萬億元了。

3萬億這個數字,對比每年15萬億的成交額,看起來似乎並不多,但是,這些沒賣出去的房子,是自2016年以來,首次出現連續增多的趨勢。

哪裡的庫存最多?

目前來看,待售面積極低、庫存告急(庫存銷售比低於0.3)的城市高度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區域,目前壓力較大的城市高度集中在東北三省,據統計,東北24個地級城市中,有一多半城市庫銷比超過1。

其實,何止是東北,包括河南、安徽、山西、四川在內的中西部省份,多個地市和縣城,在過去幾年裡經歷了「去庫存-再次積壓」的過程。

在2015-2017年,賣不出去的房子,可以靠拆遷戶們消化,拿著錢把城裡的售樓部一掃而光,現在棚改貨幣化沒了,多出來的3萬億庫存,就是年底開發商打折降價的「催化劑」。

歸根結底,從銀行流向房企口袋的錢變少了,房企只能靠購房者的錢來維繫經營。

銀行給房企的貸款究竟降了多少?

經濟參考報日前報道指出,同策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其監測的40家典型上市房企,在10月完成融資金額摺合人民幣235.82億元,環比大幅下跌65.80%。

多個融資渠道的融資額均跌至冰點。數據顯示,10月,房地產企業發行公司債摺合人民幣101.08億元,環比減少35.14%;通過發行超短期融資券、向金融機構借款、發行優先永續債券等方式,融資金額60.93億元,環比減少67.12%;通過境內銀行貸款融資40.45億元,環比減少74.79%。

注意最後一個數字,來自銀行貸款的融資,10月份下降了75%!

上文已經說了,銀行貸款是房地產融資的最主要來源,每年的規模都高達幾十萬億,單月幅度下降如此之大,是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其實,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再不抓緊施工,不少開發商就要「延期交房」了。

在2016-2017年的樓市大漲階段,房企的高周轉策略很成功,賣掉了很多房子,不少城市的既有待售房屋庫存,就是在這個時期消化掉的。

經歷過那幾年的購房者,應該都有印象,很多三四線城市,全款、秒搶、日光、清盤、搶房的消息層出不窮。

但是,大部分房企,並沒有把賣房子的錢用於施工,而是繼續拿地,去爭當地王,挪作他用,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是把2016、2017年稱作「地王年」的原因。

而在2019年底,就是這些房子交工的時間,大量2016-2017年售出的房子,都會集中在年底這個時間點竣工。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待售的房子變多了,銀行貸款變少了,偏偏又趕上了交工的壓力,換做任何一個房企,此時都會毫不猶豫的把「回款」放在第一位,而不是玩什麼「捂盤惜售」的套路。

這樣的困局,會持續多久?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姚方說,從銷售端來看,結合今年「金九銀十」落空來分析,四季度大部分房企會加大推盤力度沖業績,調控不放鬆的前提下,市場降溫態勢難以扭轉,房企融資難或是長期性的。

「長期」是多久?專家沒有具體說出來,可能是一到兩年,也可能是三五年,甚至未來10年都是如此,不管怎麼說,流向房地產的錢正在變少,是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這樣的局面還會持續很長時間,也是業內的共識。

對購房者而言,與其拿部分城市「定向寬鬆」的消息安慰自己,倒不如務實一些,改變投機賺差價的置業理念,在年底等等特價房的「撿漏」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JP1YG4BMH2_cNUg_mv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