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暴露的真相:跟靠譜的人結婚,能救命

2020-02-22     飛羽

「懦弱的人抱怨黑暗,英勇之士提燈前行。」


「一家四口,全部感染新型肺炎。」


大部分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在武漢一個家庭發生。



醫院床位不足,一家四口只能在家隔離。


丈夫萬謙,作為家裡的頂樑柱,


他很清楚「責任」兩個字怎麼寫。


想讓自己和家人活命,只有一條路:自救。


一場和病毒的生死對抗,就此拉開帷幕;


而人性的光輝,成了最好的特效藥。

01

所謂靠譜,就是遇事不慌


區分一個人是不是靠譜,其實很簡單;


就看遇到問題時,他是問「為什麼」,還是想「怎麼辦」。



作為一線醫生家屬,萬謙知道確診意味著什麼。


但是他來不及去思考,為什麼厄運會降臨在他的家中?


而是立即制定了一系列的,自我隔離措施:


嚴格分區,讓確診的岳母在樓下,他們一家三口在樓上。


提前儲備了大量的抽紙、醫用酒精和84消毒液;


個人用品單獨分開使用、手機每天早晚各消毒一次;



人生是一場長跑比賽,有人起跑慢半拍,有人中間跌一跤;


如果只顧著埋怨跑道太滑、天氣不好;


最終的結果就是輸掉比賽,早早「認命」。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能夠遇事不慌、處事不驚的人,才能夠掌控人生。


02

悲觀是一種遠見


《物演通論》中有言:


「一個積極的悲觀主義者,做最壞的打算,全力以赴。」


家人感染後,萬謙一早就開始假設:


如果全家人的症狀一起爆發怎麼辦?


誰來做營養餐,誰來給家裡做消毒工作?


因此他趁著家裡人都還有體力,早早就準備好了雞湯和藥物。


另外還做好了排班表和備忘錄;


避免出現忘記消毒、忘了吃藥這種情況的發生。



1月28號的凌晨,當萬謙高燒到,身體快要失去控制的時候;


他的頭腦也保持著高度的清醒,沒有一點顧慮。


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經把一切安排妥當了。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防禦性悲觀」。


意思是在事情發生前,把期待降低,做最壞的打算。


假設登的船要翻,你必定會備好救生衣;


假設路途中車胎會爆,你必定會準備好備用輪胎。


晴天修房子,雨天才好安身。


能承接住生命考驗的,往往是一個人的遠見。


03

「先控制情緒,再掌控人生」


人生路上,我們遇到最大的敵人;


有時不是能力和環境,而是情緒。


病中,萬謙也會突然懷疑、憤怒、不信任自己:


「我做的一切,是不是都是錯的?」


但令人欽佩的是,他總能夠在身體和精神的雙重考驗中;


很快調節好自己的情緒。


不能出門,他就看書、聽音樂、跟家人一起看電影;


不斷尋找生活的樂趣,給負能量釋放的出口。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


一種只立於自己的方寸之間,但凡有所紛擾,便方寸大亂;


另一種寬窄自如,無論環境如何,處之遊刃有餘。


而能走得更長遠的,往往是第二種人。


情緒穩定的背後,是一個人的實力和格局。


畢竟把脾氣調成靜音,才能不動聲色地解決問題。


04

「常懷珍惜和感恩去生活」


翻看著萬謙的微博,很容易感受到他對生活的熱愛:


「女兒身體恢復了,還很乖,養女兒真好!」



「早晨起來洗了個澡,剃了鬍子;


窗外天氣晴好,又是一天。」



甚至被隔離後,也很有精神地說:


「隔離點的伙食挺不錯的!」



希望於人的意義,就像太陽之於花草;


它在,你就能感受到力量和溫暖;


就覺得生活有信陽,明天有希望。


撥開雲霧,萬謙終於在2月20日迎來了好消息:


「我們一家的核酸檢測結果是陰性了。」



「每個人都有一束屬於自己的光。


當你身陷痛苦、手足無措的時候,就逆著光走下去;


那會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開始。」


生命的旅途中,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河;


而我們見到了陰影下的武漢,和沒有服輸的武漢人;


用他的見識和格局,在不經意間就劃出了生死界限。


「幸運和機遇」,多半是強者的謙辭。


最終撐起生命的,永遠是你面對風浪時的本領。



人生是有終的旅途,無盡的修行。


我們企盼,風雨過後,武漢晴好;


也別忘了,大浪淘沙,唯金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i7a3ABgx9BqZZIIM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