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那時車馬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2020-05-15     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

原標題:《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那時車馬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作者 | 國館

本文授權轉載於微信公眾號:國館(ID:guoguan5000),轉載請聯繫國館。

欣源碎碎念

嗚嗚實在是太感動了……

《聖經》里寫道:「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 愛是永不止息。」擱這兩位老人身上,太貼切了。不勝唏噓。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我也希望老去後也這麼有愛,有人會畫畫,寫詩,寫文章,寫歌……思念自己。無論疾病,貧窮,一起攜手,不離不棄。無限yy中 (我是個偽文青,可惜我老公和我那大寶貝,估計都會是不解風情的碼農……孩子說要各種寫程序給我……啥納米機器人修復身體,啥返老還童腰帶,啥儲存記憶的人工智慧媽媽……

我相信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歲月蕩滌後,一切又歸於質樸寧靜,溫厚綿長

愛很簡單。愛很沉重。愛很溫暖。

綿延一個世紀。很長也很短。

悄咪咪地跟丈夫一起分享下吧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今年的清明,相當悲痛。

全國默哀的底色下,一位老人悄悄走了。

熱搜底下,一片悼念。

他叫饒平如。

年近90開始學畫畫,花了四年多的時間,畫了整整18冊與亡妻相關的回憶。

取名《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又自學了鋼琴,只為彈奏亡妻在世時喜歡的曲子。

相思始覺海非深。

妻子走後,他的愛未減半分。

柴靜曾採訪他:「您已經90歲了,難道這麼長時間,沒有把這個東西磨平了,磨淡了?」

他卻說:「磨平?怎麼能磨得平呢?愛這個世界是很久的,這個是永遠的事情。」

我本以為在快餐式愛情的今天,再難見到這般執著的愛情。

直到見到平如老先生,我才明白:

有些愛情,無論多坎坷,終能曠日持久。

如今看回他們這一甲子的悲歡離合,很難不讓人淚流滿面。

01

故事要從饒平如13歲時說起。

那年,10歲的毛美棠和家人一起來他家中做客。

儘管不相識,饒平如還是拿出了新買的玩具招待。

兩人沒多說話,玩了一下午玩具。

此後告別,沒再相見。

命運在此刻埋下伏筆。

兩人怎麼都想不到,十幾年後會再度相遇,往後光陰里都是彼此。

1946年,兩人生活再度交疊。

在父親安排下,他們相了親。

前後不過幾分鐘的時間,一樁註定經歷生離死別的姻緣就此定下。

此後平如在美棠家中借住了幾日。

一起看照片,一起唱歌,一起到公園遊玩......

開始了一段熱戀。

然而,平如的假期很快結束,得回部隊。

那天的江邊,倆人紅了眼眶,美棠把自己一疊照片送給了平如,倆人相約,一定很快回來。

剛熱戀,便分離,日子實在難熬。

倆人只能通過書信,互訴衷腸。

日子有多煎熬只有他們自己能體會到。

沒認識美棠前,平如從未有過這般思念。

那時的他,是真天不怕地不怕。

曾經戰場上,他完全暴露在敵人火力下,戰友紛紛殞命,他望著周圍的槍林彈雨,自覺命不久矣,但不知怕字怎麼寫。

他說:

「這就是葬身之地了,也好。那時候一個人,不怕,不知道怕,男孩子的心是粗的。」

犧牲戰場,他沒怕過。

可遇見美棠,他怕死了:

「在遇到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懼遠行,也不曾憂慮悠長歲月,現在卻從未如此真切過思慮起將來。」

