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注射針頭裡的學問

2020-02-19     306醫院醫學科普


楊月瑩 牟玉梅,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內分泌科門診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糖尿病是世界範圍的常見病,對人體有著極大危害性,但一般通過胰島素治療能夠極大的緩解症狀。胰島素治療從根本上是一種長期的治療過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自行將胰島素通過針頭注入身體中,針頭既是胰島素治療的間接傳導裝置,也是胰島素治療過程中的關鍵環節,該注射流程決定了胰島素的最終注射效果。

胰島素注射相關問題

部分病人在胰島素治療過程中,卻沒有認識到正確使用胰島素注射針頭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尤其是關於注射筆針頭一次性使用的問題,由於患者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缺乏風險教育、憑個人的經驗、經濟問題等原因,針頭多次重複使用的情況屢見不鮮,而這樣做孕藏著巨大的風險,包括:

1.針頭折斷。一次性胰島素筆用針頭非常細,目的是減輕注射時的疼痛,重複使用的針頭韌性和強度降低,針尖起毛刺、彎曲等,拔出不利索,容易折斷。折斷的針頭會在人體內移動,不易取出,威脅患者健康。

2.針頭堵塞。使用過的針頭針管內會有殘留的胰島素結晶,反覆使用會堵塞針頭,影響下一次注射。

3.注射疼痛。在顯微鏡下,可以明顯看到,新的針頭非常光滑,但使用了 1 次後針頭已經開始變鈍,使用 6 次後針尖已嚴重彎曲變形,出現毛刺、倒鉤,這些肉眼都不易發現,卻會導致注射部位出血、擦傷、疼痛加劇。

4.導致皮下組織增生或形成硬結。重複使用變形的針頭會造成皮下組織的微型創傷,時間長了會導致皮下脂肪硬結的產生。硬結會導致胰島素的吸收率下降、吸收時間延長,控制血糖的難度也會加大。

5.注射部位感染。重複使用後,空氣中和針尖上的細菌可通過針管進入筆芯,既污染了藥液,也增加了局部感染的風險。為避免感染,許多患者使用酒精消毒針頭,這樣做會破壞針頭表面的保護膜,殊不知保護膜的作用還可以減輕注射疼痛。

6.影響胰島素的濃度和注射劑量。重複使用的患者通常會在注射後不卸下針頭,這樣胰島素容易外漏,降低了濃度。

操作的注意事項

糖友們一定要認識到胰島素針頭重複使用的危害性,做到注射針頭一針一換,千萬不能重複。除此之外,規範使用注射胰島素針頭也同樣重要。

1.建議患者使用較細規格的針頭,因為細針頭損傷小,疼痛感也相對較輕,推薦4-5毫米規格針頭,其最為安全,長度足夠穿過皮膚進入皮下組織且達不到肌肉,注射時無需捏皮,進針角度注意一定要垂直。如果是偏瘦型的患者或使用較長針頭注射時,需捏皮垂直或45度進針注射(8毫米針頭需捏皮,12毫米針頭需45度進針)。

2.推完藥液後針頭留置10秒,因為過早拔針可能會發生漏液的現象,使胰島素利用度降低,影響降糖效果。

3.注射完成後立即旋上外針帽,將針頭從注射筆上取下,注射後的針頭屬於醫療污染銳器,放入專用廢棄容器內再丟棄。

4.如果注射時出現疼痛、出血、進針困難,要立即觀察注射部位是否存在異常。

5. 注意輪換注射部位,減少皮下硬結形成的機會。

注射針頭一針一換,正確使用胰島素針頭,您做到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dMlYHAB3uTiws8K_R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