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產體育競技類電視劇看起來都很傻很天真?類型劇有春天嗎

2020-04-07     羿雲天說

藍台開播的青春愛情競技成長劇《冰糖燉雪梨》開播至今,又將國內體育競技類電視劇推上了一個新高度。

伴隨張新成和吳倩飾演的男女主角的冰上夢想,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國內體育競技類電視劇為什麼看起來總是透著一種很傻很天真的尷尬?

藍台在經歷了某明星去世事件之後,一直被全網Diss,然後卻又憑藉《王牌對王牌》的情懷牌收割了一波又一波高收視。於是,藉助這個販賣情懷的「王牌」節目,藍台邀請了男主角張新成參加了疫情期間和該劇開播前一天的王牌綜藝。

主持人大力推介該劇,仿佛要押寶該劇實現大翻身。

然而,剛開始看了看《冰糖燉雪梨》,小鮮肉和小鮮花的組合,雖然演技過關吧,張新成憑藉《你好,舊時光》積累了一定的國民度和好評度,可是,奈何劇集依然太小眾,並沒有實現藍台期望的大爆。

並不是說該劇不好,只是當國內職場劇被拍的一部比一部還爛之後,涉獵很少的體育競技類電視劇也開始走上了一條死亡之路。有些劇,真的是拍給特殊需要粉絲看的,比如《冰糖燉雪梨》,聚焦冰球,講述「速滑少女」棠雪在大學校園裡重逢「冰球男神」黎語冰,兩人在追逐冰上夢想的過程中,收穫真摯愛情的故事。

從之前的《浪花一朵朵》,圍繞國內少年游泳競技,通過聚焦游泳運動,主要講述一個菜鳥女記者雲朵戀上泳壇運動員唐一白,並鼓勵昔日失意的他重返泳壇巔峰的故事。

女主角由譚松韻主演,飾演一名體育記者,可是譚松韻的娃娃臉始終撐不起一個合格記者的氣場,加上和顏值一樣稚嫩的演技,完全演不出劇情的設定。演繹《最好的我們》中的耿耿倒是形象和人設吻合,成為經典。

到了《浪花一朵朵》則變成了一名花痴,面對四個大學生游泳健將,誤打誤撞的尷尬橋段讓本來大有看頭且國民認可度很高的游泳運動變成了陪襯,成為披著運動外衣的瑪麗蘇甜寵劇和粉絲跪舔劇中男主角的賣腐劇。

後來又有關曉彤和鹿晗定情之作《甜蜜暴擊》,改編自韓國漫畫《狂野少女》,以體校正則學院為背景,講述了因格鬥競技而結緣的年輕人們共同成長的勵志故事。

可是,蹭著兩人戀愛的巨大流量開播,卻最終徹底撲得一塌糊塗,再一次證明,國人對於日韓漫畫和經典電視劇的改編往往只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只買了金玉其外的故事外殼,內里卻依然是一堆敗絮。

類似的例子還有楊洋、胡冰卿、白敬亭主演的聚焦跆拳道的《旋風少女》,還很有信心地拍了第二部,還計劃拍第三部;蔣勁夫主演的擊劍題材劇《進擊吧!閃電》;王俊凱和王源主演的講述棒球運動的《我們的少年時代》。等等。

反觀國內體育運動項目,極具國民度的桌球、羽毛球、跳水運動至今似乎沒有相關的電視劇,唯一拍了一部話題度和賣相不錯的《中國女籃》卻因為種種原因至今未能上映,除此之外,國產體育競技類電視劇卻往往總是喜歡拍歐美日韓青少年擅長的棒球、冰球、橄欖球,也不知道是編劇認為這些運動高大上,還是腦子進水了?

日韓雖然同屬亞洲,但是相比中國,對於青少年的運動項目的鍛鍊和普及卻有著很大的差別,日本的棒球、足球、游泳等項目從小學開始就已經設定為必修課進行訓練和普及,號稱全民熱愛都毫不為過。所以日本才會拍出產生巨大影響力和好評度的《足球小將》、《灌籃高手》、《網球王子》、《北斗神拳》等漫畫和改編的影視劇。

這些體育競技類電視劇和漫畫往往非常貼切本國少年運動特色,本來就是他們從小熟識和鍛鍊的。也就是拍自己熟能生巧又具有很高國民度和熱愛度的題材,只要劇本紮實,演員演技到位,就更容易贏得喝彩和高收視。

而國內的電視劇可能依然延續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定律吧,總是拋棄自己擅長和國民度很高的運動項目,卻照貓畫虎地喜歡拍一些國內少年不會鍛鍊和普及度很低的運動項目。不僅以己之短去挑戰別人之長,而且還很容易從第三集開始就走上了一條八十年代台灣偶像劇的套路,男女主角無論多麼的冤家路窄和地位懸殊,總會在各種尷尬的誤打誤撞中惺惺相惜,演變成一部無腦戀愛劇。

正如網友評價《冰糖燉雪梨》:從情節的設計中感受不到女主對男主的愛,我只看到了女主的自私雙標以及男主的舔狗。這個對於甜劇來說是最致命的。

體育競技的精神沒有拍出來,戀愛又拍的一塌糊塗。最終就是兩邊都不討好,撲街就是一種必然。豆瓣評分高的雖然不一定是好劇,但是評分低的百分百是爛劇。

國內拍攝的體育競技類電視劇往往喜歡打著體育運動的幌子,找兩個顏值不錯的男女主角談戀愛,不僅沒有挖掘到運動員成功背後實在的心酸和無助,最終更是忽視了電視劇本身所要表達的體育精神更高更快更強的真諦。

這也怪不得那些主演的小鮮肉和小鮮花,因為根據他們的生活經歷,演繹職場大BOSS缺少氣場,演繹婆婆媽媽的家庭戀愛劇又顯得太小,又沒有太多經典的校園戀愛劇供他們挑選,但是一茬接一茬的年輕明星也要吃飯,他們背後的公司也要營業,所以就只能一部接一部地接拍那些無腦的戀愛劇了。仿佛拍電視劇不談戀愛就活不下去了,虛假的戀愛太廉價,最終就變成了一堆又一堆垃圾。

這種垃圾拍的多了,就形成了對於還未形成固定正確三觀的少男少女的思想污染,以為這些電視劇中的夢想才是他們要追求的夢想,所以才覺得不戀愛就是傻子,而又沒有教會少男少女何為正確的戀愛觀和價值觀。

速食文化的大量泛濫,看似涉獵了很多類型的劇集,仿佛也在倡導影視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可是每年拍了上千集電視劇,最終能夠上星的不到十分之一,轉而退其次淪為網播的電視劇也在良莠不齊的網劇中成為了話題很高質量很次的炮灰,大部分最終成了壓箱底的垃圾,或者成為白天無人觀看時段的填充劇。

不要以為那些遺憾未能在衛視播出的電視劇就是滄海遺珠,其實仔細想想,回頭再看,他們只不過是一塊破石頭罷了!

國產體育競技類電視劇的春天還遠遠沒有到來。


羿雲天,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閉症療育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87vWHEBiuFnsJQV2Mm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