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 | 你的城市有公園,包頭人家有草原,9個故宮辣麼大

2019-10-10     那一座城

說起內蒙古,你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是什麼?

風吹草低見牛羊?

學生騎馬去上學?

內蒙人會告訴你,你想多了,

大草原上早就遍布著大城市,

呼和浩特、包頭、滿洲里……

城市迅速搶占土地,

在草原上建起城市早已不稀罕,

但在內蒙古最大的城市包頭,

包頭人會稀罕地告訴你,

這座城市裡,還有一個大草原。

前兩年去包頭,

去過的朋友一再推薦我:

一定要去城中草原!

就算我到了包頭,找來幾個當地人,

問他們包頭有什麼特別值得去的地方,

他們給我的答案也出奇一致:

賽罕塔拉——那個城中草原!

當我站在這個草原門口,

嗖嗖騎單車的大爺,

繞圈兒跑步的大媽,

三兩對自拍的情侶,

我實在有些搞不明白:

這麼個城市裡的大公園,

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今天的故事,

就從1954年開始說起。

27歲的王璲,

剛從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一年,

正在北京市園林局工作。

1954年6月的一天,

他突然接到一個通知:

他要離開祖輩居住的首都北京,

去包頭工作,支援包頭新城建設。

年輕時的王璲。圖/包頭新聞

當時,中國正值「一五」時期,

包頭被定位為工業基地,

五個大的工業廠址組成的新市區,

定在了老城區14公里之外的郊區,

其中就有著名的五四鋼鐵廠

(如今的包鋼集團)。

包鋼的第一個高爐。

五湖四海的人才被調配而來,

王璲就是其中的一員。

這座新包頭的骨架已經有了,

他們的任務,

就是決定在這座新城市的框架里,

這裡放什麼,那裡放什麼。

1979年,昆都侖河中橋上,騎單車上班的包鋼人。圖/久保田博二

當他到了包頭,卻發現自己「穿越」了:

這簡直是一個被留在了幾百年前的鎮子……

從城東的火車站,一眼就能望到城西的山樑,

中間一座光禿禿的老陳,孤立在大山之前。

沒有苗圃,沒有公園,

一片荒蕪,四季無花。

每到春秋,沙塵連天。

那時的包頭,荒到什麼程度?

不到8萬人,43盞路燈,63棵樹,

城市的煙囪比樹還多。

包頭東火車站。

基礎設施約等於零,

這對於規劃專家們來說,

卻不是壞事,這相當於是白紙一張。

在蘇聯專家的帶領下,

他們開始為包頭制定規劃:

鋼鐵廠與機械廠的住宅區連成新城,集中發展;

把道路分為三級,不到30米寬的是道,

30-50米的叫路,寬50米以上的叫大街,

橫貫包頭的鋼鐵大街,由此誕生;

50年代末的鋼鐵大街。

工業之外,得有園林綠化,

廠區和居住區之間,預留1000米寬的樹林,

城市北面,預留300米寬的防風林,

還有城市東南角這片巨大的綠地……

1955年版的包頭市新市區規劃。

整個城市綠地面積,占城區面積40%以上,

在這份65年前的規劃中,

這麼用地,可以說相當地大手筆。

1955年,

這份王璲參與的《包頭城市建設規劃》,

獲得中央批准,新的包頭開始了。

對於城市的發展來說,

做出一份好的規劃不難,

能持之以恆地執行下去,

才是最難的。

在之後的30年里,

包頭再也沒有制定過新的規劃,

在很多人看來或許不夠靈活,

但這種連續性,

為包頭免去了許多不必要的折騰。

自上而下分別是1988年規劃、1996-2010年規劃、2011-2020年規劃,能看出城市格局、路網、綠地幾乎沒有變化。

在這些年中,

王璲,這位從北京調來大草原上的青年,

也在包頭娶妻、生子,紮根在了包頭。

他給公園設計植物的規劃,

設計了包頭第一個正規小區的綠化,

甚至帶隊進烏拉山選樹苗,

這些常青樹,讓包頭的冬天終於能看到綠色。

80年代的阿爾丁南大街,也是只有樓沒有樹。

早期的第一工人文化宮路口,也是一片荒涼。

他還建設了4條城區林帶,

其中之一,

就是賽罕塔拉公園——建設路林帶。

他為包頭工作了22年,

一直在種樹種樹種樹,

還有為後人爭取更多的時間,

留出足夠的空間,

繼續種樹。

如今已90多歲的王璲,還在堅持整理自己拍過的包頭照片和規劃資料。

隨著包頭越來越大,

城市逐漸將東南角這片綠地包圍了起來。

不少房地產開發商看中了這裡,

包頭的城市管理者,再一次展現了自己的堅決,

為城市守住了這塊空地。

1994年,包頭開始啟用這片綠地,

建設賽罕塔拉公園,

蒙語中意為「美麗的草原」。

現在,這是包頭城中一個一萬多畝的草原,

相當於9個故宮的面積。

一到夏天,水草豐美,

東南季風帶著濕潤的空氣席捲城市。

這個包頭的綠肺,

調節著這座城市的呼吸,

也為這座鋼鐵之城,

增添了幾分柔情。

10公里長的自行車道,

人們可以環草原騎行;

不用出城市,

就能感受到「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裡棲息著30多種野生動物,

別的城市小朋友在坐搖搖車,

包頭的小朋友可是能和鹿愉快玩耍。

要知道,

包頭的蒙語中叫「包克圖」,

意思就是「有鹿的地方」。

只有有了鹿,

包頭才是包頭。

而如今這些城市廣場、公園綠地,

幾乎都有賴於王璲規劃中留下的空間。

65年前,還有另外7座城市,

與包頭一起列入國家重點規劃,

但如今,僅僅只有包頭這一座城市,

沒有隨著管理者的變動而發生大的變動。

城市格局、路網系統、綠化系統,

這些城市的骨架,一直沿用至今,

可以說,這是中國城市規划上的奇蹟,

是每一個堅守這片草原的包頭人創造的奇蹟。

圖/陳澤君999

版權聲明: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編輯 / 城君

實習生 / Aki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WN1tW0BMH2_cNUgDw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