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常識|三伏天,把茶喝夠,把汗出透

2019-07-23     壺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大暑,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陽光普照極其強烈,地面所積累的輻射熱較多,正是一年之中最為炎熱的時節,其暑熱程度更是超過小暑,故稱大暑。

如果大暑不熱,反倒是不正常的氣候現象,但酷熱對人們的工作、生活也會帶來不良影響,所謂「稻在田裡熱了笑,人在屋裡熱了跳」。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一個重點

春夏養陽

原因在於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

此時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時期,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活躍於機體表面。

但由於人體出汗多、消耗大、易勞累,陽氣的耗損比較多,所以此時對於人體陽氣的蓄養尤為重要。

推薦遵循「少動多靜」的養生原則,以免陽氣外泄太過。

兩個方向

清淡飲食

每到炎熱的夏季,很多人的胃口就會不好,消化功能降低。這些劣性改變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引起食慾減退和消化功能紊亂。若處理不好,亦會誘發其他一些胃腸道疾患。

因此,在炎熱的夏季必須講究飲食調節,避免高油膩重口味,選擇進食清淡的食物,讓夏天放過你的腸胃。

合理運動

夏天有很多人因為害怕天氣炎熱,避免戶外運動,從早到晚都在空調里。就有可能會出現感到疲倦,皮膚乾燥,手足麻木,頭痛等各種症狀。

其實此時就應該走到戶外進行慢走、太極、瑜伽等較低強度的運動,適量出汗,改善人體微循環。

三個關鍵

高溫

指的是35攝氏度以上的氣溫。在高溫環境中,無論是在戶外暴曬還是在室內悶熱、通風不暢的場所,如果沒有足夠的防暑降溫措施,人體內積蓄的熱量不能向外散發,可使體溫調節發生障礙。

戶外

在炎熱的夏季,長期在烈日暴曬的情況下,最容易發生中暑。戶外作業的人群,歷年來都是中暑的高危人群。另外,暑假是學生及家庭出遊的高峰,在露天的場所使用太陽傘和防曬霜,能有效抵抗一部分直曬的高溫。

體弱

人體進入高溫或低溫環境時,各項生理活動均有顯著的變化。這些變化實質上反映了機體在調整它的各種機能以適應環境溫度的劇烈變動。而年老體弱者,在高溫環境中,體溫調節中樞更容易發生障礙,從而導致中暑。

科學防暑寶典

居要定時,露宿不可取,衣著勿赤膊

高溫酷暑時,有些人喜歡光著上身乘涼,認為赤膊涼爽,其實未必如此。當氣溫接近或超過人的體溫時,赤膊不但不涼爽,反而會感到更熱。

在穿著上,應穿淺色、寬鬆的衣物,以減少衣物吸熱,並方便排汗及散熱。外出時應做好個人防護,準備好太陽鏡、遮陽帽、遮陽傘、防曬霜,隨身備好防暑降溫藥。

夏季應儘量晚睡早起,並養成午休的習慣。睡眠期間,空調溫度應控制在26~28℃,空調運作時,儘量避免送風口冷風直接吹著頭部,定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三伏天,喝茶更能補水 ·

伏天期間,大家出汗多,容易導致體內鹽分和水分流失,因此一定要多補水。

茶葉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所以夏天喝茶比喝水更解渴。

南方的工夫茶飲,雖小杯小泡,但不經意間反倒讓人喝下不少,實為飲茶補水的好方法。

這時喝茶應喝些溫熱的茶,如老白茶、紅茶、黑茶、普洱茶。

這些茶性溫熱,可以幫助人體驅寒養胃。

另外三伏天養生的另一個要決是「祛濕」。

因為這時不光熱還潮濕,人身體的寒熱往往都伴隨著濕氣,所謂濕寒、濕熱。

除此之外,伏天還可以試試薑茶。

「冬吃蘿蔔夏吃薑」這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

姜性溫,具有溫補的作用,夏季經常吃薑可以補陽氣。

而且,生薑還能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

三伏天喝薑茶,也是一種簡單易行的保健方法哦。

· 多喝熱茶,多出汗 ·

三伏天天氣這麼熱,為什麼反而要多喝熱茶呢?

這是因為熱茶中的咖啡鹼、可可鹼、茶鹼和芳香物質,有利於對體溫中樞進行調控。

而且,喝熱茶可促進血液流向體表,汗孔洞開,汗腺舒張,促進汗液排出,散發熱量。

以熱制熱,出出汗就是涼爽的最好方法。

人的身體分布著300萬左右的汗腺。汗液的排出,有調節體溫的作用,同時也排出部分代謝廢物。

此外,三伏天易發生中暑,茶中的茶多酚、維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具有保護心血管健康,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的作用。

因而飲茶對強身防中暑極有裨益。

冷泡茶

超市冷櫃里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茶飲料,清爽又好喝,在家是否也可以自己做呢?當然可以!用常溫的冷水、冰水甚至冰塊浸泡出來的茶,就是冷泡茶。

從養生角度來說,冷泡茶可能並不適合於所有人。

夏季若一味貪涼,喝冷飲、吹空調、沖冷水,雖然短時間內是能涼快下來,實際上卻會致使毛孔閉合,無法排汗,熱量也不能很好的散發,尤其是一些虛寒體質的人,久而久之容易生病。

用於冷泡的茶類幾乎沒什麼限制,綠茶、烏龍茶是較多用於冷泡的茶類,口感清甜鮮爽,視覺上也極具美感。一些袋泡茶、花果茶用於冷泡,也很適合。

  • 冷水沖泡:以500ml礦泉水為例,投入3~5g茶葉,稍微上下晃動一下,浸泡1~2個小時左右即可飲用。
  • 冰水沖泡:以500ml礦泉水為例,投入3~5g茶葉,放進冰箱一個晚上即可飲用。
  • 冰塊浸潤:在大碗里置入3~5g茶葉,加入適量冰塊,靜置到冰塊完全融化,用勺子將茶湯舀進茶杯即可飲用。

「大暑+入伏」之後的天氣會越來越熱,身「病」和心「病」都需要注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_MuHmwBmyVoG_1Zg3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