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社會,悅讀人生,尋找洛陽最美讀書人身影

2020-04-22     洛陽攝影網

作者:巴圖

夏天特別適合在精心設計的紙質書店看一本書喝一杯茶沉浸在清涼安靜的書香之中開啟另一種生活讓我們去發現洛陽可愛的一面為自己找一個理由,開啟城市的探險之旅和我一起發現更美的洛陽尋找最美讀書人身影吧……

  麥可-柯蒂斯導演的電影《卡薩布蘭卡》里有句名言:"你現在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雲集圖書館,王城公園西門對面50米,澗東路上。這是一家洛陽獨立書店,致力於獨立書店的獨立精神,為讀者打造一花一世界舒適環境。原木的設計風格,與書本的氣質很搭,如果你是愛讀書之人,一定會喜歡這裡。

  為什麼喜歡讀書?就像那個登山運動員所回答的:因為山在那裡。所以,因為書在那裡,就會有喜歡讀書的人。而那一種喜歡,是從心底的熱愛,而不是為了某些目的被迫去讀。所以這樣的相遇,總會碰撞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美好。

  有的人喜歡讀史,在歷史的長河裡冷眼看興衰,有著一種冷靜的睿智和深刻的思考。看得多了,一切便如煙雲。紛繁的過往,那些陰謀陽謀,那些勾心鬥角,都在書卷間漸淡漸遠,只剩下一顆心的通透。他們往往喜歡引經據典地講解歷史,最後很簡明地概括,讓聽者豁然開朗。

  有的人喜歡讀經,那些樸素的哲學是他們眷戀的天地。孔子的仁愛,老子的無為,莊子的豁達,墨子的智慧,徜徉於其中,若蜂飛百花,陽光漫灑。他們有著古典的情懷,有著超然的思想。塵世里的繁雜並不能沾染他們的心,就像紅塵湮沒不了一扇窗的風月。他們的心裡有著一種堅守,與現實似乎格格不入,而與內心卻水乳交融。

  喜歡讀散文的人,大多具備浪漫的情懷。那些帶著詩意的語句,總能讓心靈濡濕。他們的心裡天高地闊,流風流雲,每一朵浪花都能激起激情,每一張笑臉都能點燃熱情。他們開朗樂觀也多愁善感,他們天馬行空卻有著自己的方向。在他們的眼中,萬物萬事皆有動人之處,所以總能於平淡的生活中找出那些讓人動情的點滴,匯聚成溫暖的海洋。

  小說是另一種人生,讀小說的人,就像是在過著另一種生活。雖然在別人的故事裡起伏,卻賦予了故事自己的靈魂。他們會編織動人的情節和細節,他們的生活永遠不缺少驚喜和奇蹟,他們的心裡也會永遠有著希望和夢想。他們從不會在日復一日的平凡生活中麻木,也不會讓心於風塵滄桑中蒙塵。他們用一顆易感的心,走在風雨起落的路上。


  喜歡古詩詞的人,多是心思細膩,情思婉轉,慕古人之風。詩詞中長長短短的思緒,淺淺深深的意境,就如他們心靈的後花園,有著不為人知的風花雪月。有著離情別恨,也有著清幽靜遠。他們的眼睛裡住著詩詞,所以入目的都能入心,然後化作一闕詞的背景。他們並不脫離現實生活,他們把生活中的種種與詩詞巧妙地銜接,構建出只屬於自己的天地。

  鍛鍊與不鍛鍊的人,隔一天看,沒有任何區別;隔一個月看,差異甚微; 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體和精神狀態上就有了巨大差別。 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讀書與不讀書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淵之別。 今天多學一點知識,明天就少一句求人的話。

  問:「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忘記了,你說這樣的閱讀究竟有什麼意義?」


答:「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肉。」


你讀過的書其實早已融進你的骨血,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

  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


答: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讀書64本。

而中國近14億人口,除去教科書,平均每人一年讀書1本都不到。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猶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學獎、25%的物理獎、27%的生理與醫學獎、41%的經濟學獎、12%的諾貝爾文學獎,同時還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茲獎、1/3以上的奧斯卡獎。

而猶太人在世界上的人口只占0.3℅。

  「讀書,讓我即使沒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讓我清貧至今也樸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強大至今。 甚至日後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妝。我未入過繁華之境,未聽過喧囂之聲,未見過太多生靈,未有過滾燙心靈,但書本給了我所有智慧和情感。」

  我們是現代人,不可能脫離社會發展的軌跡和現代的生活節奏以及身邊的干擾,那麼,在能控制的時候多控制,在能早睡的時候儘量善待下自己的身體。有些事情,電影也好、BBS也好、K歌也好,想想無非感官享受,過了那一刻,都是浮雲。唯一踩在地上的,是你健康的身體和豐富的內心。

---《此生未完成》于娟

看吧,人與書的相遇,演繹出多少動人的情節?那麼多人活在世間,那麼多的書也活在世間,有緣遇見,有緣喜歡,便是相互的珍惜。 所以,別再問為什麼讀書。 因為,我喜歡。 因為,書在那裡。

