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人性的20個經典營銷法

2020-03-13     老闆悄悄話

馬太效應+暈輪定律

加倍重視顧客,無視看客;愛你的那群人無論如何都覺得太陽從你屁股升起。

例見本文。只為讓你 【玩弄人性 新技能get√】賺得盆滿缽滿;哪管假道學滿嘴仁義道德,不滿譴責加抗議。對不起,我這個人不太會說話。如果有冒犯假道學的地方,來打我呀!


心理錢包

重購客單價,盡在顧客更高需求層次的、更高含金量的心理錢包。

(倒金字塔:自我超越>自我實現>審美>求知>自尊>愛與歸屬>安全>生理)

例,逢年過節(通過EDM、簡訊、廣告、電話、信等,下略)讓顧客認知與認可,XX產品不唯自用,送禮送也倍有面子,動愛與歸屬錢包;

例,重量級新品上市,讓顧客認知與認可,XX產品明星們都在用(明星效應+從眾效應),動自尊錢包。

例,iPhone 5S上市前,APPLE升級IOS7系統,就動了iPhone5前機型用戶的自尊、求知與審美錢包:為什麼我的舊機器基本跑不動新版系統?跑流暢得多高性能?跑流暢將多好看?買吧……


角色深化效應+音叉效應

演員比票友入戲深。當品牌賦予顧客場景、劇情、角色,讓顧客共鳴,重購易如遊戲。

大例,想像英雄鋼筆帶上英雄感,你是否有感再買,品牌能否逆襲?

小例, 贈品牌吉祥物樂高,讓顧客通過動手認知、認可品牌;然後會心一笑。

多看效應+視網膜效應+近因效應

因為總看記更深;因為擁有更關注;因為剛見更優選——當品牌、產品占領顧客生活,進入「選擇集合」,返購機率大漲。

大例,聖誕老人都市傳說由可口可樂推出,只為紅白VI無處不在。

小例,低價/免費提供產品訂閱,讓顧客每月收到新品介紹、試用品、優惠券、內刊。

感官協同效應

五感聯覺( 視覺、觸覺、嗅覺、味覺、聽覺)比一感記憶深刻——讓品牌、產品關聯顧客感觀。

正例,「結婚前她像個可口可樂瓶子,結婚後她像個可口可樂罐子」。

反例,短片BlinkyTM,讓安卓躺槍。

蔡加尼克效應

未完成之事,記憶尤深。

例,以龍珠為贈品,集齊全套召喚神龍。

例,贈送各種玩法的優惠卡,愛用不用過期作廢。

參與效應

和顧客一起玩,讓顧客一起玩。

短線玩法,如掃描產品說明書上二維碼,轉發產品故事頁面到朋友圈可獲抽獎資格1次,獎項如到線下專櫃領取返現、神秘贈禮;或線上優惠券。

尼曼前景理論+心理帳戶

失之痛大於得之樂;勞動收入儉用,意外之財鋪張。

例如,白送XX元現金券,重購即送神秘禮,X日內有效。

控制錯覺

人多愛彩票,且感覺自選彩票中獎率比隨機略高。

例如,購買即可下內部彩票一注,每平均返購周期開獎一次。

稀缺法則

期限時間、 少量機會、潛在損失……飢餓營銷又如何?

例如,萬惡的知乎邀請碼……當年多想要,多難拿!

鳥籠效應+門檻效應+互惠定律

送鳥籠騙進門,賣鳥敲竹槓。

例如,初級版低價/免費,高級版付費;設備免費,耗材付費;產品免費,服務付費。

例如,產品包裝內置返現券或神秘禮券,限到指定門店領取。

對比定律

要想甜,加點鹽。

例,隨產品附贈更高性價比、更輕鬆、更快捷、更安全、更適合身份……的推薦產品優惠券。

權威定律

用顧客賺吆喝,人人都是自媒體, 權威還是權威。

例,與顧客中有影響力的合作變現;送點產品就能激發宣傳熱忱。

例,夥計告訴你誰誰誰常來吃包子,趕緊預知媒體準備。

失調法則

人多言行一致,向顧客要承諾。

例,若顧客承諾重購是買給別人,何妨讓優惠上限=新客獲取成本 ×新客轉化率?

首因效應

啟蒙即師,常識為父。

例,藍瓶的就一定好?中西藥結合就一定療效好?只看男科就一定更專業?這麼說為了多賣久賣。

指標定律

有指標就有奔頭,盡在會員積分系統。

例,看QQ積分對會員做了些什麼!

軟糖試驗

越延遲,越滿足。

例,每天折現0.1元的一年期優惠券,誘惑籌碼遞增。

路徑依賴

懶,就要付出代價。

例,那些年我們一起罵過電信增值業務,仍可借鑑自動續訂。

禁果定律+逆反心理

需求慾望擋不住,紅杏出牆來。

例,說明書何妨遊戲文字,「不建議再次購買本品,有炫富之嫌!」 或 「別總購買本品,也偶爾憐憫被我們顛覆的對手!」 。

溯源人性

無非十四種原欲:食、色、仇恨、好奇、娛樂、自我、家庭、民權、地位、榮譽、社交、聲望、權威。無心信手拈來。

例如好奇,「你知道本文有幾式人性殺招?30,還是31?」

例如仇恨,「覺得本文好推薦給朋友;覺得本文不好推薦給敵人!」

選上述殺招, 一切顧客在劫難逃。


文 | 波旬

版權聲明 |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不作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A691HAB3uTiws8K5I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