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股票複利思維的威力多可怕?不想一輩子窮,好好讀讀

2019-07-26     招財貓YSLC

(本文由公眾號越聲投顧( ysw88821)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巴菲特被稱為股神,那是對他在投資領域的認可,巴菲特能夠獲得股神這個盛譽也是基於他幾十年下來還能獲得如此之大的成就,這就歸功於複利了,但是從某個時間段來講,收益率遠遠超過巴菲特的投資大師也並不少見,不過這些大師最後還是沒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最後又還回市場了。

複利到底有多可怕?A股有漲停板制度,漲跌幅度是10%,漲停板每天都有,抓漲停板成為很多股民的嚮往的事情,在A股經歷過漲停板很正常,如果每天都有漲停板那不就開心壞了?所以我們往往追求的是一年翻倍的業績,但是股市裡面有句話「一年三倍者眾,三年一倍者寡」,如果我們安心追求每年20%的收益率未必就不會做不到,只是我們心太大,希望這個目標在一個月就完成,不就是兩個漲停板的事情嘛。

如果每個月都有10%的收益,那麼你10萬元本金多久會有一個億?

答案是72個月,也就是6年的時間,6年的時間10萬變成1一個億,這個複利是相當牛逼的。


複利就像王重陽的先天功

開始的時候沒什麼感覺,但是越到後來效果越明顯,從10萬到1000萬,需要多久?需要4年時間,也就是49個月。

但是從1000萬到1個億需要多久?答案是24個月,也就是2年的時間!

每個月獲得10%的收益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每年獲得10%的增長這個要容易實現得多,甚至是20%也不是不可能。

上面的計算是以每個月10%的收益來計算的,把月換成年要容易實現得多,剛才說到10萬到1000萬需要49個月的時間,如果是每年10%,也就是49年的時間。10萬到100萬需要多久?答案是24年

如果收益率是20%,那麼10萬到1億需要多久?答案是38年


在複利的情況下,我們往往注意的是倍數,20%的情況下進行複利,翻十倍需要的是13年,翻100倍需要的是26年。翻100倍需要的是38年。

在10%的複利下,翻10倍需要24年,翻100倍需要48年。

複利不僅僅是一個金融原理,更是一個生活原理和生存原理,這個世界上的牛逼式人物總歸是少數,大部分都是普通的人,牛逼式的人物可能一躍就是十丈,但是普通人就是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走,如果我們能夠耐得住寂寞,日復一日的積累那麼十年後、二十年後一回頭,你爬得也不低了,但是一旦瞎折騰,走十步再掉五步,十年二十年後看看也許還在原地走。

投資要看複利,人生也是馬拉松,穩健的前進是更適合普通人的行走方式。



成交量

指的是一支股票的單位時間的成交量,有日成交量,月成交量,年成交量等;價,指的是一支股票的價格,以收盤價為準,還有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一支股票價格的漲跌與其成交量大小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關係。

成交量的變動直接表現股市交易是否活躍,人氣是否旺盛,而且體現了市場運作過程中供給與需求的動態實況,沒有成交量的發生,市場價格就不可能變動,也就無股價趨勢可言,成交量的增加或萎縮都表現出一定的股價趨勢。

成交量的形態

一、縮量

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清淡,多數投資者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意見十分一致。通常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投資者都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卻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第二種情況是投資者都看好後市,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又急劇縮量。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大家都對後市走勢十分認同,當遇到下跌縮量,就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同樣,遇到上漲縮量時就應堅決買進,持股待漲,等股價上沖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二、放量

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時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一部分投資者堅決看空後市的同時,另一部分投資者卻對後市堅決看多;一些投資者紛紛拋售的同時,另一部分投資者卻在大手筆吸納。不過,相對於縮量來講放量的真實性並不可靠,因為這個量完全可以由主力自買自賣產生。作為投資者,要學會結合不同的指標以及股價相對的價位進行分析。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就可以靈活應對。



三、突放巨量

突放巨量可以發生在任何階段,在上漲過程中的突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已使用殆盡,後市繼續上漲將很困難;而下跌過程中突放巨量一般多為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後市繼續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線的反彈可能就在眼前了;如果遇到逆勢突然放量,在市場一片喊空聲之時放量上攻,這類個股往往曇花一現只有一兩天的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使許多在放量上攻當天追高的投資者被套牢,而如果是突破某一重要形態的放量,則往往說明形態成立,後市將沿著形態固有的發展趨勢進行。



