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各位玩友聊聊文玩圈裡的百香籽,作為一種生長在高海拔地區的柏樹種子,其主要產地有西藏、甘肅、青海、四川等地,目前文玩圈上被廣為熟知、炒得最熱的是來自西藏熱振寺的「熱振寺百香籽」,柏香子樹幹特別堅硬,在藏區常常用來製作家具。製作的家具常常能保存上百年的時間。
相傳,從前熱振寺是一座沒有一棵草木的禿山,後來藏王松贊干布到這裡巡視,把洗髮的水灑在山坡上並祈禱祝福,於是長出了兩萬五千棵翠綠的柏樹。「熱振」有「根除一切煩惱,持續到超脫輪迴三界為止」的意思,熱振寺內的百香籽也因此被眾多信徒們視為是誦經效果最好的修行器物。
由於藏民更多的將其作為一種念珠因此在盤捻過程中很少去刷,這也就是為什麼藏民手中的百香籽看上去顏色發暗,紋路縫隙里總感覺藏有一些顏色較深類似於油泥類的東西,與我們作為文玩長期盤刷的長串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
百香籽在每年十一月左右成熟下樹,其正常尺寸在6-8mm左右,9mm以上的籽大多是扁籽或畸形的,因此都需要後期去皮微磨修形。同時,由於原籽大多數是不規則的形狀為了保證整條串兒的美觀,修形後更為飽滿的百香籽也更有利於打孔。去皮百香籽與普通的百香籽相比多了一道工序,而去皮的工藝則需要人工操作,這就無形當中增加了人力成本,去皮的百香籽皮色色品相看上去都更為美觀,因此價格自然也要高一些。
盤玩時,百香籽不太受「夏玩菩提冬玩木」的影響,因為百香籽的皮質是一種接近「木質」的感覺,我們剛剛入手的百香籽可以放在40度左右的溫水中浸泡一小時左右的時間,因為有的籽皮色表面會殘存類似於果膠一類的物質並且有不少百香籽表皮都會有一些小黑點這都是正常現象,可以用鋼絲刷進行清理後棉布包裹陰乾上手盤玩即可,一段時間後百香籽由黃白色變成棗紅色之前的黑點也就逐漸消失了。對於百香籽的盤玩,講究的是「忙了掛脖子,閒了手上盤」。也就是說,百香籽是一種比較喜汗的菩提籽,同時溝壑不深,所以並不用像盤玩金剛菩提那樣一直不停地刷,但是也需要定時清理下紋路以免藏灰。
最後小辛在這裡要跟各位玩友多念叨幾句:雖然熱振寺百香籽比較有名,但其產量是非常有限的,目前市面上99%的說是熱振籽其實都是產自熱振寺周邊,其實只要皮質、密度好哪裡產的都無所謂,最終能盤玩出漂亮的棗紅色就可以了,千萬不要一味地追求所謂的產地,上了黑心商家的套多花冤枉錢!
關注"小辛愛盤串",每天學點文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