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文化悠久,食物長期受到地形、環境、氣候、文化、習俗等因素影響。在風格上有很大的地域差異,這也就產生我們常常說的菜系。隨著時代發展我們地域差異的鴻溝逐漸縮短,很多時候不需要出遠門就能吃到各地的特色美味。
在過去我們的飲食追去奢侈,高大上,現在的新趨勢是我們的食物愈發平民化。一桌好的中國菜並不是非要吃燕窩、海參、龍蝦、鮑魚。近些年我們的餐飲正在回歸自然,把擁有各地域特色的精品和好的東西提煉出來,包括食材的選擇,精品化、小型化美食,通過精品加工,培養工匠精神。
在美版知乎上也有一群老外熱議「你注意到中國烹飪有哪些新趨勢?」現在我們就來聽聽老外們是怎麼說的。
有老外說道:隨著中國人的可支配收入變得更多,隨之而來的是對更好的食品配料的需求。傳統的中國食物從碳水化合物中吸收了90%的卡路里。現在中國食物正在發生變化,他們正在用蛋白質取代碳水化合物的熱量,在一定程度上還取代了脂肪。因此,現在中國食物有更多的如雞蛋、海鮮、奶製品。
還有老外說道:在菜里加可口可樂。這是近幾年開始的,而我只是在半年前製作了我自己的版本,這是我做的可口可樂雞。如果你對它背後的科學很好奇,可口可樂有一些最好的糖,比傳統的糖做的更好。
有老外說道:我注意到新的趨勢是大量的海鮮、肉類、蔬菜、雞蛋和米飯、麵包的分量正在減少。世界上發生的最戲劇性或最神奇的變化之一是中國。在未來十年左右的時間裡,中國將在現代世界的幾個領域發揮帶頭作用。中國正在從大規模製造轉向設計和研究,有了它,我們將看到大量的創新和新產品。今天的情況不同了,中國不缺食物。母親們用大米換雞蛋給孩子補充蛋白質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還有老外說道:「小龍蝦」就是這個小傢伙。像往常一樣,中國足球隊未能參加世界盃,但小龍蝦成為了世界盃的公眾形象。是的,突然間,所有的餐廳都供應「世界盃小龍蝦」,作為開胃菜、主菜、午夜小吃、餃子、月餅、披薩……是的,你沒聽錯,披薩上都有。必勝客,你知道,美國的連鎖商店,也在做這種趨勢。
還有老外說道:更健康,更少鹽,更少油。就在幾年前,一些農村地區「更喜歡」高脂肪的肉類,因為他們不經常吃肉,所以他們缺乏動物脂肪的味道。鹹味食物也與勞工有關,所以現在這個趨勢也下降了。隨著中國物流的大大改善,來自不同地區的食品可以運輸,所以人們有更大的選擇原材料。
還有老外說道:在過去的幾年裡,我注意到一個趨勢是小龍蝦。我總是在我當地的亞洲超市裡找到小龍蝦。所以,看到路易斯安那州有害動物在中國的餐館裡出現,我感到很驚訝。顯然,中國人很喜歡小龍蝦,它在四川風格格外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