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防控阻擊戰在全國各地紛紛打響,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嚴峻考驗,面對這沒有硝煙的戰場,在玉泉有這樣一群人,因為職責,因為擔當,義無反顧的成為「逆行者」。他們用最執著的堅守、最無悔的信念,書寫著一段又一段感人事跡......
張全忠:抗擊疫情 他展現了退役軍人的風采
玉泉區警備區小區老兵黨支部書記張全忠,既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退役軍人。疫情發生後,他聞令而動,主動請纓成為一名志願者,堅定地站在了抗疫一線,同黨支部的同志們一起為居民築起一道隔離病毒的銅牆鐵壁。2003年剛剛自主擇業的張全忠,在非典時期成為了一名志願者抗擊疫情,從此就開始了他「閒不住」的生活,除冰鏟雪,扶老濟貧。為更好的服務他人發揮黨員作用,他積極組織成立警備區小區老兵黨支部,並當選黨支部書記。此次疫情中,張全忠廣泛發動黨員志願者參加防疫工作,並積極投身一線,開展宣傳、消毒、卡點防控執勤,並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疫情排查、匯總。外地返呼需要自行隔離的居民在基本生活方面有難處,他主動打電話詢問,為他們購買生活必需品並放到自行隔離居民的家門口,臨走時他會默默地提走放在門口的垃圾袋.....在警備區小區,張全忠的身影從早上7點一直忙碌到晚上10點。多年身患腰間盤突出,所有的工作張全忠同志都只能站著完成,腰背已經貼滿了止疼藥膏,臉和雙手都凍得通紅,疼痛和寒冷也都沒有讓他產生一絲懈怠,他總是最早出現的那個人。
武季峰:做抗疫戰場上的「衝鋒者」
武季峰,2007年由部隊副連職幹部轉業到鄂爾多斯路街道工作,現任鄂爾多斯路街道黨工委委員、黨政辦主任。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武季峰主動請纓,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間,積極響應街道黨工委的號召,第一時間回到單位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從制定方案、人員調配、物資保障、數據統計、文件起草、夜間巡查、值班備勤等方面到處都是他忙碌的身影,做為街道防疫指揮部的一分子,武季峰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在做好工作任務上傳下達的同時,認真分析社區、村工作中缺點漏洞,為黨工委提出好的意見建議,積極解答社區、村各項工作中的疑問,帶領保障組同志穿梭在28個疫情防控卡點,根據一線工作人員的實際所需,合理調配發放物資,確保每個卡點物資供應到位。在連續一個多月的防控工作中,他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無一天請假缺崗,始終勇挑重擔,奮戰在抗「疫」最前線。
馬青松:退伍不退「疫」
馬青松是一名退伍軍人,現是玉泉區民政局幹部,當年在部隊執行任務時,他的左膝前交叉韌帶斷裂,半月板損傷,術後被評為八級傷殘,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經不起受涼和勞累。在玉泉區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之時,他第一時間向局黨組遞交了請戰書,為了不耽誤疫情防控任務,他向組織隱瞞了這段病史。從正月初三在聯防聯控包聯社區受領任務起,他就一心撲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按照社區統一部署,白天,他在負責的小區出入口進行嚴格值守,為過往居民審核信息,測量體溫,登記備案。晚上,他對107戶包戶居民的入戶排查,上樓下樓,上樓下樓……連續幾個小時下來,讓他受傷的腿劇痛難言,但每當有人勸他休息時,他卻說:「我是黨員,又是退伍軍人,怎麼能當逃兵?這點兒痛我能堅持。」馬青松不分白天黑夜、勇於擔當,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用忙碌的身影、紮實的工作踐行「初心」和「使命」,他堅實的腳步,彰顯著軍人的本色。
楊建鵬:大疫當前,當顯男兒本色
「疫情防控最開始時,各方面物資還沒到位,帳篷也未搭建,我們民兵就已經開始晝夜在寒風中堅守崗位。我們餓了就吃方便麵,冷了就來回踱步取暖......我們玉泉民兵優良的戰鬥風貌,讓我既欣慰又感動。」玉泉區人武部政工科科長楊建鵬說道。
楊建鵬在疫情期間值守209國道桃花收費站和103省道呼准高速出口,同其他民兵戰士一樣,自收到疫情值守命令至今不曾休息,守護著這座城,除日常防控工作外,他還負責部分民兵的後勤保障和新聞宣傳工作,期間勇負責、敢擔當,不曾懈怠一分。
劉炳超:民兵班長得民心 情系百姓顯溫情
「國家有難,作為民兵骨幹就應衝鋒在前,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哪裡需要就到哪裡,總之要為百姓做好事。」玉泉區西水磨卡點值守的民兵劉炳超說道。
90後小伙劉炳超是西菜園街道民兵應急排一班班長,在防疫工作中,他始終堅持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當百姓面對疫情的未知恐懼,缺乏信心時,他帶頭表率,去卡點布控值勤,嚴格執行出入封閉管制。劉炳超在保衛家園防線的抗疫工作中,感染了周邊很多百姓,他們主動申請,自願加入防疫志願者隊伍,同民兵一起排查入戶、測量體溫等,還不時送來熱水、熱菜和部分防疫物資。
姚寶文:疫情防控就要雷厲風行
「疫情防控就要雷厲風行。無論是基層民兵還是普通民兵,無論是應急力量還是專業力量,我們都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民兵應急排排長姚寶文說道。
疫情防控工作一開始,姚寶文就在209國道桃花收費站值守防疫,桃花收費站屬風口,周圍無遮擋,冷的時候低溫可達零下二十多度,疫情防控初期沒有二維碼出入信息登記,全靠工作人員手寫登記,高峰時一天有3700多輛車、上萬人經過,除輪流吃飯能稍作休息外,姚寶文和其他民兵在外一站就是8小時。入城卡點取消後,他隨即趕往社區卡點繼續值守,除日常值守檢查外,還負責卡點後勤保障工作。
穿上軍裝,保家衛國;脫下軍裝,奉獻社會。無論是現役還是退役,中國軍人總是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以最果決的姿態出現在最恰當的位置,讓黨和國家放心,讓人民群眾安心。
總有一些感動讓我們淚流滿面,也總有一些力量讓我們堅信必勝。春潮澎湃,那是無數戰「疫」英雄奮進的足音。我們無法一一列出他們的姓名,但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最美「逆行者」!
泉媒體記者:黃金星(整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vWzlnAB3uTiws8KCS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