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山東沂源有座桃花島,朋友說,春天時人間盡芳菲,山寺桃花開。我是在金秋十月來到的桃花島,秋色如畫,可以想像每年的陽春三月桃花島都如期舉辦桃花節時上萬遊人共賞桃花盛宴的盛況景象。這座桃花島上,設計戴高樂機場、山東省大劇院的國際著名設計大師保羅·安德魯,他的工作室就在桃花島上。
桃花島,位於沂河源頭第一村,沂源縣魯村鎮龍子峪村,山水相依、綠水青山,景色十分迷人。桃花島是山東省政協常委、東方匯泉集團董事局主席、北京東方君公益基金會會長董方軍投資興建,董方軍本人就是桃花島所在地龍子峪村人,長期以來致力於公益的董方軍,近年來致力于振興鄉村項目。邀請國際設計大師以國際標準為桃花島量身打造設計方案,用藝術活化鄉村。
每年春季的桃花節,至今已經舉辦26屆。每年以桃花為媒,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桃花島賞景觀光,已成為沂源旅遊的一張名片。為遊客提供看山、望水、憶鄉愁的特色小鎮、美麗鄉村。
世界頂級大師加盟 用藝術活化鄉村
保羅•安德魯在世界範圍內以50餘座機場的規劃設計而聞名,並成為法國當代最著名的建築大師之一,戴高樂國際機場、中國國家大劇院、巴黎新凱旋門、英法跨海隧道的法方終點站、日本大阪海事博物館、山東省會大劇院都出自他之手。
如今,保羅安德魯的個人工作室,就設在了龍子峪村桃花島上。在工作室旁的會議室里,一個中長期的藝術活化鄉村計劃,已經躍然紙上。在規劃圖上可以看到,項目以「桃花島」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多個村落。
儘管蜚聲海內外,保羅•安德魯卻從未對自己的藝術才能感到滿足。對於桃花島這個地方,保羅•安德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連連稱讚。「不管是在法國還是在中國,我們文化的根基都是在鄉村,可是人們把更多的目光關注向城市,我們應該返回來關注鄉村,幸運的是,鄉村都還在,我們還有機會重新挖掘它。」
除了保羅安德魯,「藝術活化鄉村」項目還通過邀請世界最具改造經驗的藝術家福武總一郎和中國藝術家,以直島和越後的藝術活化鄉村案例為示範,以龍子峪村作為福武中心的第一個項目落地試點村,結合試點鄉村原有的文化、生活方式以及蘊含的藝術開發價值,進行藝術重塑與鄉土的綜合復興與文化生態保護。桃花節與振興鄉村有機結合,藝術與旅遊天然融合,鄉村旅遊與經濟發展已然融為一體。
做企業不忘初心 造福桑梓振興鄉村
山東省政協常委、東方匯泉集團董事局主席、北京東方君公益基金會會長董方軍是桃花島所在地龍子峪村人。在做大做強企業回饋社會地同時,他不忘初心,希望通過桃花節、通過藝術振興鄉村,為鄉村注入藝術元素,藝術與桃花結伴,鄉村與旅遊融合,更好地加快農村經濟發展,讓藝術成為振興鄉村的有力武器,振興、盤活鄉村經濟,實現農民快速增收。
為此,他多次帶隊出國考察了解歐美、日本等國家的企業家在振興鄉村中的各種努力,學到了很多經驗。他一直因地制宜地踐行「藝術活化鄉村」理念,鼓勵當地農民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保護當地的文化、自然和歷史遺產,促進藝術與當地農業等產業相融合,讓人們重新發現鄉村生活的原始美,從而提升鄉村地區生活品質。「作為一個企業家,尤其是在鄉村成長起來的企業家,我更深切地意識到有責任、有義務回報社會,發展家鄉,其實,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大家努力的方向。」目前桃花島的改造發展區別於傳統的「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等模式,從而走出一條新路子,用藝術活化和振興美麗鄉村,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一種「桃花島模式」。
從荒蕪到起步,再到這些年的成功,日本直島用了30年時間,而桃花島只用3年多的時間,就完成對家鄉桃花島的藝術與鄉村文化的完美打造 。
劉玉堂文學館落戶沂源桃花島
一年前,劉玉堂文學館在風景宜人的沂源桃花島畔開館。
劉玉堂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鄉村溫柔》《尷尬大全》《八里窪紀事》等。將一位公認的鄉土文學大家落戶桃花島,意義非常。他的作品紮根沂蒙山區農村,富有濃郁的鄉土情懷,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和細膩的文筆,真實地展現了來自民間的倫理、地域的親和力和普通百姓的智慧與淳樸,被評論界譽為「當代趙樹理」和「沂蒙歌手」,被著名作家張煒稱為「沂蒙靈手」和「沂蒙文章大家」。
