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將了解以下內容:
B肝表面抗原(HBsAg)轉陰相關研究
拿金牌算是我們B肝戰友中的「黑話」了,臨床含義為B肝表面抗原(HBsAg)的消失。拿金牌這件事B肝戰友們是求之不得的。我經常會在B肝戰友的社群里看見大家又在祝賀某某戰友喜摘金牌,同時詢問他平時怎麼吃怎麼睡怎麼治療。總之,大家對拿金牌十分嚮往。
但是,「金牌」又總是很神秘,有人沒治就拿了,有人治了一輩子也沒有拿到。前兩天,筆者看見一項關於血清HBsAg消失的研究進展,今天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大家窺探到一絲關於血清HBsAg消失的奧秘。
目前各大指南上定義,血清中B肝表面抗原(HBsAg)的清除是慢性B型肝炎最理想的終點,並將其定義為臨床治癒。然而,對HBsAg消失是否可以長期存在知之甚少。這項研究發表在權威科學雜誌《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他們旨在評估HBsAg自發或治療相關(干擾素或核苷類似物)丟失是否可以長時間維持。
他們對1980年2月至2017年11月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隨訪的慢性B肝病毒感染患者進行了回顧性研究。他們確認了那些血清HBsAg消失的患者,並對他們進行了隨訪。排除肝移植後HCV、HDV、HIV或HTLV-1合併感染或HBsAg丟失的患者。
患者分為以下組:自發性清除(未接受治療的清除HBsAg,或在HBsAg丟失前5年以上停止治療的接受NA或干擾素治療的患者),干擾素治療(治療期間或干擾素治療終止後5年內清除HBsAg)和NA治療(治療期間或停止NA後5年內清除HBsAg)。
在所有的入組的787例HBsAg陽性患者中,89例患者出現了血清HBsAg消失;65/89例患者確認了HBsAg丟失,其中19例(29%)患者為自發性HBsAg轉陰、22例(34%)為干擾素治療後轉陰,24例(37%)為核苷類似物治療後轉陰患者。
在確診的65例HBsAg丟失患者中,95%的患者在第一次HBsAg陰性試驗結果平均9.6年後仍為HBsAg陰性。在HBsAg消失的人群中,有51%存在表面抗體。在最後一次隨訪評估中,有81%的患者檢測到抗-HBs。
其中經過干擾素治療患者產生抗-HBs的機率(90%)要高於經NA治療患者(77%)或自發性HBsAg消失患者(74%)的機率高。
通過以上結果我們可以看到,經過治療後的HBsAg轉陰率要略微高於自發性的HBsAg轉陰;HBsAg轉陰後的將近10年內,絕大部分人仍然保持陰性,沒有出現反彈;在HBsAg轉陰的人群中,有約一半的人會產生s抗體,經過干擾素治療後HBsAg陰轉病人產生抗體的幾率要高於核苷類似物治療後HBsAg陰轉和HBsAg自發性陰轉的幾率。
如果您已經拿到了金牌,那麼恭喜您,您有一半的幾率已經產生了抗體,並且在之後的將近10年內您B肝復發的機率非常小。如果您沒有拿到金牌,那麼請您繼續按時吃藥,不要偏聽偏信,爭取早日達到臨床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