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愛」路上,你不孤單

2020-08-03     父母世界Parents

原標題:喂「愛」路上,你不孤單

每一位母乳媽媽都懂:

母乳不僅僅為寶寶提供營養,還是媽媽和寶寶的親密紐帶。因此,無論時間長短,都會心甘情願堅持。

然而,這個過程難免遇到困難。

你不是一個人!——向「過來人」取取經吧。

1

為甜蜜「負擔」 見招拆招

樹立信心最重要

奶不夠吃,學不會喂奶姿勢,一個哭另一個也跟著鬧......可能多數人眼裡的雙胞胎家庭是一片混亂的。但我真的想說,養雙胞胎沒有想像中那麼悲催,老天已經賦予我們本能來應付各種情況,放輕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相信自己都能做好,你看我養倆孩都能做到純母乳喂養,你還擔心什麼呢?加油!

——天羽,自由撰稿人,母乳喂養12個月

不要有內疚感

我一開始發現上班後奶量減少,特別的焦慮,覺得對不起寶寶,覺得自己不是好媽媽,結果越焦慮奶越少。我媽媽開導我,盡力而為就問心無愧,我慢慢放鬆了,反而奶量好轉了。

——帥帥媽媽,讀者,母乳喂養14個月

遭受質疑,做自己就好

我是背奶媽媽,相對於自己的辛苦,周圍同事的冷言冷語會更讓人有壓力。我覺得不要爭辯,過多的爭辯會給自己帶來壓力,也會讓人際關係變得緊張、成為同事中的異類,不如默默堅持自己的理念。

——劉洋,建築設計公司工程師,母乳喂養18個月

跟其他母乳媽媽做朋友

對於母乳喂養,我一直很樂觀,因為我有一幫母乳媽媽朋友。國際母乳協會論壇、母乳喂養大本營,都是我常去的論壇。在那裡,有種到了娘家的親切感覺,有什麼疑惑都能解決,心情不好吐吐槽,總能得到鼓勵和安慰。

——浩浩媽媽,親子論壇版主

每周3小時,放空自己

喂母乳的媽媽,真的是24小時待命的寶寶食堂,有時確實覺得筋疲力盡。寶寶4個月時,我真的覺得需要有時間來喘口氣。我跟老公商量好,每周末我要獨自待上一個下午,由他來照顧寶寶。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是英明的。每周六下午,我會給自己安排一些活動——跟朋友下午茶、看場電影、購物,或者僅僅是去咖啡廳里讀本書、喝一杯下午茶。這樣的放鬆之後,我總能精神飽滿地回到「奶牛」的生活狀態里。

——Helen,全職媽媽,母乳喂養22個月

抽空做瑜伽,帶來好心情

孕前、孕期我都做瑜伽,生完寶寶42天後,我恢復了每天做瑜伽的習慣。不過,因為寶寶小,我要適應他的作息,不可能像之前,每天有完整的1個小時來做瑜伽,就插空做一些動作,躺在床上的時候,可以做躺著做的動作,坐著喂奶的時候鍛鍊一下小腿,帶寶寶下樓遛彎,他躺車裡,我可以趁機做幾個上臂部伸展。瑜伽最大的優點是不僅可以健身,還能舒緩情緒,很適合新媽媽。

——湯瑩,知媽堂特約產後瑜伽教練

2

母乳媽媽最需要的支持

在我多年的輔導母乳媽媽的過程中,聽到最多的問題就是:

「我的母乳夠寶寶吃嗎?」

「我的母乳質量好嗎?」

母乳喂養是最自然的養育方式,人類一直都是如此哺育下一代的。可為什麼媽媽們會對自己這麼缺乏信心呢?

有研究顯示,母乳的分泌與媽媽的情緒、休息狀況等都息息相關,焦慮會給母乳喂養帶來困難,讓媽媽們沒有自信心。

而產後激素水平的變化、養育知識的缺乏、生活壓力、周圍人的不支持和質疑……都容易讓新媽媽們焦慮。

所以,這裡給大家提幾個小建議:

1.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對新媽媽非常重要

新媽媽剛生完寶寶時,激素水平的變化會導致她非常敏感。而這時大家的注意力卻往往會被寶寶吸引,容易忽略媽媽的感受。

所以,家人(尤其是爸爸)請謹記:在產後第一時間關注媽媽,這對於定新媽媽的情緒非常重要。

2.尋求幫助是明智的選擇

在育兒過程中,新媽媽不需要所有的事情都親力親為,要善於尋求周圍人的幫助。

尤其在產後最初的一個月,新媽媽的任務就是喂奶和睡覺,充足的休息能保證你有足夠的精力照顧寶寶,也非常利於泌乳

3.哺乳媽媽要學會自我調節

媽媽自己要學會調節情緒,充分休息、適當運動、多與寶寶互動,讀書、聽音樂、給自己一些獨處的時間,或者找朋友傾訴、加入母乳媽媽的圈子……這些都有益於保持好的精神狀態,樹立母乳喂養的信心。

喂養新主張,精緻不慌張

8.3-8.15,2件9折

碼上圍觀!

編輯/ 李闖

視覺/李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eKrs3MBeElxlkkad29t.html












《Parents BEST》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