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輛25年前的山地車,即使今天亮相,也如同大吼一聲「還有誰!」

2019-12-20     單車基械匠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

從歷史上來看,那些優秀的品牌從來不乏一些純粹為了高興而製造的產品。這些產品不是為了銷量,也不是為了利潤,可能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技術能力,也可能是為了占據當年的頭條新聞,更有可能是為了探尋一些未知的領域。這些品牌有暢銷型號,也有深藏在陳列室的不為人知的秘密。佳能戴爾就是其中之一。

這輛自行車是一名叫作Alex Pong的人和cannondale聯合設計製造的,如果你在網際網路上搜索,會有不同的關鍵詞出現,Pong bike,cannondale/pong bike,V4000或者Magic Motocycle。這輛車出現在1994年,但是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整輛車的概念來自於pong的想像,除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設計,比如車把,車座,坐管,變速器,鏈條等等,其他的設計都來自這位設計師。

這裡手刻了它的各種名稱,並特別聲稱不得轉售

整輛車最扎眼的就是全鋁合金CNC的車架和輪組,在當時碳纖維自行車才剛剛處於試探階段的時候,這無疑是鋁合金的巔峰之作。不過,正如你看到的,無論是從加工工藝,還是從設計來看,這都不像是一輛準備量產的自行車。據說在1994年它第一次亮相時的標價是7000美元,如果算上通貨膨脹,今天大概也就是12000美元。聽起來很貴?但是如果真的被拿來拍賣,我相信那也絕對是分分鐘被買走的事兒。

這輛車的懸掛裝置看起來既陌生又熟悉,實際上後部的懸掛部分是一個高轉點的單搖臂結構,從原理上來看,和今天市面上的單樞紐高轉點的懸掛設計類似。懸掛通過一個巨大的螺栓固定在車架後部,通過短而粗的搖臂有助於提高強度和剛性,這點對於單側懸掛的設置非常有必要。

由於採用了高轉點的設計,在靠近轉點的位置還設計了一個惰性輪,以減少鏈條的拉力對懸掛的影響。當然這部分也是CNC加工的,不過看起來確實不如放個導輪在這裡更為合理。不過又有什麼必要呢,反正它也不會上市,你也不會聽到嘎嘎作響的噪音。

單轉點單搖臂也給剎車和變速的安裝帶來一些麻煩。在這你可以看到在搖臂的另一側非常的整潔,你只能看到車輪中心上的複雜樞紐。而在驅動側,碟剎和飛輪被整合在了一起。一個小的支撐杆被設計用來安裝變速器,而碟剎碟片則在飛輪的最內側。誰能告訴我,我應該如何避免鏈條被甩到碟片上?

在前部,前叉採用了基本相同的設計,巨大的鋁合金搖臂,巨大的軸承,巨大的軸心。有人曾在論壇里說這樣的前叉幾何不理想,而前叉對於自行車的操控又和頭管角度一樣,有著此消彼長的關係,但是在這種設計下,前叉似乎會對操控帶來反作用。不過我也沒有看到過這輛車的幾何角度圖,從圖上來看,你覺得會不會有影響呢?我是猜測前叉的壓縮會讓trail變短太多,讓車在剎車和下坡中變得更不穩定。

如果說CNC的車架還不夠令你震驚的話,那這個五幅的CNC鋁合金車輪,絕對能讓你張大嘴巴。Pong自己對這些配件進行了加工,每一個輪輻都是一個單獨的配件,然後用螺栓固定到車圈上。在另一端,輪輻和「花鼓」殼體相互卯榫並用螺栓固定。在花鼓的中心,一顆看起來很脆弱的T型螺絲把所有的固定抓壓緊到位。當這顆螺絲擰松時,中心固定環上的爪就會鬆開。

如果要比誰的車架頭管最短,那這輛車絕對是冠軍。這個頭管看起來只有3四厘米,內部裝有一個巨大的軸承。杵上天的把立可以彌補一些車架的stack值,在和前叉連接的位置上,使用了非常多的螺栓進行固定,加上車上的其他部位,我覺得光這些螺栓就已經會讓一些減重黨看到頭大了。

既然說到了超短的頭管,那一定要說說這輛車上的超窄五通,其寬度也大概只有3厘米多,同樣只有一個超大的軸承。牙盤的曲柄組也是由pong進行設計製造,並採用了雙盤結構,如果沒有時代的局限性,相信pong一定會設計一個一體的單盤,讓牙盤和車看起來更機械。

怎麼樣?我們不管佳能戴爾設計這輛車的目的,哪怕他們做出來就是為了放到博物館裡供人參觀,哪怕它從來沒有下過一次賽道。但是不得不承認,即使在時隔25年的今天它第一次亮相,也依然會有和當年同樣的效果,占據各大主流媒體最顯眼的位置。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單車基械匠,每天給您帶來更多新奇,好玩,有趣,實用的單車知識。

出處:PINKBIKE

編譯:趙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snFJ28BMH2_cNUgHo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