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宗玄
自然村莊名叫萩(qiu)藤樹的不少,遠的不說,近的在我們十八戶唐巢湖西鄉烔煬鎮就有一個村莊叫萩藤樹村,但今天要說的萩藤樹村,位於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莫堰行政村,今名九樹村。
萩藤樹村名,源自村中的一棵紫藤而得名。紫藤,別名藤蘿、朱藤、黃環。屬豆科、紫藤屬,一種落葉攀援纏繞性大藤本植物。萩藤象徵著人民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開始用萩藤名為村名的前人,一定是一個念過書有一定文化的鄉賢,用萩藤樹為村名,寄託了美好寓意,象徵村民不懼千辛萬苦,始終向前努力的精神。但因過去老百姓普遍識字不多,都以口傳為主,因「萩」因諧「九」,慢慢傳成九藤樹村,解放後,更簡潔成九樹村,這就是九樹村得名的由來。
九樹村,我更喜歡稱萩藤樹村,位於廬江縣西部金牛鎮莫堰行政村,在金(金牛)水(水關)路東,緊靠今莫堰村部東,屬於廬江縣西北區域典型的田畈區(種植水稻的主產區),村莊自南向北一字擺開,住戶大門基本上都是向東開,在村莊的東北邊和西南邊各有一口池塘,池塘主要用於村民的日常用水和農田用水等。因新農村建設,目前老村莊的村民也全部搬遷到金水路旁,老村莊已無人居住,具體其位置在六公莊以西,左老以北,井莊以東,龍坊以南,大概在這四個村莊的中間位置。
九樹村是我外祖父居住的村莊,也是外祖父的祖居地,小時常去那,而且待在那比較久,上學後,基本上放寒、暑假一定要去的,所以對此村莊印象非常深刻,村莊上所有的人都認識。大概在上小學時的暑假,每年放暑假,適逢外祖父家屬於田畈區的「雙搶」(搶收早稻搶種晚稻)農忙季節,因我老家在山區種水稻少,我就去外祖父家幫忙割牛草,那時農村耕田主要以牛耕田為主,田畈區都要飼養水牛,作為耕田的勞力。一般都是起早在太陽升起前和太陽快下山的傍晚去割牛草,儘可能避免大太陽的灼射。偶爾還去放牛,將牛牽到有草的灘涂地,讓牛自己啃吃青草,然後在邊上看著。
印象比較深的是,農曆六月左右的「打暴」,所謂「打暴」,是農村的俗語,就是在農曆六月左右三伏天,天氣突然從陽光照耀,很快烏雲翻滾,接著傾盆大雨,一般暴雨持續的時間不是很久,但因下雨很急,且時間一般多數在中午十二點到一點左右,少數在下午三、四點左右,很多收割上來的早稻曬在場基(曬穀場),需要在暴雨來臨前儘可能收起來,往往人們放下正在吃的午飯飯碗,全家老小一起拚命將早稻收起來,有時早稻還沒收好,但雨已下來了,衣服都淋濕了,非常狼狽。估計氣候環境原因,那時「打暴」天氣往往二、三天出現一次,有時每天都出現,這也加重了人們的勞動負擔。
還有印象比較深的是,夏天晚上,村上的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納涼,那時農村缺電,電扇基本沒有,全靠每人手中的一把扇子驅蚊降溫。一到晚上,大家將竹製涼床和竹笆等從家搬出來,大人乘涼說話,小孩追逐玩。有時天太熱,就在室外支起蚊帳、鋪上涼蓆,搭起一個臨時床鋪,晚上就睡在那,往往到下半夜需要蓋上薄的被單,不然會冷的受不了。那時雖然生活環境很困,但很快樂。
整個村莊主要居住有夏、左、凌、潘、錢等姓氏,我小時印象大概有三十來戶,算一個規模不大的小村莊,更是一個多姓氏雜居的村莊,與中國很多以某一姓氏為主的村莊不同,村莊中夏、左、凌姓氏居民人數基本差不多,大家左鄰右舍,生活在一個村莊,不是一個姓氏勝似同一姓氏族人,非常融洽。具體是哪個姓氏先定居於此,目前也無從考證。
我的外祖父,姓夏,屬於廬江潛川夏氏(交二),名諱登鎖,出生在1933年,小時家境比較清苦,但還是堅持讀書,到相當於高小學歷畢業的,在當時的鄉村,算是有些文化的知識分子。外祖父在解放前,十幾歲就受先進思想影響,積極參加地下黨組織,參加革命,解放後更是響應黨的號召,積極支援去馬鞍山參加馬鋼建設。後來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全國糧食大饑荒時期,國家為解決城鎮居民的糧食供應短缺問題,實施了國民經濟調控政策,在全國的城鎮精減在職職工和城鎮社會人員,外祖父又一次響應黨的號召,主動回鄉務農。
外祖父在革命和參加工作期間因公腿受過傷,在後來平常他走路時能看出腿受傷的痕跡。外祖父後來在當時梁山鄉油坊和村裡擔任過會計等職,我記得小時,大概五、六歲時,在一個堂老表夏明應、夏明炳兄弟倆帶領下,走到六、七里外位於鋪崗的梁山油坊,中午還在外祖父那吃了飯,下午外祖父把我送到梁山中學找到堂舅夏照生,讓其帶我回村的。外祖父一生耕讀傳家,為人正直忠厚,講信用,辦事認真,在當地享有讚譽。外祖父後來在1989年因病逝世,當時我還在上初中,外祖父在逝世前還囑咐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我牢記在心,通過努力,後來考上了大學,也算是對外祖父囑咐的一個交待吧。
如今的萩藤樹村(九樹村),在全國新農村建設的浪潮下,村莊已整體搬遷到金水路旁,原址已逐漸復墾為耕地,痕跡已越來越模糊,過去的記憶也越來越遠。這也是很多農村城鎮化、鄉村傳統村落消失的一個縮影,很多自然的痕跡及記憶將會永遠不復存在。
萩藤樹村莊的村民人丁興旺,人才輩出,因升學、經商、參加工作等走出去的也不少,在各自的崗位上繼續著萩藤樹村人的勤勞、好學、積極向上、不屈不撓的傳統,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祝願萩藤樹村在新址發展的越來越好,村民安居樂業,村居環境越來越美,早日實現中國夢,奔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