他太害怕丟下美棠自己一個人,為了她拼了命也要好好活著。

日子終究熬到了頭。

兩年後,平如厭倦了戰爭,離開部隊回南昌結婚。

婚禮那天,賓客滿堂,紅紅火火。

美棠身穿白色婚紗,平如身穿黃色軍便服,在眾人祝福下舉行了隆重婚禮。

待送完客人,倆人走路回家,還不敢相信美好來得這般快,一邊走一邊看著對方,開心到不知怎麼說話。

原本以為日子會因這般喜慶變得更好,沒曾想很快便迎來了下坡路。

因為時局,家道中落,平如不得已帶著美棠投奔貴州的親戚。

在那裡過上一貧如洗的日子。

房子由亭子改造而成,四面開口,房間裡只容下一張木板床。

每逢下雨,四面都噼里啪啦作響,打雷颳風時,整個房間要塌了一般。

那時,一家人靠著每月8元的工資維持生計。

平如為謀生抓破了頭皮,面試還是屢屢被拒。

算過一命後,決心冒著被搶劫的風險,重回老家。

在老家同樣也經歷著無數挫敗。

開麵店,刀被偷,沒人愛吃他做的面,才開五個月便關門大吉。

到菜市場擺攤賣小辣椒搞不清秤。

好像做啥都不好,而那時第一個孩子已經出生,什麼都要錢,其艱難不言而喻。

後來平如回憶那段日子,總覺得自己對不起美棠。

好好一大家閨秀,以前沒吃過的苦都在那些日子裡一併吃完了。

我原以為貧賤夫妻百事哀,可在他們身上這話卻不管用。

日子實難,但倆人從未對彼此動搖,始終相信著生活會慢慢好轉。

那段時間,平如上夜校學著會計,在舅舅幫忙下,進了上海一家大醫院工作,期間還兼職做著出版社編輯。

一個月下來,工資是當時人均收入的好幾倍。

一家總算不用為生計疲於奔命,平如按時上班,美棠在家打點,日子重歸安逸。

倘若能這樣下去,當初的美好憧憬都將一一實現。

奈何命運弄人,好不容易才迎來的好日子沒持續多久。

因為身份,平如莫名被送去了安徽農村勞教。

連衣服被子都還沒來得及拿。

當天,美棠給他送完日常必需品回家後,抱著孩子哭成了一團。

此番一別,不知何日再見。

倆人迎來了有生以來最艱難的時日。

02

漫漫二十二載,足以改變很多東西。

唯不變,是愛意。

那時同樣遭遇的家庭,早已分道揚鑣。

有很多人勸美棠,離開平如,脫離「勞教分子妻子」的稱號,開始新的生活。

而平如怕她因自己受到牽連,也提出了離婚。

是啊,離開對她而言,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可她偏偏不願意,誓要等回平如。

給平如寄了一封全家福,背後寫道:

「平如,你看我們不是很好嗎,我們仍是一個很美好的家庭。」

此後,倆人更加堅定。

那些日子,他們只靠著書信來往。

22年從不間斷,鋼筆筆尖的墨塊都被美棠寫沒,只剩下兩塊鐵皮。

不同以往的是,信里不再是寫滿感情,取而代之的是艱難的生活點滴:

「平如,前幾天心跳得又重又快,睡著了也會跳醒,很難過,醫生說是腎炎引起的,睡在床頭,我就想起你,要是你在該多好啊。」

「前幾日,想給家裡寄點錢,走到郵局才發現口袋中還差一分郵遞錢,兩年了,真盼望早日回家和你們團聚。」

「平如,孩子們每天都盼望你回家,每當你來信,孩子們都搶著先看,這日子可多長啊,我不想再寫信了。」

有時她也會急會暴躁,在信中寫道:

