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檔表演真人秀節目《演員請就位》和《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狹路相逢,它們除了邀請業界資深導演、演員坐鎮,也請來話題度頗高但實力待考察的明星:郭敬明和李宇春。
郭敬明由作家轉型導演,電影代表作《小時代》系列賺得盆滿缽滿,然而收穫差評無數,導演水平沒被認可;
李宇春由歌手轉型演員,曾出演過《十月圍城》、《血滴子》等電影,雖有新人獎項提名,但演技並未交口稱讚。所以,關於他們業務水平的質疑從節目開播就沒有停止,可是兩人都通過實力證明了自己。
《演員請就位》中,郭敬明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對台上的表演進行理論概括、情感分析和優缺點解讀,言語華麗,有理有據,憑藉口才圈了不少粉,沒想到他竟然這麼專業。
而李宇春,在《我就是演員》兩期節目中,分別挑戰演出了電影《無名之輩》和《沙鷗》,表演自然,對戲的梁靜誇獎李宇春:「她最大的招,就是沒招兒。」
郭敬明和李宇春在出道時都因為外表遭受過極其惡劣的網絡暴力,如今都已站穩腳跟,事業成功,但他們對人對事的態度完全不同,是一種有趣的對照。
郭敬明和外界的關係始終很緊張,他在節目上哭過:「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是的,如果把郭敬明這三個字看作一個品牌,他以無病呻吟的傷痛文學為賣點,高調炫富,陷入「抄襲門」後拒不道歉,這些低口碑導致他一件事即使做好也消除不了公眾惡感,而他強烈的勝負欲又希望很多人認同他,所以他常常用力過猛。
在《演員請就位》里非科班出身的郭敬明一直把理論掛在嘴邊,要麼順著別人的話頭延伸,但給人的感覺是他在客套,並不是真的贊同,要麼唱反調,可他是在撿觀眾愛聽的話說,並不是真的堅持什麼。總之,郭敬明想把什麼話都說了,想把什麼理兒都占全的討好思維導致了不討好。最根本的是,他不服人,不喜歡承認自己錯了,用強大的話術武裝自己,也用它為自己開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所以,郭敬明發言時,鏡頭老給向趙薇。
李宇春很少為自己辯解,很驚訝她這些年外表依舊清清爽爽,一臉真誠地站在台上,一副「我就是我」的樣子,她努力,接到劇本就默默訓練,充分做好準備工作,她有自知之明,不強求別人的理解和重視,也不會對他人的目光大驚小怪。她不卑不亢,分寸感特別好,記得有一次看李宇春參加張傑和謝娜的婚禮,人來人往,她既不扎堆聊天,也不表現出被冷落的急躁,就自己坐在小亭子那裡等待被安排,表情平淡,真沉得住氣。
話少,但說實話,個性,但不標榜,禮貌,但不刻意,有才,但不吹噓,多年來李宇春的優質偶像形象沒崩,也漸漸讓很多觀眾放下偏見去接受她,就像卡夫卡所說:「保持謙遜,世界在你面前現出原形。」當然,這種雲淡風輕也是背後吃了多少悶虧修煉而成的。
總之,郭敬明和李宇春讓我想起了風和太陽的故事,它們打賭誰能讓行人脫掉外套,於是狂風大作,行人裹緊了大衣,太陽一出來,人們紛紛脫掉衣服。有時候,路子不對,再努力還是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