四、溫和放量

溫和放量是指個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續低迷之後,突然出現一個類似「山形」的連續溫和放量形態。個股出現這種情況一般表明有實力資金在介入,個股在底部出現溫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量上升,量縮時股價會適當調整。調整持續一段時間後,股價的上漲會逐步加快。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當股價溫和放量上揚之後,其調整幅度不宜低於放量前期的低點,因為調整如果低過了主力建倉的成本區,說明市場的拋壓還是很大,後市調整的可能性就較大。成交量溫和放大的直觀特徵就是量柱頂點的連線呈現平滑的拋物線形上升,線路無劇烈的拐點。換手率應該在3%~5%。溫和放大的原因是隨著吸籌的延續,外部籌碼日益稀少,從而使股票價格逐步上升,但因為是主力有意識地吸籌,所以在其刻意調控之下,股價和成交量都被限制在一個溫和變化的水平,以防止引起市場的關注。




價量關係形態

(一) 量增價跌

量增價跌是指是指個股在股價下跌的情況下成交量反而增加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它意味著多、空雙方意見發生較大的分岐,顯示出空頭占據了上風。

情形一:股價處於階段性底部。量增價跌往往是空方繼續發力的表現,它表明市場買賣者雖然發生了分岐,但空方力量較大,導致多方買盤力度不如空方賣盤力度,因而出現了量增價跌的現象。此類現象的出現,往往意味著真正的底部即將來臨,只要盡一步消耗空方的能量,則會出現跌無可跌的現象,即地量地價的特殊情況,則往往意味著股價反轉的拐點來臨。此時的量增價跌也說明,多方有出現接盤的動機,主力資金開始進場接盤,但還不是價格的階段性底部。如下圖所示,



情形二:股價處於階段性頂部。量增價跌說明主力開始出貨了,空方加大了拋售的力度。由於前期股票價格的不斷走高,吸引了眾多不明真相的小散積極介入追漲模式,所以此時的成交量往往較前期出理放量。當空方機構開始出貨後,股價必然會出現階段性跌勢。如下圖,中聯重科出現階段性頂部的形態。



(二) 量增價平

量增價平是指成交量放大的情況下,股價維持在一定的價位水平上下波動。它意味著多、空雙方意見分岐較大,沒有出現絕對的控盤情況,此類現象往往出現橫盤震盪。

情形一:股價處於階段性底部。長期的量增價平,意味著多方開始進場的表現,主要為了吸收籌碼。由於處於建倉初期階段,所以主力在吃貨的速度並不明顯,沒有引起過多的漲幅。同時,也承接了空多的大部分拋單,導致成交量增大而價格不漲的現象。但這不意味著主力會迅速拉升,而是讓股價長期一段時間在一個區間內橫盤震盪,同時也不排除某些天主力會借利空消息恐慌性下跌,同時讓小散乖乖交出籌碼。



情形二:股價處於階段性頂部。量增價平往往是空頭開始發力的表現。當股價有了較大的漲幅後,空方為了套現需要開始出貨,而多方則熱情依舊高漲樂於買入籌碼,導致股票會出現成交量增大而價格沒有大幅上揚的現象。如下圖,

(三) 量增價漲

量增價漲是指個股在成交量增加的同時股價也同步上漲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意味著多、空雙方意見發生較大的分岐,但多方仍占上風。

情形一:股價處於階段性底部。量增價漲往往是是多方開始進攻,也是多方看好後期走勢的表現。由於主力急需籌碼而散戶不看好後市,於是在價格一路上漲的情況下,中間伴隨著洗籌的過程,小散則急於交出籌碼,從而出現成交量增大而價格同步上漲的情況。



情形二:股價處於階段性頂部。量增價漲則往往是主力對敲出貨的前兆。當股價在高位運行的時候,只有主力才有大量的籌碼,形定拋單,而在高位小散很難承接這些籌碼,必然會導致股價下跌。可是現在股價卻反而上漲,所以主力的對敲拉升是合理的解釋。如下圖,量增價漲頂部形態,放了巨量。



(五) 量縮價平

量縮價平是指股價少有漲跌幅度,但在交量卻減少的情形。此類情形的出現,多為主力橫盤洗籌以尋求股價支撐位。

情形一:股價處於階段性底部。代表股價將繼續往下探底,或是量已經見底將有機會反轉。當出現股價止跌現象時,反彈的初期如果就呈現量縮價平的現象,代表漲勢尚未確立,多頭必須設法補量上攻,否則漲幅不會太大。谷底的量縮價還意味著另一層含義,即賣無可賣,有可能會發生反轉。如下圖



情形二:股價處於上升階段形態。出現此類情形,主力機構要在合適的支撐處以量縮價平方式測試支撐位,支撐位測試可以均線為主。如下圖,近期的表現橫盤整理後尋找支撐位後,繼續往上揚。



(六) 量縮價漲

量縮價漲是提個股在成交量減少的情況下,其股價出現較大漲幅的現象,它意味著多、空雙方對後期上漲預期持意見一致的態度。

情形一:股價處於階段性底部。量縮價漲說明多、空雙方集體看漲,導致拋單不易出現。也可以說明籌碼早集中在主力手中,主力已高度控盤,市面上流通籌碼很少,主力只要輕輕一推,股價就開始上揚。如下圖,盛和資源2014年6月份的情形。