「我很氣你!我很生氣!我越寫越氣!」

遠在安徽的平如也很能理解妻子心情。

自從被送去勞教後,美棠和家裡5個孩子的生活是真苦,天天為錢發愁。

一天只能吃兩頓,每頓都是腌鹹菜。

為了維持生計,美棠不得不出來打打雜工。

月餅廠、紙廠、婦嬰旅社她都去干過活。

甚至上海自然博物館招工人時,她也去了,30斤一袋的水泥,硬著頭皮扛。

有時急用錢,沒人借就只能變賣掉之前自己的首飾。

有對金鐲子,原本想留給女兒,可生活所迫,不得不變賣。

前一晚她便將鐲子戴在女兒手上,一覺醒來後再將鐲子取下賣掉。

縱使這般艱苦,她依舊念著平如。

從孩子那硬省下半包糖塊寄給他,而平如收到後便小心翼翼用手絹包起來,藏在枕頭下,想念的時候就吃一塊。

後來平如因為營養不良全身浮腫,美棠還費了好大勁省下魚肝油寄過去。

另一邊的平如,日子其實也不好過。

他在安徽幹著體力活,運土修壩,有時推土都要走上百來公里路。

一分錢掰成好幾份來花,每頓飯都很難吃飽。

但,他也在省錢往家裡寄。

每年過年回家一次,他都會提前跟同事借一個月工資,採購年貨,再挑著百餘斤重的擔子走好幾公里去車站搭車回家。

年復一年,終於熬過了22年。

1979年,平如被撤銷了處罰,得以回家團聚。

倆人再次相見,青絲已成白髮。

家中孩子已成家立業,曾經兒孫繞膝的願望也實現了。

那時的他們,不用再為生計操勞,每天就買買菜,帶帶孫子孫女,還一起養了只貓。

生活平淡,不失幸福。

然而,好景不長,命運再度下了降頭。

03

重逢的日子沒幾年,平如病了。

安徽的苦力生活加上營養不良,他得了急性壞死性胰腺炎。

生活不能自理。

美棠便每天起個大早,熬好魚湯後送去醫院。

悉心照料,從未抱怨。

那段時間,平如總會站在醫院二樓走廊上望,等著美棠到來。

雖然疾病纏身,但所幸相互扶持,也沒那麼苦。

一番照料下,平如逐漸恢復,能正常工作生活。

奈何命途多舛,好轉之際,美棠出事了。

她患上了腎病、糖尿病,病情不斷加重。

為照顧她,平如當即辭去所有工作。

80多歲的年紀,跟護士學了腹膜透析,每天給美棠做4次透析。

每天也是起個大早,為他做飯、洗臉、梳頭,定時給她消毒、倒腹水、打胰島素......

亦如當初,平如未曾埋怨半分。

只是這一次,並不幸運,病情不斷惡化,美棠逐漸失憶。

為了防止她拔身上的管子,平如便畫了畫勸說。

眼見不管用,只能一整晚不睡覺盯著她。

對於年邁的平如,也是一種摧殘。

後來實在身體扛不住,只能咬咬牙在晚上睡覺時綁住她的手。

每次美棠都會大喊「別綁我」,一聲聲聽得平如痛苦萬分。

隨著病情越來越嚴重,美棠每天都會說很多胡話。

當時也有很多人勸平如,美棠已經糊塗了,做什麼都沒意義了。

可他偏不聽,他只知道,那是自己心愛的人。

美棠要吃哪個字號的糕點,他就騎單車到很遠的地方去買,哪怕回來後她忘記了這事。

美棠要找件衣服,他便幫著找,哪怕那件衣服不存在,也要找裁縫做一件。

只要美棠想要,即便天上月亮平如也會去摘。

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可病魔從未被感動。

有天美棠滿屋子找孫女,找不著便怪平如藏起來了。

無論怎麼解釋她去上班了,都不管用。

他終於明白,美棠不會再好起來了。

坐在地上,臉埋進手掌,嚎啕大哭了起來。

這樣熬過幾年,美棠去世了。

那天,平如戴上了之前不戴的結婚戒指到醫院。

美棠恢復了短暫的清醒,囑咐平如別再亂吃東西,別再亂騎單車。

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看著平如,流下了最後一滴淚,離開了。

平如摸著她的手,感受著還有餘溫的手變得冰涼,他崩潰了。

悲痛萬分的他拿剪刀剪下一縷美棠的頭髮,紮下紅線,留作念想。

回想曾經自己疾病纏身時,美棠還身體安好,為他送湯。

如今,喝湯人還在,送湯人已走。

04

美棠走後,平如心如刀割。

為紀念妻子,年近90的他自學了畫畫。

花去四年多的時間,畫下《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300多張圖畫。

他在扉頁上寫道:

「同生死,共患難,以沫相濡,天若有情天亦老;三載隔幽冥,絕音問,愁腸寸斷,相思始覺海非深。」

又自學鋼琴,時常彈奏那曲定情曲:

