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2月24日電,特朗普在出發訪問印度之前,對媒體記者表示,希望烏克蘭和俄羅斯能改善關係達成和解,恢復兩國的對話對世界有利。實際上,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催著」烏俄恢復關係了,之前美駐烏大使就多次敦促烏克蘭,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如今特朗普又開始「催」,意味著美國不想再帶著烏克蘭玩了。
烏克蘭跟西方關係發生變化有一個明顯的時間節點,就是烏克蘭去年的選舉,選舉之後,毫無經驗的「小白」總統澤連斯基上任,不到一年時間就被美國擺了好幾道。
澤連斯基上任沒多久特朗普就催著他調查拜登父子,並強行扣押了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為此特朗普也遭到了彈劾,彈劾案告一段落之後,特朗普愈發肆無忌憚,又把烏克蘭的軍購款給沒收了,錢收了不發貨,還是要求烏克蘭調查拜登。
如今拜登已經無法對特朗普造成威脅,特朗普自然就不願意幫助烏克蘭了,因為烏克蘭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除了美國被美國擺了一道之外,歐洲各國的做法也讓澤連斯基很是鬱悶。
德國和法國一直在俄烏之間斡旋,歐洲委員會又重新迎回了俄羅斯,這意味著,歐洲在克里米亞問題的立場上,已經倒向了俄羅斯。加上美國也敦促烏克蘭擱置克里米亞問題,整個西方世界幾乎全部站在了俄羅斯一方。
當時烏克蘭倒向西方國家,為的就是克里米亞,現在歐美都不管了,烏克蘭如果一味堅持的話,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這就是現實,要說波羅申科時期,別的不提,單說跟西方交往這方面,還是可圈可點的,但是澤連斯基上任之後,一切都變了。
現在唯一值得澤連斯基慶幸的是,之前他已經跟普京通了氣,特意撥通普京電話,就東烏問題達成了高度共識,如果能夠把東烏戰爭問題解決了,對於澤連斯基來說也算是一大幸事,畢竟這才是烏克蘭衰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至於如何跟俄羅斯交往,烏克蘭是有主動權的,但是很難操作,搞不好澤連斯基就會成為歷史罪人,但是從眼下的形勢來看,歐美已經在克里米亞問題的立場上妥協了,烏克蘭還有別的選擇嗎?這對於沒有什麼經驗的澤連斯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