情形二:股價處於階段性頂部。此類情形出現說明主力高度控盤,但不是主力不想賣,而是沒有人願意以這麼高的價格接貨,於是主力自己演戲,繼續維持股票上漲。主力在此階段的目的就是出貨,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接貨的小散。如下圖,出現量價嚴重背離的現象。



(七) 地量地價

地量地價是指股票在成交量非常少的情況下,其股價也創出了階段性的新低形象。這意味著股票買賣仍不活躍,是股票達到底部的一個重要標誌。地量,意味著成交量已是階段性以來的最少成交量,地價亦指股票階段性的新氏。

如果股價一直在持續下跌的過程中,沒有再出現過持續的帶量下跌或者階段性的帶量下跌過程,那麼即使是出現了所謂的地量地價,也並不意味著市場出現了底部,因為空頭的下跌能量還沒有釋放出來,市場後續下跌的可能性很大。一般來說,市場要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跌勢才可能會停止,地量地價才會出現。地量出現後,可能出馬上出現地價,也有可能在後續的時候再出現地價。如下圖,中聯重科的地量地價出現過程剖析圖。



(八) 天量天價

天量天價則是指個股成交放出巨量時股價往往處在相對的高位,此類情況是量增價漲的極端情況。這意味著股價處於上漲的末期。天量,則是階段性上漲以來最大的成交量;天價,則對應著上漲以來的最高價位。天量天價其對應地量地價的情況而言。

天量天價經常出現在上漲的末期,說明市場極度瘋狂。有人賣,同時亦有人大量接盤,從而創出歷史性新高的現象。多數情況屬於不理性行為搶購籌碼而影響,這也意味著天量之後,階段性的市場恢復理性,則可能股價會下跌,進入調整階段。創天量之後,伴隨而來的可能會是天價,亦有可能天量天價同時出現。見到此類情況,小散最好多迴避。但也存在著回調之後,股價繼續創新高的可能。如下圖



成交量具體實例口訣:

一、量增價升,買入信號。



二、量減價升,繼續持有。



三、量增價平,轉陽信號。



四、量平價升,持續買入:量能保持等量水平,股價持續拉升,可合適參與。



五、量減價跌,賣出信號。



六、量平價跌,繼續賣出。



七、量增價跌,棄賣觀望。



八、量減價平,警惕信號。




有人說,人的成功有五大要素:命、運、風水、知識、品格。前三條我們無能為力,但後兩條我們是可以做得到的。股票投資絕對是一門需要長期學習的知識,在沒有觸及市場本質以前,讓我們耐心地趕路,耐心地修行。或許我們是針尖上的舞者,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在針尖上如履平地,那將是命運對我們最好的獎賞,也是生命中最燦爛的幽默。

一個人活在世上幹什麼行業也許是天意,干好一個專業絕不取決於運氣。當選擇了股市,你必須要明白,自己在做什麼?進入股市十幾年來,筆者總想起兩個人:一個是司馬遷,他是中華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史學家,如果當初他沒有受宮刑之苦,是否還會有《史記》的誕生?另一個是貝多芬,如果他的耳朵不聾,是否仍會有《命運交響曲》的傳世?正所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孤燈、隻影,默默地苦練,將淚水和汗水掉頭抹去,把委屈和壓力咬牙承受,這才是有志者必經的過程,這也是不足與人說只堪回味的寶貴經歷。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沒有人喜歡痛苦,但若能把痛苦嚼出味道,成功其實已經不遠了。堅毅的心靈期盼雨後的彩虹。人們往往都是在絕望中生出希望,在危難中堅定信念,在_切都幻滅的時候踏上尋求生命真諦的行程。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唐僧師徒四人一路跋涉千山萬水,斬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回真經。如果沒有那天賦的神聖使命與永恆的毅力,西行的壯舉早就中途夭折了。在股市起伏中,如果沒有那永不磨滅的恆心和信念,又有幾人能夠得「道」呢。

就筆者所了解的,世界上那些優秀的操盤手,他們有太多的不同之處。他們可能來自各個行業,他們的文憑可能並不高,他們的操盤理論、投資思想可能都彼此衝突,但他們都獲得了成功,因為他們都同樣有著執著的追求和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都在市場中歷練了十幾年,經歷過市場牛熊的洗禮。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他們選擇最深的沉默,在滿懷希望且荊棘的路程中磨鍊著自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苦心孤詣地在孤燈下浸淫在那些K線圖中,又怎麼能擁有那堅實的肩膀承擔起那如山的重壓呢。

如果您喜歡以上文章,想了解更多股市投資經驗及技巧,關注公眾號越聲投顧( ysw88821),乾貨很多!

(本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時應審慎評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9EXMGwB8g2yegNDIIf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