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師建國 心聲經典 11月16日
早在1838年法國精神病學家ESquirol就首先報告了具有強迫性懷疑的病例。
1、什麼是強迫障礙?
強迫障礙(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也稱為強迫症,是以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為特徵的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大多數患者知道這些想法、行為是不必要、異常、違反自己的意願的,但不能控制,感到焦慮、痛苦。患者多能夠意識到自己強迫症狀的異常性,即自知力完好,但無法擺脫,因而求治心切,嚴重者喪失自知力。
強迫行為視頻
在2013年出版的DSM-5中,強迫症的診斷分類變化最大,強迫症從焦慮障礙中被分離出來,與軀體變形障礙、囤積障礙、拔毛症和抓痕障礙等組成一個獨立的疾病分類——"強迫及相關障礙"。這一巨變源於這些疾病有著共同的臨床特徵,即持續性、侵入性、不必要的強迫思維及反覆的強迫行為,反映出近年來學術界對強迫症疾病實質逐漸深入的認識,及對強迫症臨床病理症的理解。
2、強迫障礙發病機制「皮質-紋狀體-丘腦-皮質迴路」出現信息傳導不暢是強迫症的病理原因。強迫緣於不放心,不放心引起焦慮,深知這些觀念和行為不合理、沒有必要,但卻無法控制或擺脫,因而痛苦。
3、強迫症狀
強迫思維(Obsessions)是指持續地、不受意識控制地進入人的腦海,並導致嚴重焦慮或精神緊張的想法、影像、觀念或衝動。
強迫行為(Compulsions)是指個體認為自己必須完成的某些重複的舉動或心理活動;患者一般知道它們是沒有作用或沒有意義的,反覆企圖加以抵抗,但在病程長的患者這種抵抗可能十分微弱。
強迫障礙的核心症狀:強迫觀念、重複行為、對抗衝突。
表1強迫思維與強制性思維的比較
臨床特徵反覆的:檢查(63%)、洗滌(50%)、污染(45%)、懷疑(42%)、軀體恐懼(36%)、計數(36%)、堅持對稱(31%)、攻擊思維(28%)。
4、強迫障礙的內心體驗
強迫症患者的心裡,裝著一個我們所陌生的世界;他們的腦中,盛著太多無法擺脫的念頭和痛苦;無助、無望的感覺,刻滿了他們成長的道路。
許多治癒的患者回首過去的人生經歷,恍若經歷了一場噩夢。
對他們而言,跳出漫無邊際的"黑洞",人生才有快樂、才有笑容、才有生命質量。
5、三大診斷系統對強迫症狀的定義比較
表2 三大診斷系統對強迫思維的定義比較
表3 三大診斷系統對強迫行為的定義比較
6、三大診斷系統的強迫症(OCD)診斷標準比較
表4 三大診斷系統的強迫症(OCD)診斷標準比較
7、強迫障礙自我檢測
(1)強迫障礙傾向自我速測
問題1:你是否反覆出現一些讓你感到焦慮但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擺脫的想法?
是,否
問題2:你是否把東西都弄得非常乾淨或者頻繁洗手?
是,否
問題3:你是否過度地檢查東西?
是,否
如果三個問題中有一個問題是肯定的答案,回答者就存在強迫症可能,應該儘快到精神科門診或專科醫院的心理醫生那裡進行諮詢。
(2)強迫障礙自我檢測
強迫症是否能採用一種簡便的方法進行檢測呢?下面就介紹一種簡單檢測方法,請你根據最近一周以內的下述情況和感覺進行評定,評分標準分為5級:沒有評為0分;很輕評為1分;中等評為2分;偏重評為3分;嚴重評為4分。
1、頭腦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盤旋;
2、忘性大;
3、擔心自己的衣飾不整齊及儀態不端正;
4、感到難以完成任務;
5、做事必須做得很慢以保證做得正確;
6、做事必須反覆檢查;
7、難以作出決定;
8、反覆想些無意義的事;
9、注意力不能集中;
10、必須反覆洗手,點數目;
11、反覆做毫無意義的儀式動作;
12、常懷疑被污染;
13、總擔心親人,作無意義的聯想;
14、出現不可控制的對立思維、觀念。
評分方法:將各條目的分值相加,根據我國的正常值標準,總分超過20分,應考慮有強迫症的可能,建議您到精神科或心理諮詢門診作進一步檢查確診。
8、精神衛生系列科普動畫第六集(精神衛生686)
生活中,「強迫症」可不是個冷僻詞,人們甚至會用「強迫症」來自居,然而真正的強迫症是怎樣的呢?
調查顯示,強迫症常起病於青少年,100個人當中就有1-3個人患有強迫症,但只有1/3的人會尋求醫學幫助,個體從出現強迫症狀到被確診平均要經歷17年。如果一個人在15歲出現強迫症狀,30多歲才確診,這期間正是他從青春期走入成年期的重要過程,個體常常感到孤立無援,生活軌跡也會因此發生變化。
提高對強迫症的識別,鼓勵個體及時尋求幫助,本期動畫跟你一起了解強迫症。
精神衛生系列科普動畫第六集、強迫症你有嗎視頻
轉載: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公事部、國家精神衛生項目辦公室、精神衛生686
9、強迫障礙的治療(1)心理治療首選,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種有結構的短程心理治療方法,通過改變強迫障礙患者對自己、他人或事件的看法與態度來消除不良的情緒和行為。重點關注患者的不合理信念,結合相應的行為干預,取得了比較好的治療效果。行為治療在有效預防儀式性行為方面有效;思維停止法可能有助於強迫性窮思竭慮;暴露技術可用於強迫觀念。次選,森田療法。森田療法,主張順應自然,接受症狀,不與抗爭。帶著症狀,順其自然。不理、不怕、不對抗。雖然人不是為了傷害別人而活著,但也不是為了別人的好印象而活著。森田療法不是一種療法,而是一種活法。對於你的症狀,就如皮球,你不拍,它不跳,你去拍它,它就跳起來了。你拍時用的勁越大,它跳得越高。強迫症之所以久久被症狀束縛住,就是因為你想把症狀徹底乾淨消滅掉,活在自己理想的世界。森田療法的精髓是與症狀和平相處,把內在的能量用在滿足生存和發展的慾望上。明白大機率事件認真,小機率事件認命!追求完美,就是追求完蛋。
《解脫強迫症》:身體某部位不舒服視頻
(2)藥物治療SSRIs是治療OCD的一線治療藥物: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羅西汀等。
(3)手術治療
立體定向微創手術治療強迫症適應症: 慢性強迫症患者;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失敗;患者極度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