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總是昏昏欲睡?或許是身體中的這種激素髮生了變化,建議了解

2019-09-25     熊貓營養課堂

很多人都有睡午覺的習慣,午飯後不久就開始犯困、想睡,一定要小睡一會兒才能打起精神做事。也有人是一吃飽就要小睡一會,無論是早飯還是下午飯,只要是吃飯了就會又困又累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飯後總是犯困,其實是很正常的,這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生理現象,不用過多的擔心,其實想要解決這個小小的煩憂其實也不是很難,我們飯後總是想打瞌睡?或許是下面3種原因在「搞鬼」,建議了解。

第一個:飯後消化讓人犯困

有研究表明,吃飯之後人體的大部分血液就會集中在腸胃,身體各部位的血液循環就會變慢,血壓也會下降,這就會出現飯後血壓降低,精神集中困難,還有的人會出現頭暈、睏倦的現象。與年輕人相比較而言,這種情況大多是在老年人群體出現的比較多。

第二個:飯後激素水平上升讓人犯困

飯後總是昏昏欲睡?或許身體中這種激素髮生變化,你需要了解清楚。吃飯之後,人體所需要的營養以及能量都能夠得到充分的補充,我們的身體也會隨之釋放一些物質,好比說胰島澱粉樣多肽、胰高血糖素、膽囊收縮素等等,這些物質就會讓我們體內的血糖升高,同時還會產生飽腹感。與此同時,我們的大腦還會發出信號,讓身體中的胺基酸轉化為血清素,這種叫做血清素的物質能夠讓人體變得更加興奮,但是這種物質只能維持很短的一段時間,過一段時間之後,血清素就會變成褪黑素,就會讓人進入想要睡眠的狀態。

第三個:吃飽吃「好」也會使人犯困

一方面,吃非常飽的時候,腸胃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消化過多的食物,導致大腦分配到的血液減少造成輕微缺氧,也會讓血壓降低的時間更長,造成睏倦。另一方面,大量攝入含碳水化合物(米、面類主食)和蛋白質(肉、蛋、奶、魚類、豆類)的食物有助於大腦產生血清素,下一步就是血清素變成褪黑素使人昏昏欲睡。

【本文由「熊貓營養課堂」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江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wcWZm0BJleJMoPMNB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