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這些古村落,你去過幾個?

2019-05-03   心好懶人

說到湖南的古村落,大家很多會想到郴州永興的板梁古村,其實跟永興縣為鄰的衡陽耒陽也有很多古村落,與板梁古村一樣,耒陽的大部分古村也是一個村一個姓氏,一個姓氏一個祠堂。村裡面所有的紅白喜事都在祠堂操辦。婚嫁迎娶第一步要進的就是家族的祠堂。千百年來,耒陽古村依然保持古色古香的姿態迎接世人膜拜。

珊鈿古村

珊鈿古村位於耒陽市上架鄉下莊村主要由上灣、中灣、下灣和百柱屋三部分組成,歷經數百年形成一個較大的傳統村落。村內原住民多為陳姓,據譜載宋時陳氏先祖因平蠻有功授寧海軍節度使,賜耒陽東鄉之平陵琉塘等處數千畝。至今宗脈已傳30多代,是耒陽唯一以封地為姓氏的家族。

房屋建築功能有祠堂、宅第、私塾、廟宇、戲台等,主要代表建築有「穎川堂」、「穎川世家」、鐘樓等,村內還發現遺存有近現代西洋式風格建築,這些古而滄桑的老宅子,足可顯示珊鈿古村陳氏家族當年的顯赫地位合雄厚財力。



壽州古村

壽州古村位於耒陽市太平鄉壽洲村,壽州古村分為老灣、新灣兩部分,村內原住民多為賀姓,明洪武元年(1368年)賀氏先祖榮魁遷入壽洲,代代繁衍生息,歷代經過不斷建設,形成一個較大的傳統村落,我黨早期卓越的革命家賀恕同志就曾生活在這個淳樸的小鄉村;

村內古民居主要為清代風格,老灣的建築為清代早期特徵,而新灣的則具備清代晚期特徵,二處古民居群具有時間上的緊密銜接。村內遺留有祠堂、祖堂、私塾、戲台等,保持了典型的湘東南地方民居風格,不失為一處尋幽探古絕佳之處。

小墟古村

小墟古村位於耒陽市小水鎮小墟村。系李氏先祖李仁俸先生所開創,小圩村是湘南地區少見的官廳與民房相結合的建築模式,是一處獨具耒陽地方特色的民居群落,為典型的清代民居代表性建築,初建於1736年,建設之初僅為接官廳,規模較小,1862年隨著家族的興旺將其增建為私塾,再經過清代中晚期、民國時期的繼續擴建,至目前整棟建築保存完整,是我市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石灣古村

石灣古村位於耒陽市公平鎮石灣村。這是一個由地名演繹而來的姓氏,村內皆為曾姓,其「武城第」的堂號出自春秋時期山東省一處小地名。據說清朝重臣曾國藩與這個家族源出一脈。翻開塵封的記憶,泛黃破舊的家譜中那些標著紅色筆跡的印痕,彰顯了歷代皇室對先祖的表彰和榮譽。

石灣古村的民居仍然保持著明、清代和民國時期特色,刻在石頭上的那些堂訓和家規,顯示了這個古村曾經的嚴謹和繁榮。像清光緒年間建的的育嬰會,乾隆年間建的金龍山廟宇,古時都有一定規模,特別是金龍山廟在清代嘉靖、同治年間及民國時期都有碑刻記載,曾數次進行修繕,仍能看出舊時旺盛的香火。


萬金頭村

公平萬金頭村老屋大多是清朝和民國時期的老房子,有一定的規模。古色古香的清明建築,每一棟樓都承載著千百年來的風霜洗禮,更是見證了歷史的千錘百鍊。從一個朝代到另一個朝代的更替,它一直堅守著,無語的看盡人間的悲歡離合、雙甜苦辣。




白鷺古村

白鷺村原屬於白鷺鄉,後併入耒陽公平鎮。它靠近國道107,只要有人稱為白露,當地村民便會制止。白露是個季節名稱,白露為霜,白露一到,意味天將變冷,如果起名為白露,肯定就是因為季節原因。但白鷺是一種鳥,而且古人起名就是白鷺村,就是來源於鳥。據說,古時候,這裡是白鷺的棲息之地,成群結隊的白鷺,飄飄而來,將整個山巒染成一片白色。選擇這裡建村的劉姓先人,為了與鳥類平和相處,將村名取名白鷺,村民和白鷺朝夕相處,互不侵犯。從這個名稱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出古人對鳥類的保護,更看到耒陽西南鄉人在地名稱謂中的文化特色和深奧內涵。

白鷺現在還有一個名人:原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歐陽斌


皂田古村

太平圩鄉的皂田村,當初歐陽氏先祖從耒河清水鋪爬山涉嶺,遠赴高山嶺上落腳,最後在一個偏遠的山旮旯看中一方地,起名皂田。這裡,皂即偏遠,即角落,和北方的旮旯意思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