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大釋迦牟尼像,原來就藏在自貢榮縣內

2019-04-23     朱文鑫

到了自貢榮縣,小玲說,帶你去給看看這世界第一大釋迦牟尼佛!於是約好下午去觀大佛。

到了出發時間,婷婷從自貢駕車而來,她高高的身材,氣質不凡。她熱情地說,這裡我最熟悉,於是,就一起去了大佛寺。大佛寺是國家4A級旅遊景點、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大佛以其雋美而享譽神州,素有"樂山大佛雄,榮縣大佛美"之民間讚譽,為世界第一大釋迦牟尼佛。

榮縣陽光燦燦,獨立在廣場仰望,一座巨大的大佛坐落在榮縣城郊大佛山山麓,山門書題"大佛禪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可人的導遊說,大佛寺始建於唐代,氣勢雄偉、衣紋流暢、慈眉善目、神韻飄然,是古代藝術家和勞動人民匠心獨運的上乘之作,是中國石刻遺存之藝術瑰寶。

面前是石刻佛手印,也就是「釋迦五印」;佛的手印很有講究,釋迦五印是佛教的像,很講究手的刻劃和塑造。佛像的手,有各種不同的姿勢,佛教稱之為"印相"或"印契"。各種印相有其特定的含意,這是識別各尊佛像的重要依據、最常見的印相:說法印、施無畏印、定印、降魔印、施願印。

懷著一顆虔誠的佛心。拾階而上,心中默默數著台階的數量,108級台階,其實不管是7還是108,在佛家的世界裡就是圓滿。

大佛寺依山就勢,以佛像為中心向左右兩邊展開,主要由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達摩殿、羅漢殿、藏經樓、禪房、方丈室等組成。1988年重建的大佛護身樓,是仿木仿古重檐歇山式建築,既保護了大佛,又具遊覽價值。

仰視大佛,大佛摩崖造像,刻於唐代。宏偉巨大地端坐在青山之間,再偉大的人,在佛面前都是如此的渺小。

回頭附往山門以及走的路程,貌似真的可以忘卻煩惱,其實煩惱在自己的內心而已,頓時,心靜了,所有的煩惱消退在千里之外。

逐層登樓,一步步近瞻佛容慈顏,從上到下盡觀大佛偉岸雄姿,鳥瞰榮城風貌,眺望遠山近巒。山下遠望禪林,古剎錯落有致。整個建築群體宛如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雁,大佛好似端坐在大雁背上,佛寺一體,殊為壯觀。

登臨三層閣樓,零距離觀覽大佛寺的風貌,大佛在心,觸手可及。歷經風風雨雨,依舊微笑觀世間人來來人往往,依舊平平和和看天下世事紛繁變幻。

在一勝亭上遠眺榮縣城,一邊是城市,一邊是森林。一邊是大佛,一邊是人間。

從閣樓的三層,向左可以沿著靜謐的小道回到山下,路過的一些已經風化的摩崖石刻,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嘯台了。不覺間,就到了法門,入此參悟,一道清凈,因此不二。

進入法門,便是達摩石刻像,大佛寺下的這個達摩渡江石刻建於清朝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高4.9米腳踩蘆葦。穩立於魚翻浪滾的洶湧波濤之中,形象傳神,是清代石刻的上乘之作。

回到大佛廣場仰望,榮縣大佛寺這座刻於唐代的著名的大佛摩崖造像,佛像高約40米,全身施彩貼金,至今仍是"金像巍巍"。

大佛寺大佛石刻是古代藝術家和勞動人民匠心獨運的上乘之作,是中國石刻遺存之藝術瑰寶,被譽為"樂山大佛雄,榮縣大佛美"之民間讚譽。回望大佛,不僅想起古人的詩句,登臨一覽古榮州,水繞青山大佛流。宋代遺風唐時窟,臨風遠望復何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N9a_2sBmyVoG_1Z0r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