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交的男朋友都不發朋友圈秀恩愛,他是不是個渣男?
1
最近有個十分新奇的觀點:千萬不要撩不愛發朋友圈的人,尤其是男生。
說出這種觀點的人列舉了一大堆「證據」來證明不愛發朋友圈的人都是渣男渣女。他們覺得不愛發朋友圈,是高冷的表現,這樣的人一般很難追,就算追到了也不是你能hold住的。
也有人覺得不愛發朋友圈是刻意想隱瞞什麼。這種套路時常在渣男身上得到體現。為了不讓對象或是曖昧對象察覺,自己又撩了其他人,他們選擇關閉朋友圈,讓別人找不到蛛絲馬跡。
更有甚者說不愛發朋友圈的人是不懂情趣、沒有生活氣息的人,和這樣的人相處肯定會很累。
說了一大通,中心的思想大概就是「發朋友圈的都是好人,不發朋友圈的十有八九是渣男渣女」。
我是很不同這樣的觀點的,因為說出這樣觀點的人,一看就是只會站在自己角度上想問題的人,自己發朋友圈就是正常,別人不發就不正常,自己做這件事,別人不做,就是不對,自己站在這個立場,別人站在另一個立場,就是別人不對。這邏輯也太奇葩了。
2
一個人為什麼不發朋友圈?
或許我們應該先問,一個人為什麼要發朋友圈?
發朋友圈的目的不外乎三個,傷心的時候發一些文字發泄情緒,然後等待別人的安慰。開心的時候分享出來,等待別人的點贊。最後一個,則是發一些自己的心情或是展示自己的東西,讓自己喜歡的人,或是一直關注的人看到,引起ta的注意。
這樣的心裡總結起來一個就是炫耀心理,另一個就是認同心理。
上學那會我也做過這樣的事情,喜歡上一個女生,迫不及待地想要表現自己,但又不能太「明顯」,所以就在朋友圈上下文章,發一些自己覺得很酷很厲害的東西,希望她能夠看到。
不過當我的角色變成旁觀者,看到別人在我的位置上時,又是不同的感受。一朋友,半年不發朋友圈的,最近一陣子居然隔三差五地發一條,而且都是有點「油膩」的那種,後來才知道他談戀愛了,正在朋友圈裡「搔首弄姿」,讓他對象看到呢。
3
我們發朋友圈有一百萬種理由,但不發朋友圈也有一百萬種理由。
生活是自己的,朋友圈也是自己的,發與不發並不能夠代表什麼。很多事情,並不能看到與自己不同,就急忙下定論。
不發朋友圈的,不一定就是渣男渣女;不愛小動物的,不一定就是冷血;整天板著個臉的,不一定就很難相處。
你越是成長,就約會發現,光憑表象就去判斷,很容易判斷錯誤。
很多時候我們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人,只要他人做的與自己不同,與大眾不同,就覺得這人「真怪異」。
畢竟你不是把尺子,不要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別人,你也不是個秤砣,來稱別人有幾斤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