劉玉堂文學館的開館,以龍子峪村和桃花島為基地,董總告訴我,力爭用五到十年時間建設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中國鄉土文學博物館群,為打造美麗鄉村、文化鄉村多做貢獻。
著名作家李心田文學館在桃花島建成。2020年8月1日,著名作家李心田文學館在山東沂源沂河源桃花島畔龍子峪村建成開館。他發表和出版小說、話劇劇本、電影文學劇本、散文、詩歌等逾400萬字。代表作有中長篇小說《閃閃的紅星》《兩個小八路》《屋頂上的藍星》《夢中的橋》《尋夢三千年》《結婚三十年》等,曾獲得多種文學獎。尤其是《閃閃的紅星》先後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舞劇、連環畫等多種藝術形式,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成為幾代人記憶深刻、銘記不忘的紅色經典。
主館全面展示了李心田先生從1929年出生到2019年去世90年間的生命和文學歷程,不僅有準確、精當的文字介紹,而且有李心田先生各個時期的大量珍貴圖片、各種重要著作版本、手稿資料、各種證章和獲獎證書、生前藏書和文具、生活用品、書法作品等。在主館一角,還用李心田先生家人捐贈的書櫥、寫字檯、椅子、沙發和文具等,還原了李心田先生生前的書房場景。寫字檯為李心田先生當年寫作《閃閃的紅星》時所用,尤為珍貴。人們在館中參觀,仿佛可以感受到作家生命的氣息。
《閃閃的紅星》主題館全面展示了小說《閃閃的紅星》的各種版本,以及根據小說改編的連環畫、電影、動漫、電視連續劇、芭蕾舞劇等,並以映山紅和翠竹為設計元素,生動還原了紅軍時期江西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場景。館內循環播放電影《閃閃的紅星》,勾起了人們很多久遠的回憶。
李懷傑藝術館坐落在此。放眼國際落地鄉村,把藝術的種子根植到山村孩子的心裡
十月是收穫的時節,自稱那年的金秋十月,由董方軍發起山東淄博沂源縣魯村鎮的沂河源田園綜合體——「世界藝術活化鄉村」,短短几年,這裡已經聚集了世界頂級藝術家如:保羅•安德魯、福武總一郎、宮島達男、劉玉堂、李懷傑等藝術大咖。
李懷傑藝術館坐落在此。現任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文旅部、住建部全國城市雕塑持證雕塑家、山東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的李懷傑,心系對山村貧困、留守孩子的牽掛,他帶著個人多年的藝術成果與經驗走進山村,對山村孩子做最直接的啟蒙,用藝術啟發孩子那顆最原始的藝術靈性。
李懷傑創作完成的孔子雕塑像、紫砂刻繪文化藝術品、書法作品,作為東方國禮,同時被美國「股神」沃倫·巴菲特,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會——蓋茨基金會主席梅琳達·蓋茨等知名人士收藏。中國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化內涵深厚,影響人類幾千年。隨著改革開放深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各國人民對中國會越來越了解,更多的國際友人將喜愛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李懷傑作為孔孟故里、儒家文化的發源地的一名藝術家,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方面,如何真正的將「文化自信」植入孩子們的心中。
作為桃花島島主董方軍說,必須把鄉土文化基因挖掘好、開發好。讓最有名的設計師來設計這個六百多年歷史的小村落,用藝術活化鄉村,讓傳統的鄉村文化活起來。」
一座文化藝術之島就這樣短短几年的時間,就在沂源的桃花島活起來,而且還建起了高標準民宿。
沂源桃花島,保持原有村莊特色作為靈魂,充分發掘原有的鄉土風情和鄉村風貌,在保護好傳統村落,賦予文化藝術與自然相融合,真正讓村莊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1N61HUBjdFTv4tAn1X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