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表妹帶孩子來家裡玩。她見我家有一個畫板,就教孩子認數字123,沒幾分鐘,孩子就坐不住,跑開了。表妹就跟我抱怨:這孩子,真是坐不住,專注力太差了。
然而,這不是個例。
最近,經常聽到有媽媽說,孩子不管是在家玩玩具還是在兒童樂園,都是三心二意,每樣都只玩幾分鐘,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太短。
小孩子天生就是動個不停,對於一個兩三歲的孩子,我們不可能期望她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會很長。因此,在談到寶寶專注力時,我們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對此,美國一些機構做過研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孩子的專注力時間=生理年齡~生理年齡+1
比如,你家孩子2歲,那麼,她可以全心全意地專注一件事情的時間大概是2~3分鐘。
看到這裡,可能有的人會說,既然每個孩子專注力的起點差不多,那為什麼到上幼兒園以後,同一個班上的孩子,有的孩子可以乖乖聽老師講,有的孩子五心不定地亂跑,差異怎麼會那麼大呢?
其實,每個孩子生下來,都自帶很多可貴品質,但它們非常脆弱,很多時候還沒有機會萌芽,就被大人的「好心」或者「無意」而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就是這樣。
因此,我們經常走入誤區,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還渾然不知。
誤區一:孩子正在專注做事,隨意用語言或者行為打斷他們
比如,當孩子正在自己認真翻繪本時,突然大人拿個水杯跑過去「寶寶喝水」或者喂孩子吃幾片水果。比如,孩子對某個玩具產生了很強的好奇心,正翻來覆去地研究時,突然大人去打斷他。
誤區二:給寶寶的任務太難,孩子一時完成不了,家長急於代勞
比如,一歲左右的孩子,正是學習自己吃飯的階段,可是,舀半天都舀不起來,或者索性用手抓著吃。這時,我們家長就看不下去了,乾脆喂孩子吃。這樣做,不僅不能鍛鍊孩子自己吃飯的能力,還嚴重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誤區三:家裡玩具太多,沒有營造能夠讓孩子專注的環境
現在的孩子生在幸福的年代,物質生活好了,市面上小孩子的玩具也是各種各樣,五花八門。我們家長們都想給孩子更多的愛,自然給孩子買玩具也不會吝嗇。
所以,在好多家庭里,孩子的玩具、繪本之類的,擺放得到處都是。有的家長則是怕孩子玩不夠,每次拿一大堆玩具給孩子玩。
但是,玩具太多,並不好。它會很容易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誤區四:認為孩子坐不住,是因為好動,其實是坐姿問題
我們通常認為,孩子坐不住,是因為太好動,靜不下來。然而,美國的一些育兒專家研究發現了一個規律:大部分坐不住,或者即使坐定了注意力也不能集中的孩子,坐姿都有問題,要麼坐得歪歪扭扭,要麼彎腰駝背的。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詫異,坐姿跟專注力有什麼關係?
因為坐姿不端正,肺部就不能完全打開,呼吸就會變淺,從而身體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氣供給。氧氣少了,血液循環就會不良,大腦的氧氣就會加速消耗完,結果就是,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
坐姿影響專注力
誤區五:讓2歲內的孩子看電視,可以認真地看很久,以為就是專注
最近幾年,很多研究指出,看電視或者手機,其實對兒童專注力培養有很大的壞處,尤其是2歲以內的孩子。很多孩子看《小豬佩奇》《熊出沒》等動畫片,可以一動不動地坐很長時間,但是,這真的是專注嗎?
