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是大唐歷史上少數的幾個從年紀輕輕便已經做了將軍的人,也是當時朝中少有的幾個少數民族的將軍。高仙芝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少數民族的人就不會對唐朝的朝綱穩固與百姓安樂而藏私,高仙芝的一生都在為李唐江山的開疆拓土奉獻,他甚至犧牲了自己的愛情去成全所謂的大義。這樣的人無論是放在什麼時代都能夠被稱為一代英雄的。高仙芝能夠做很多當時的老將,軍師們都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夠比資歷老的臣子們更受唐明皇的倚重,但是他就像是所有的忠臣良將一樣,一心裡只有想要效忠的國家,想要守住的精神,除此以外,再無其他。
高仙芝是高句麗人。這個民族出身的人,在唐朝的時候多少是會被唐朝人厭惡的,因為早在唐朝剛剛建立的時候,那時候朝廷還是處於百廢待興的時期,也是最容易被外敵入侵的時期。只有高句麗和突厥人最按捺不住,前仆後繼地來中原挑事。中原人恨死了這一批蠻子,故而一直都對這幾個民族提不起好臉色。但是到了唐明皇時期,天下大局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因為唐明皇的祖爺爺祖奶奶們實在是厲害,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時候依仗的十數位將領們輪番攻打挑事的民族,武則天時期雖然沒有唐太宗那時候的良將多,但是武則天照樣守住了太平盛世。少數民族的人越來越安分,主動修和的也越來越多,到後來便是徹底地依附於唐朝。高仙芝生活的時期便是高句麗已經依附於唐朝的時候。
高仙芝是很小的時候便跟隨著自己的父親到了中原做官。因為高句麗已經屬於唐朝的附屬國,唐朝有權利從高句麗選擇可以培養的人才。高仙芝的父親就是其中之一。而高仙芝的父親也很想培育自己的而已,以便以後讓他接自己的班,光宗耀祖是一方面,更大的方面是想讓高仙芝在中原紮根,再也不要回去那個處處不如唐朝的高句麗。
高仙芝很聰明,他看著父親在上戰場前的準備工作,學習父親打仗帶兵的方式,他變得越來越優秀,年紀小小便已經從同齡人之中脫穎而出,很快朝廷便注意到這個少年老成的孩子,因為他父親的戰功赫赫,便也給了高仙芝一些小小的武將頭銜,用來激勵他繼續前進。高仙芝不負眾望,在年僅二十歲的時候便已經被拜為將軍。二十歲是什麼概念?是古代時候男子剛剛及冠的時候,尋常人家的孩子們有的選擇會繼續讀書或者習武,有的便開始準備著娶親。但是高仙芝已經能夠帶著自己的隊伍上戰場,保家衛國了。
高仙芝一生的戰功一時半會都數不清楚最有名的幾項便是遠征小勃律大獲全勝,那以後原本就聲名在外的小將軍名聲更是遠播。其次就是咀邏私之戰,那一次高仙芝沒有取得勝利,但是他能夠死裡逃生已經是萬幸,咀邏私人狡猾多端,高仙芝那一次是靠著將士們給他殺出來一條血路突圍成功。再然後便是高仙芝任命為金吾衛統領的時候帶兵勤王清君側,金吾衛是專門保護皇家安全的禁軍,那時候的唐明皇終日沉溺於與楊貴妃的你儂我儂之間,再也不想理會朝政,只想著和楊貴妃跳舞作曲。
那時候的正直已經被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把控,楊國忠的橫行霸道早就已經惹得百姓欲殺之而後快,於是楊貴妃的「乾兒子」安祿山便說他這個「干舅舅」實在是不應該存在了,應該為了百姓替天行道。於是安祿山就打著「清君側」的名譽討伐楊國忠。但是安祿山真正目的大家都知道是唐明皇的寶座。唐明皇慌了,下邊的地方官員也慌了。因為沒有兵馬,太平盛世太久了,哪裡準備的了能夠抵抗安祿山二十萬大軍的兵力?於是安祿山一路長驅直入直指帝都。高仙芝那時候就是帶著全部的金吾衛聯合了當時有能力調動兵權的幾位將軍才逼的安祿山後退。
但是小編卻覺得高仙芝雖然在事業上算得上是很成功,但是在愛情上卻很是悲哀。他喜歡的那個女子是「大唐雙絕」凌波舞的「原跳」謝阿蠻,謝阿蠻是楊貴妃的貼身侍女兼閨蜜,謝阿蠻和高仙芝愛的熱烈,兩人之間的愛情讓楊貴妃都感動,楊貴妃多次幫助他們相會。但是高仙芝卻總是出征,阿蠻等他,一次兩次,再後來便是楊玉環懷孕了,高力士和阿蠻瞞著楊貴妃爬上了唐明皇的床,只因為要保住楊玉環的寵愛,不能讓梅妃重新得寵。沒惹能夠想到阿蠻那時候的感受,據野史說那時候她已經懷了高仙芝的孩子。高仙芝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英年早逝了,阿蠻帶著他的孩子獨自撫養長大,再也沒有嫁人。小編每每想到如此都會感覺很是傷心,這到底要怎樣的愛情深度才能讓阿蠻一人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