洛陽市圖書館,郭沫若題名

  許慎。字叔重,東漢汝南召陵人(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說文解字》是許慎一生最經心之作,前後花費了他半生的心血。由於許慎對文字學做出了不朽貢獻,後人尊稱他為「字聖」。

  用知識叩開未來

兒童閱讀區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讀書是家長最好的陪伴

書香社會,悅讀人生,尋找洛陽最美讀書人身影

四樓閱覽室。

有的老人常年泡在圖書館,

與書報為伴風雨無阻。

讀書的人,高貴在骨子裡

  我喜歡讀書。我家三口人三張借書證,每次可借6本,續借一次,兩個月看完。每年至少借閱36本書,已經堅持十多年了。

  我看的書比較雜,以小說、歷史、經濟居多。怎樣才能讀更多的書?我的做法:第一,「書非借不能讀也」,凡從圖書館借的書一定讀好幾遍,有的還有摘抄;第二,減少看手機的時間,每晚散步儘量不帶手機,晚上十點前關機,至少多出一個小時讀書時間。

《沒有任何快艇像一本書》



埃米莉·迪金森



沒有任何快艇像一本書,把我們帶到遙遠的地方,也沒有任何駿馬能像一頁歡躍的詩篇。最貧窮的人也可如此跨越旅行,而不必被迫為通行納稅;這運載人類靈魂的馬車是多麼節儉樸素!

  新華書店是一家老店了,去年重新裝修後,改名為洛陽購書中心,感覺跟之前不一樣,環境好多了,基本上也屬於分層管理,二樓和三樓主要是文學社會類書籍,二樓還有一個文具用品店,三樓角落裡還有一個咖啡廳,給喜歡讀書的人們一個休閒娛樂的角落,感覺還不錯!

  四樓就熱鬧了,主要是兒童書籍和玩具,孩子們都樂此不彼的坐在小凳子上看書,沒有凳子的就坐在地上,感覺很有氛圍。每層都有賣電子產品之類的,方便孩子們學習。還有賣升降學習桌的,看過了感覺還不錯!這裡面的書絕對可以保證正版,所以價格比外面貴點,但是質量有保證!

楊絳先生的父親有一次問楊絳:"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麼樣?"她說:"不好過。""一星期不讓你看書呢?"她說:"一星期都白活了。"父親笑了,說:"我也這樣。"讀書並沒有多麼大的功利性,讀書就讀書,可以體驗樂趣,但不必去強調意義。讀書是一件潛移默化的事情,或許你自己不知道,但在不知不覺間你的改變早已融入了你的生活。正如羅曼羅蘭說"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息!

書香社會,悅讀人生,尋找洛陽最美讀書人身影

  你的氣質里,藏著你曾讀過的書 很多人以為,只要會認字,就算會讀書。他們覺得,看書好像就是在學習,好像在進步,覺得自己還不是一個非常墮落的人。

人生有很多個階段,不同的階段,看書搭配應有不同;而且不同的書,要採用不同的閱讀方式。

其實,人的大腦,就像一個硬碟。他需要建立索引,然後再往裡面放資料,但是很多人沒有先給硬碟分區,直接把吸收來的東西一股腦兒丟進去,以為反正容量大,結果悲劇了——讀得越多,腦子裡反而越亂。最終的結果就是,「今天聽這個人說有道理,明天聽那個人說也有道理,到最後就是沒有自己的道理。」

  「讀什麼書,就代表你是什麼樣的人;買什麼書,就是給下一代指引什麼方向。」 馬克思曾有句論斷: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順著這個邏輯粗糙地延伸一下:你就是你過去見過的人,經歷過的事,以及,讀過的書的總和。換句話說,You are your media(你就是你自己的媒體),你過去看過了什麼書,就在塑造什麼樣的你;你在讀什麼樣的書,代表著你就是什麼樣的人。一

一個喜歡讀文學書籍的人,必定會對文學的世界充滿想像力;一個喜歡讀財經類書籍的人,必定有著經濟人的思維。

他們的談吐,氣質,都會有一些微妙的差別。而這種氣質,也必定會在與別人的交流中散發出來,所謂的「胸有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有的家長,三觀本來就有BUG,自己每天無所事事渾渾噩噩在麻將桌上吃喝等死,卻要求孩子次次考試第一,事事都必須拔尖,成為人中龍鳳,虎中大王。 殊不知,「印隨行為」幾乎是所有哺乳動物的天性。

你安於現狀,渾渾噩噩,孩子就難以有永不止步,奮發圖強的品格; 你天天抱著孩子打麻將,看肥皂劇,一年讀不了幾本書,就別指望孩子愛上書。

反過來—— 你每天勤勤勉勉,兢兢業業,你的孩子勤奮的幾率就高很多; 你天天走路看書,到家看書,出差也要帶本書,你的孩子不愛上閱讀,都難。


所以說,一個家庭里的小孩長成什麼樣,父母的書架就很關鍵。

  回憶一下,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是不是都會有那麼幾本從父母或其他長輩的書架上發現的書?