「白石為憑,明月為證,我心早相許。」

「今後天涯,願長相憶,愛心永不移。」

有時也會翻看起過往信件,邊看邊感傷,信件上有殘缺的部分,都用筆再次補上。

生前,他們曾約定,要到南昌故居去看看。

還沒實現約定,美棠提前走了。

無奈,平如只能帶著妻子念想回到故居。

卻沒想到,那裡早已變遷,過往蹤跡盡失。

那天,他找了很久才發現一棵柚子樹。

當年還很小棵的時候,美棠曾經和它合照過。

如今,樹苗已成大樹,昔日合照人已離開人間。

物是人非,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看著那棵柚子樹,平如憋了很久的思念一下爆發出來了。

眼淚很不聽話地往下掉。

傷心到極點,便趴在樹幹上嚎啕大哭。

曾經在戰場上面臨生死,他沒哭。

窮得每天為生計發愁,他沒哭。

分離22年,他也沒哭。

但那次,他實在憋不住,好像要把這輩子的眼淚都哭干。

是真悲傷啊!

他時常回想起過去,黯然神傷,總說自己這輩子沒有照顧好她,讓她吃了太多苦。

希望來世能好好再做一次夫妻。

可這輩子他們其實已經做得足夠好了。

攜手一生,唯一一次吵架是因為打碎了熱水壺,但只不說話兩小時便和好如初。

無論是戰火、飢餓、貧窮、分離、時間都沒有打敗他們。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這般愛情,很難再見了。

今年的4月4日,這段世紀愛情迎來了終章。

平如離開了人間去找美棠了。

於天堂,沒有22年分離,沒有30斤水泥的重量,沒有遺忘的折磨。

僅有的,是曠日持久的相守。

看回平如美棠這一生,或許多的是悲傷。

他們這輩子總是聚少離多,吃下苦比享過的福多太多。

但如果再給他們選一次,還是會選這條路。

平如老先生曾說:「如果能夠年光倒流的話,我寧願再回到從前那一段比較艱苦的時代,兩個人相守。」

歲月釀苦,愛情造甜。

對他倆而言,這輩子的記憶更多是甜的。

是曾經不敢講「我愛你」,而用歌聲表白。

是曾經那場紅紅火火的婚禮。

是曾經老年生活的點點滴滴。

他們終其一生,都在用愛情溫柔對抗歲月。

想起木心一首詩: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這便是他們愛情最好的詮釋。

也是這個浮躁時代最為稀缺的東西。

參考資料:

《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饒平如

《平如美棠紀錄片:相思繪本》CGTN

來源| 國館 (ID:guoguan5000):用文化溫暖人心,讓好書滋養心靈,以好物點綴生活。每天8點,分享有深度的好文,品味有內涵的好書,遇見精緻有品的美物。

聲明 | 本文為轉載文章,已獲授權,如您希望轉載,請聯繫原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本人無意侵權,如您覺得有侵權行為,請速與我聯絡刪除。

頭像 | 唐小鴨,雁楓樺,擎石設計,版權為本公眾號所有,翻版必究。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論+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實踐+解答疑問

第三本:母乳闢謠+特殊寶寶

第四本:哺乳媽媽生病和用藥

第五本:母嬰安睡

第六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上)

第七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下)

第八本:育兒謠言-濫喂食水篇

第九本:嬰幼兒怪現象-屎尿屁嗝脹氣篇

第十本: 不一樣的快樂音樂早教

紙質書、電子書

都已經上架開售哦!

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部分內容可在公眾號查閱

關鍵詞目錄在後台左下方

系列叢書已經寫好數百萬字

主要內容:

母乳喂養及母嬰睡眠

嬰幼兒護理(屎尿屁嗝、嬰兒怪現象、家庭護理操作)

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濫喂食水篇、礦物質篇)

輔食營養(輔食添加誤區、簡單易上手案例)

早教(嬰幼兒發育,反自閉症過度診治)

輕鬆帶二胎等諸多內容

涵蓋: 養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請期待!

不僅如此

欣源仍會像勤勞的小螞蟻

不斷學習、實踐

數年如一日為您製作

專業、精緻、全面、實用的育兒內容

爭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歲哦~^_^

鳴謝

夢朦(momo)繪製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實在太感動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UXGnIBnkjnB-0zDYz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