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延秋九龍潭,武則天夏日行宮,冬天一樹桐花奇景

2019-11-30     洛陽攝影網

作者:游洛美

游九龍潭

山窗游玉女,澗戶對瓊峰。

岩頂翔雙鳳,潭心倒九龍。

酒中浮竹葉,杯上寫芙蓉。

故驗家山賞,惟有風入松。

武則天是一個傳奇人物。在多數人眼中,她是一代女皇,想必也是位絕色佳人,可許多人不知道,她還是一位詩人。這首《游九龍潭》的作者就是武則天,相傳是她與太平公主一起游九龍潭時寫的。九龍潭位於我市高新區辛店鎮龍池溝村北的龍潭寺內,寺中古碑林立,其中一通碑上就刻著這首《游九龍潭》。

01 龍池金魚醉武皇

龍潭寺始建於漢武帝元光二年,正殿是九龍聖母殿,殿前有一個深潭,有「龍池」「龍潭」的叫法。相傳龍池中金魚是自然生成的,無須人工飼養,由此被命名為龍池金魚,是洛陽八小景之一,遊覽者絡繹不絕。

據說,武皇十分喜歡這裡的美景,下令在此修宮殿、建糧倉,將此闢為別苑,每年夏天都要到此避暑。有一年夏天,武皇又來這裡居住,秋天將過仍不願回宮,且寫了「延秋」二字,將來接她回宮的人打發走了。狄仁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悄悄派人燒了糧倉,逼武則天回宮。武皇雖然很生氣,但也明白了臣子的良苦用心,就不再追究糧倉失火之事了。從此,龍潭寺旁的村莊以「延秋」二字命名。


02 池內九龍猶可賞

21 日上午,記者來到龍潭寺。而今的龍潭寺規模不大,沒有了昔日的繁華,冬日溫暖的陽光灑在老舊寺院的牆上,讓人似乎能走進歷史的記憶中。自塑有彌勒佛、四大天王的正門走進寺內,左邊有一通古碑,上面字跡模糊難辨。正面有一個池子,石頭做成的圍欄被漆成彩色,上面繪有形態各異的龍。正對寺門的圍欄上寫著「龍池金魚,千年歷史古蹟洛陽八小景」。池壁上雕刻有八條龍,金魚在池內悠閒地遊動,池中有兩根金屬橫樑,橫樑上有一個龜形龍的塑像。龍池後十幾米處就是正殿——九龍聖母殿,再往後是玉皇閣。

九龍聖母殿內有九龍聖母像 ,樑上還「盤」著九條龍的塑像。據寺內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關於九龍聖母有一個神話傳說:古時候,有姑嫂二人,情同姐妹。一天,小姑子吃了個桃子,就懷孕了。族人疑她與人通姦,勒令其自行了斷。嫂子知道小姑子是清白的,將她藏在一個山洞中。數月後 ,小姑子生下九條龍。這一幕剛好被來送豆湯的嫂子看到,嫂子被嚇得暈了過去,盛豆湯的瓦罐摔碎了,豆湯流進潭中,豆子化作五色金魚。後來,小姑子被尊為九龍聖母,人們還為她建了寺。

03 一樹桐花一樹香

龍潭寺環境幽靜,寺里松樹多,還有不少飛鳥。最吸引記者的是那一樹桐花。桐花並不稀奇,記者記得小時候村裡很多人家房前屋後都種有泡桐樹,春風一吹,桐花淡淡的香氣撲面而來。桐樹本是春天開花,可如今是冬天,龍潭寺的桐花竟然盛開著,令人嘖嘖稱奇。

來到樹下,抬頭望去,一朵朵桐花,像一個個倒掛的小鍾,或紫,或白,擠在一起,引得不少蜜蜂飛舞。樹下,是一層被風吹落的桐花,記者俯身撿起一些捧在手裡,仿佛捧起一個春天的童話。

文圖:張寶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qxFF28BMH2_cNUgYf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