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美Mustang Mach-E交付日期的臨近,關於這款車的報道也逐漸深入。近日,來自Mustang Mach-E內飾設計團隊的設計師Josh Greiner接受媒體專訪,首次談及Mustang Mach-E車內設計的靈感來源與設計理念。Greiner主導了這一項目從初始階段到最終定稿的全過程,從早期的設計草圖中可以看出,他的很多設計理念也被應用在了最終的量產車型上。
關鍵詞1. 世紀中期現代主義
Josh Greiner說:在給Mustang Mach-E進行內飾設計時,他從建築設計中汲取了很多靈感,尤其是世紀中期現代主義設計風格的作品。
20世紀50年代,芬蘭著名建築大師Eero Saarinen的概念設計"子宮椅"——這件標誌性的世紀中期現代主義作品,在六十多年後給Mustang Mach-E的設計師帶來了許多靈感。在早期的設計草圖中,可以看到中控台同使用了與之類似的,以圓潤的曲線連接不同的平面的設計,在視覺效果上流暢地銜接了儀錶盤、音響等多層次結構,這種以曲線過渡的方式也在Mustang Mach-E最終的設計上得以保留。
Greiner說:"潮流設計在當時會非常火爆,但是它經不住時間的考驗。像Mustang這樣的明星車型,必須要能夠經歷住時間的考驗,而且必須歷久彌新。"
關鍵詞2. 懸浮感
在設計中,Greiner受到了建築大師賴特(Frank Lloyd Wright)的啟發。在他獨具創意的"草原式風格"中,所有屋頂都是懸挑式的,仿佛完全不受地心引力的影響。最終在Mustang Mach-E的內部設計上,Greiner也使用了許多的懸浮元素,以保持輕盈感和開放的空間感。
主駕駛旁的扶手、儀錶盤的頂部以及中間的觸摸屏都是採用懸浮的方式,給人一種輕盈的感覺。對比Mustang Mach-E的內飾設計,可以發現其實無論是在方向盤、中控大屏、空調出風口還是Mustang車型標誌性的"雙眉"設計上,都採用了Greiner這一版設計稿的風格。
關鍵詞3. 回到未來
歷史上,美國汽車往往反映了流行文化。特別是在20世紀60年代,隨著加加林飛向太空世界,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第一枚足跡,人們開始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和想像,汽車設計師們也不例外。
相較於燃油車,設計一輛純電動車的過程有著更大的自由度。Greiner表示,由於沒有發動機和變速箱,設計師不必再去考慮如何放置傳動軸,後排地板上中間的隆起被悄然化解。而且,由於傳動系統及元件的設計布局通常需要內燃機被放置在車輛前端,但是電動車在機械結構上並沒有這方面的限制。
於是Mustang Mach-E能夠採用一種有機的現代設計,這種設計更加流暢,用更柔和的曲線與形狀以及更具人文主義的設計語言回歸極簡的未來主義。
隨著北美試駕的展開,越來越多關於Mustang Mach-E內飾的細節逐漸被披露出來,從第一批試駕媒體的反饋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對於整車內飾設計理念的認可。未來,期待這款車在其他方面也能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