其實,這個時候,孩子並沒有主動地調動他們控制專注力的肌肉群,而是被動地處於過度刺激的狀態。簡單地說,就是「目光呆滯、大腦放空」的狀態。
因此,在看電視時,孩子並沒有主動去專注和研究。所以,這對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並沒有什麼幫助。最好不要讓2歲以內的孩子看電視。
1、給孩子一個安全的、舒適的環境,最好有一個專門的玩耍區域、閱讀區域
如果家裡有可能潛在的危險因素,家長們都一直提醒吊膽,總是在提醒孩子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自然孩子的專注力就一再被打斷。
因此,我們要儘量給孩子建立一個安全舒適的玩耍環境,做好安全防護,讓孩子可以專注地、不被打擾地玩耍。
比如,可以在家裡的某個角落,給孩子開闢一個專門的玩耍區和閱讀區。平時擺放的玩具或書籍,不需要太多。
就拿閱讀區來說,對於1歲左右的孩子,擺放5-6個繪本即可,大點的寶寶,可以擺放10本左右,不需要的可以收起來。
另外,不要同時拿幾個玩具或書在手上,要一樣一樣地玩,一次只做一件事。
2、儘量給孩子簡單的、開放式的玩具
什麼是開放式的玩具呢?就是可以讓孩子自由發揮、變化出各種各樣玩法的玩具。比如,積木,就是很好的開放式玩具,孩子可以自由探索出很多種玩法,在每次探索新玩法的過程中,也是在鍛鍊專注力。
不要擔心簡單的玩具,孩子會覺得無聊。可能很多爸媽都有這樣的感受,一個簡單的撕紙動作,孩子都可以玩上老半天。
雖然說我們的玩具簡單,但是可以加入不同的興趣點,保持新鮮感。比如,一個簡單的舀豆子、裝豆子遊戲,孩子玩的次數多了,可能就不感興趣了,那麼,可以換個不同的容器試試,換個豆子或者其他什麼試試,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不同的感覺。
此外,聲光刺激強烈的玩具,儘量少給孩子玩。
3、當好觀察者角色,懂得適時退出
近些年,很多人都在提倡要親子陪伴。陪伴孩子,自然是好的。但是,孩子並不需要我們時時刻刻陪著。我們也應該給孩子一些自己獨立玩耍的時間,培養專注力的機會。
比如,孩子正在認真地搭建積木時,我們不必去打擾他,讓孩子自己先玩一會,我們就在旁邊靜靜地看著,也不用插嘴,不用時不時去提醒孩子要怎樣玩。
4、給孩子自己選擇玩什麼的權利
大家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受,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起來更認真、更專注?孩子也是一樣。因此,我們每天給孩子玩具時,給他們選擇的機會,而不是我們要求他們玩什麼,他們就玩什麼。
這樣的選擇,會讓孩子有自己「做主」的感覺,可以讓孩子更加專注地玩這個玩具。
如果孩子在小時候有機會自己做選擇,並且在自己選擇的玩具上,能夠專注地玩上一段時間。那麼,長大後,這種孩子在讀書時,也會有更好的專注力。
5、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坐姿,遵循三個90度原則
前面我們說了坐姿對專注力的影響,可以說,坐姿就是專注力的前提保證。你知道嗎?正確的坐姿,要遵循三個90度原則。
腰杆挺直,臀部和腰部呈90度
腳平放在地上,腳踝與地面呈90度
膝蓋彎曲90度
正確坐姿要遵循三個90度原則
6、正確運動,鍛鍊孩子的肌耐力,打造坐得住的身體
針對那些好動的孩子,最關鍵的做法不是不允許他們動,而是要動得「正確」。越是坐不下的孩子,越是貓腰駝背的,基本都缺乏肌耐力,特別是核心肌肉耐力不足,無法長時間支撐自己保持腰背挺直。
所以,一些孩子坐一會覺得累,自然就會扭來扭去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調整、保持坐姿上去了。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那些坐不住的孩子專注力都不太好。
因此,我們要讓孩子每天保證充足的戶外運動,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項目,鍛鍊大塊肌肉群。玩攀爬架、高低槓,都是不錯的選擇。
願我們都能更懂孩子,保護好孩子脆弱的專注力。也許,只是日常生活里的一點點改變,卻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hi 我是心媽,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結伴育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