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隨著國家不斷調控,樓市逐漸進入寒冬。過去20年房價暴漲的日子隨著國家最近明確表示「不再依賴房地產的短期經濟」而進入平穩期。或許有人會質疑政府「房住不炒」決心,覺得就是一句口號,說了那麼多年了,從沒有實質性的做法。其實不然,今年上半年國家對於房地產的調控高達200多次,是去年同期的31%,並且今年下半年開始針對金融調控,貨幣緊縮,打擊海外信貸。使得開發商融不到錢,單上半年就倒閉了300多家。如此嚴厲的調控都代表著政府對調控樓市的決心是堅定的。
在過去的20年,房地產一直是我們的國民經濟,拉動多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就算政府有心調控,都壓抑不住。畢竟要讓城鎮化快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經濟,而房地產就是來錢最快的方式。但是到了今年,我國的城鎮化已經完成60%了,基本實現了大部分地區進入城市化的階段了。要知道歐美已開發國家的比我們先發展那麼多年,目前城鎮化也才70%左右。所以,房地產這個「夜壺」已經可以收起來了,不再需要靠房地產拉動經濟了。因此,未來房價暴漲的日子將會一去不復返,靠投資炒作房地產的造富神話已經結束。
對此,中國「地產界鼻祖」李嘉誠對此亦表示同意。他認為,近幾年不管是內地房價還是香港房價都居高不下,對於普通人的傷害特別大。所以未來5年樓市應該會迎來一次「大洗牌」。房價「如蔥」的時代或將來臨。
通過李嘉誠的話,結合當下的樓市環境,我覺得這種說法是有依據的,而不是隨口亂說。
1.樓市金融方面的調控。
從國家最近出台的一些列關於金融段的調控,目的就是為了不再讓資金流入房地產。無論是LRF的改革,提升二套房的利率。還是限制房企融資,信託等手段,其目的就是要清理非房地產資金被挪用到房地產領域。設想下,房地產是高槓桿企業,有錢就相當於續命,如果國家一直卡住他們的命脈,他們只能通過降價賣房以此來回款,久而久之,高房價就會有所回落。
2.房地產過熱的城市出台各種限購、限售政策。
比如前段時間大火的南京、蘇州、武漢。房價一直持續上漲,但自從8月起來,樓市已經開始降溫,雖然房價還沒降下來,但是在政策的調控下,新房火爆的場面已經減少許多。例如蘇州從07.25號後,新房要購滿三年才可以出售,二手要購滿五年之後才可以出售。這樣一來,不單嚴厲的打擊了炒房客。同時,要告誡其他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只要出現樓市過熱現象,有要冒頭的,就會迎來一些列的打擊。
3.住房需求不再是稀缺了,將會進入存量時代。
先說個笑話你們聽。早在數年前,我們國家有過一次統計,按照現在的房子存量,其實是能滿足每個家庭一套的,可是目前卻有許多家庭住不起房。那麼這些「幽靈房」都去哪了?沒錯,都在炒房客的手上,我國目前的房屋空置率接近22%,用更加具體的數據來表達的話,差不多就是每三間房子就有一間是空的。
所以,等到空置稅來到的那一天,我相信囤在炒房客手中的房子,猶如「燙手山芋」,他們一定會紛紛拋出。加上目前開發商不斷的過度開發,未來房子只會過剩,供大於求的時代,房價能漲到哪裡去。
4.多主體供給,租售同權,解決剛需住房難。
過去幾年,國家動作頻頻,無論是共有產權房、集體土地的入市,還是租售同權的定點城市實驗,都是為了緩解房價過高,分流購房需求。比如深圳不僅拍出了第一塊只租不售土地,更推出了比例高達6成的人才安居房待。所以,我相信只需經驗成熟之後,越來越多城市採取這樣的做法,高房價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通過總結以上4個樓市環境變化來看,未來房價過快過高的上漲已經不現實了。所以年輕人無需在擔心未來買不起房,更需要擔心的我認為是「健康」。
健康為何比買房更重要?
目前,很多人不斷透支身體健康,只為了換取一套房子的首付,似乎已成了現代人的一種常態。加上我們生活的環境比過去嚴峻的多,空氣污染,生活不規律,不鍛鍊。導致許多人生病,小病還好,要是遇上大病,進了醫院幾套房子都不夠燒!所以,寧願不要房子,也要保證好身體健康,不要讓疾病一步步摧毀你。
借用昆德拉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輕》里寫道的一句話:
生活時常會讓我們感到艱辛,並會讓我們無數次目睹生命在各種重壓下的扭曲與變形。
真的,錢沒了可以再掙,工作沒了可以再找,而唯有健康,一旦失去,就再也難有補救的餘地了。
像去年李連杰到西藏出席活動的照片,在網絡上被瘋狂的轉發。55歲的李連杰,看起來卻像80多歲,連走路都需要攙扶。這就是疾病的威力,可以把一位武打明星,折磨成這樣。導致近年來,李連杰只能通過吃藥來控制病情,還要經常往返醫院進行治療。就連好幾年前他在上海耗資數億元買下的豪宅,如今也是荒廢已久,淪為保安的宿舍,恐怕這輩子再也無福享用。
因此,大家千萬不要為了買房,輕易透支健康,那是你最消耗不起的部分。戒掉不良的作息習慣,加強體能鍛鍊,管理好自己的健康狀況,這才是對未來最好的規劃與投資。
「要記得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人這輩子未必一定要功成名就,腰纏萬貫,才稱得上人生贏家。能夠保全自己,平安無事地過好這一生,也不失為一種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