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十幾年前,張小雨(化名)的父母雙雙離世了,從那以後她就和哥哥相依為命了。好在,叔叔自願承擔起了照顧他們兄妹倆的重任。為了照顧他們,叔叔甚至放棄了娶妻生子。後來,小雨有了自己的家庭,哥哥卻遭遇了變故......
哥哥再度走失,妹妹放棄工作苦尋一年
2017年,小雨的哥哥張大哥走丟了。小雨本在外打工,這回恰好趕上了回老家。本來準備過兩天就回工廠上班了,發現哥哥丟了後,她來不及多想,趕緊請了假和叔叔一起找哥哥。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哥哥還是沒能找到。不確定哥哥多久後才能找到,於是,小雨索性辭去了工作,專心在家尋找哥哥。
她想起了5年前那一次,哥哥整整走失了一年多,後來被邯鄲救助站收助了。救助站輾轉聯繫到自己,這才找到了走失的哥哥。
她不敢繼續往下想,上一次哥哥走失了一年多,她希望這一次能夠早點找到走失的哥哥。
天不遂人意,17年結束了,18年來了,哥哥還是沒有回家,小雨有接到一些提供線索的電話,但到底還是沒能找到哥哥。
想到家裡有兩個老人,還有兩個孩子需要供養,一大家人總得開支。小雨無奈只能再次踏上遠行的列車,出去打工掙錢。
重回工作崗位,不忘詢問哥哥線索
回到工作崗位的小雨並沒有忘記尋找哥哥這件事,她每天下班後就會立即給家裡的叔叔打去電話,詢問是否有了哥哥的線索。同時,在網上繼續擴散著哥哥走失的信息。
很快,18年過去了,時間來到了19年,依舊沒有哥哥的線索,每多過去一天,小雨就惆悵一天,這意味著哥哥離家走失的時間又多了一天。
她的思緒突然回到了以前,回到了自己和哥哥在叔叔的照料下終於成人,可以外出掙錢養活自己了,大家都以為苦盡甘來了。
哥哥卻在外打工回鄉後不久,精神異常了。就診的醫生表示沒什麼問題,但哥哥狀態的確是時好時壞,甚至有了後來走失一年多,幸被救助站收助才找回的事。
小雨不願再接著回顧往事,她希望哥哥不要再跟自己和叔叔開玩笑了,能夠早點回家。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兄妹終團圓
2019年9月24日,流落在外的張大哥幸被山東威海救助站收助了。在經過救助站工作人員的耐心詢問後,張大哥終於說出了自己及叔叔的名字,為了幫她早點回家,救助站趕緊將信息轉給了今日頭條,希望能在網友的幫助下,一起幫他找家人。
很快,一則信息便出現了《威海尋親:青年男子被救助,自稱叫張某某,叔叔叫張**》。
同時,與頭條有著密切合作的熱心警官也幫忙查詢到了張大哥的戶籍信息。原來,張大哥說的名字是正確的,家住邯鄲大名縣。隨即,頭條尋人將信息反饋給救助站,救助站很快聯繫上了張大哥的妹夫王先生。
接到救助站電話時,王先生正在江蘇省的一個工廠里工作。「他當時就說自己是威海救助站工作人員,說救助了我家人。跟我簡單核實了信息,當時我就確認,那肯定是我妻子他哥了。「王先生回憶到。
原來,因為五年前,張大哥是通過淄博救助站找回的,從那以後,王先生就知道,有救助站這樣的機構。這次接到救助站的電話,簡單交流後,就深信不疑了。
因為自己和妻子沒在一個工廠,掛斷來自救助站的電話後,王先生隨即給妻子打去了電話,告訴了她這一好消息。
電話那邊的小雨激動地一時語塞,快兩年了,終於找到了哥哥。
張大哥的回家除了妹妹、妹夫很激動,在老家等著他的叔叔則更為激動。「畢竟他們倆在一起待了那麼多年,最擔心他的我想一定是叔叔。叔叔發現他又丟了後,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每天都在外面尋找。」王先生說。
「他就是不願意與人溝通,喜歡一個人待著。我們今後會繼續抓住每一次跟他交流的機會,爭取幫他恢復。「對話快結束的時候,王先生補充到。
這是今日頭條尋人公益項目自成立以來,成功尋找到的第11866名走失者;也是頭條尋人與各地救助站合作後,聯手幫助找到家人的第9019名救助站受助者;同時,也是與各地公安合作找到的第1807名走失者。
頭條尋人是一項面向全國的免費公益項目,致力於幫助各類家庭尋找走失者,其原理為在走失者失蹤地點附近彈窗尋人信息,藉助頭條龐大用戶,極大提升可能目擊者幫助尋人的幾率。過往成功案例已經證實,頭條尋人的精準地域彈窗對短期內走失的老人、精神障礙患者等移動能力較低的人群,有較高的尋人成功率。 郵箱:[email protected]
【頭條尋人防詐騙提醒】
鄭重聲明:頭條尋人是一項面向全國的免費公益項目,我們提供的尋人服務不會收取任何費用。請不要相信任何陌生人通過電話、簡訊要求您匯款、轉帳,或者付費進行尋人的信息,謹防上當受騙!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TRLxm4BMH2_cNUg9a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