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淋的上流社會裝逼指南,原來得體才是最大的階層差異

2020-02-27     神的電視機

85歲的老爺子,美國導演伍迪艾倫近年來可謂是坎坷萬千。


他深陷於好萊塢反性侵的#MeToo運動,被自己的養女告上了法庭。


雖然法庭並沒有明確的證據,伍迪也一再表明自己並未做過此事。但從那之後,他依然遭受了巨大的事業衝擊。


不僅數位曾有過合作關係的明星表示今後恩斷義絕,好萊塢也收回了舊日對他的青睞,可謂是晚節不保。


伍迪與斯嘉麗


而他當時的新作《紐約的一個雨天》,自然而然的也受到了冷漠的對待。


當時的投資方亞馬遜打算寧願虧本,也要放棄發行伍迪·艾倫的新片,這意味著電影既不會進行宣傳,也不會在影院上映。


兩位年輕的主演也迅速表示將會捐出自己所有的片酬,並直言後悔此次的合作。



直到今日,伍迪艾倫事件都沒有真正的明朗。


作為圈外人的我們更是不知道這究竟是一位美國名導醜惡的過去,還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誣陷陰謀。


此事我們暫且不談,小編今天就只講講這部命途多舛的作品吧。


《紐約的一個雨天》


《A Rainy Day in New York》


豆瓣評分:7.5



男主角蓋茨比(甜茶飾)是一位家住上東區的富二代,家中的條件類似於《緋聞女孩》中的幾個主角。


由於母親對他的超高要求,蓋茨比現今就讀於美國「鄉下」的一所更加嚴格的大學。



在這裡,他擁有一個正在穩定交往的女朋友艾什莉(范寧飾)。


與蓋茨比那種貴族家庭不同的是,艾什莉更類似於村裡的暴發戶,她的父親擁有一家銀行,與蓋茨比的家人維持著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



這天,艾什莉獲得了一個可以去曼哈頓採訪某導演的機會。


一直想帶著女友轉轉紐約的蓋茨比也很興奮,幾乎立刻就定好了隔天的出行計劃。


他要在市中心訂一間能看到中央公園的超豪華大間,然後讓艾什莉好好的體會老紐約的魅力。



到達曼哈頓之後,艾什莉表示自己需要大約一個小時的採訪時間,工作結束後就來找蓋茨比共進午餐,下午再一起去玩耍。


在這段等待的過程中,蓋茨比決定去自己逛逛。



另一邊,艾什莉見到了傾慕已久的導演,兩人相談甚歡,導演看似是器重女主,還邀請她看自己未上映的最新作品。


然而在訪談以及接下來的過程中,他從未和艾什莉有過任何有價值的信息輸出,說了說自己的私事便在中途離開了。



之後,艾什莉推掉了與男主角共進午餐的邀約、推掉了下午逛博物館的計劃、還錯過了與蓋茨比父母見面的機會。


反而開始極其興奮的跟著導演等人去搜尋一些所謂的「獨家新聞」。



她先是跟著編劇去抓姦,然後又偶遇了一位性感的演員。


整個過程新鮮又刺激,她感覺自己突然進入了一個超級精彩的世界。


但實際上,所有讓她omg的東西,都只不過是娛樂圈雜七雜八的混亂私生活,她只是演藝界的局外人,是個毫無存在感的看客。


裘花驚喜出演


到了性感演員這邊,艾什莉更是完全失去了底線。


她以喝醉為理由勸著自己慢慢淪陷,哪怕心底深知演員只是想睡自己,也慢慢的將此視為理所當然。


在她心中,能和一位明星共度春宵,簡直能吹上一輩子,殊不知對方只不過把她當成閒暇時刻的玩物一枚。



相比之下,看似等待女友等到無聊透頂的蓋茨比則度過了截然不同的一天。


他隨意的進入了好友的電影片場,並在其強烈要求下參演了一段吻戲。



隨後,他歪打正著地見到了幾位名流,又誤打誤撞的被母親強制參加了無數名流集聚的宴會。



當被虛榮沖昏頭腦的艾什莉近乎全裸、穿著其他男人的大衣、渾身被雨淋的濕噠噠的跑回酒店時,蓋茨比正漫不經心的在酒吧歲月靜好的彈著鋼琴。


他沒有問女友都經歷了什麼,只是溫柔的幫艾什莉點了一杯咖啡。



到了第二天,蓋茨比與女友分手,而他將留在紐約。


這個讓他曾真心愛過的姑娘,只不過是萬千庸脂俗粉又渴望虛榮的過客,又或者說,是無數圈內人一個茶餘飯後的笑話。



可以說,伍迪老爺子一貫的高捧社會階級鴻溝的風格在本片中得到了巨大的展現。


無數的細節似乎都在表明,「紐約上流階級圈層」是下面的人無法輕易觸及的。



舉兩個例子。


在電影開篇,當男主角在制定計劃時,隨口提及的便是昂貴的Carlyle與Pierre酒店、一票難求的音樂劇Hamilton


又或者是母親每年舉辦的秋季晚會、出自 Ludwig Bemelmans 之手的酒館壁畫、MoMa現代藝術博物館 Weegee 的攝影作品等等。


雖說他看似吊兒郎當,平日愛好也是以賭博打牌為主,但僅僅五分鐘便呈現出了與其他人不同的眼界。



相比較而言,艾什莉在聽到這些時,第一反應便是擔心這場旅程的價錢。


在聽完男主滔滔不絕的形容之後,來自亞利桑那州的她完全無法給予哪怕一丁點的興趣或共鳴。


反而提起對紐約唯一的印象,是兒時父母在那裡花200美元就在街邊買到了勞力士。



其次,當艾什莉從採訪地點離開,準備與導演去看電影時,碰到了正在前台等待著她的男主。


男主角看到不遠處的導演,極其自然的說:「你想讓我會會他嗎?」


女主立刻拒絕,因為在她眼中,導演可是高級的上等人,她不敢輕易的打擾。



但由於蓋茨比從小就是圈層中人,他並不覺得導演就是何方神聖,才會覺得打招呼並沒什麼。


對比之下,差異立顯。



在這一點上,伍迪老爺子展現的很是巧妙。


他一邊極力的展現女主角能力或才華的優秀,一邊又若有若無的顯露出她的淺薄和庸俗。


又極力表現男主角在理想或愛好上的輕浮,可蓋茨比卻又擅長鋼琴唱歌,對藝術文學有著深刻見解。



說到底,本片更像是更加青春版本的《成長教育》,伍迪雖然沒有嚴肅的說教,但卻將虛榮之人的嘴臉展現的淋漓盡致。


最終,圈內人還是只會愛上圈內人。


所有做夢的人,都醒醒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f1KjHABgx9BqZZI-Y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