這些書的目標讀者可能並不是小孩子,很多人也讀得懵懵懂懂,但它們卻可能是一生中最令人記憶猶新的書,甚至可能會對一生的發展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因為,很多時候,這就是我們的閱讀啟蒙啊。 但很可悲的是,很多人寧願要一個大電視,也不願意買一個大書架。 人生苦短,閱讀使其變得美好而悠長。

《讀書》



讀書是一次旅行漫步的是自己的心靈打開自己,讓文字牽著思想遠行沿途山川河流,有旖旎風景這是快樂的出發也是幸福的圍城讀書是自己照鏡看見自己,自己的心情在情緒里舞蹈穿越了文字的迷宮即便是夜深沉得摸不到邊際也會自信從容因為心中有愛而愛,是人間恆久的光明讀書其實,是在別人的故事裡尋找自己的夢發現的卻是太多的新鮮和陌生沒有後悔和哀怨只有開闊與包容別人的思想開了花又結了果成了可高掛枝頭的明燈追求成為希望的象徵而汗水卻是點燃夢想的火種打開的書頁是震動的翅膀載著我們穿越時空邂逅神靈

席殊書屋,全國性連鎖書店,位於人民東路。席殊好書俱樂部會員分A、B及資深三級。會員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占78%,會員中既有許多博士、教授等高級知識分子,也有省、部級領導幹部、大型企業老總、企業白領,還有相當多的文化名流。我的會員卡是資深級別的。

  這裡是藝佰圖書館,占地約2000平方米,是洛陽城市會客廳的重要組成部分。館內各類圖書品種繁多,嶄新且時尚,借書辦卡,看書免費,裡面環境優美,還有休閒沙發,咖啡簡餐,靜謐清涼,常常讓人忘記時間和炎熱。

  值得一提的是裡面還有專屬的兒童閱讀區域,地上鋪著綠綠的草坪毯,家長和小朋友可以很舒適的在裡面看書。如果看書累了可以靜靜起身看看臨近的藝佰藝術館,洛陽禮物廳,藝佰文創館,欣賞歷史文物及現代工藝,買些喜歡的東西回家也很不錯哦。

  如果你半夜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好長時間沒讀書,而且沒有任何負罪感的時候,你就必須知道,你已經墮落了。

不是說書本本身有多麼了不起,而是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這個現世和現實,你還有追求,還在奮鬥,你還有不滿,你還在尋找另一種可能,另一種生活方式。

  在這樣浮躁的移動網際網路浪潮下,不少人成了玩手機低頭族,讀屏時間遠遠多餘讀書時間。 一塊小小的螢幕聚焦太多人的關注,娛樂節目精彩紛呈,各種遊戲引人入勝。


我們處在最好的時代,因為選擇多元,我們可以從一萬種生活方式中任選其一;



但我們又處在最壞的時代,眼花繚亂的世界總是讓人無所適從。


  但當我們真正安靜下來思考人生時,總覺得缺少一種價值的支撐,於是進入了迷茫甚至浮躁的精神狀態。

這就是喜歡讀書的我

青梅一可手機拍攝

把生命的突泉捧在我手裡,我只覺得它來得新鮮,是濃烈的酒,清新的泡沫注入我的奔波、勞作、冒險。仿佛前人從未經臨的園地就要展現在我的面前。但如今,突然面對著墳墓,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冥想》/穆旦

  下清宮道長張信銘,每天堅持讀書四小時以上。

西龐村演出現場,老人沉浸在讀書中

  開元大道上,這位老人已經80歲了,坐著輪椅,拿著放大鏡在看《老人春秋》。

人生就是一場閱讀和寫作的過程,閱讀是為了學習,寫作是為了記載,只有書本才可以見證永恆的人生。

正如電影《查令十字街84號》結尾處海倫·漢芙朗讀的英國17世紀詩人約翰·鄧恩(John Donne)的詩歌一樣:

mankind is one volume全體人類就是一本書When one man dies當一個人死亡one chapter is not torn out of the book這並非有一章被從書中撕去but translated into a better language而是被翻譯成一種更好的語言And every chapter must be so translated且每一個篇章都是註定被如此翻譯God employs several translators上帝邀請了一些翻譯生命的使者Some pieces are translated by age有些人的篇章由「年齡」來譯著Some by sickness, some by war, some by justice有些人是被「病痛」,或者「戰爭」,或者「正義」But God’s hand shall bind up all our scattered leaves again for that library但是上帝之手終將把那些零落的篇章歸集到那個圖書館Where every book shall lie open to one another在那裡,每一本書都展開著,平整的彼此面對

看看以上我拍的,您認為,哪張是最美讀書人身影?

  巴圖就是我

洛陽攝影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08opnEBfwtFQPkdQpv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