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我們一起助力三農!
今天是7月23日,大暑。
"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是為之大暑。
大暑時太陽位於黃經120°,一般在三伏天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溫度最高,同時燥熱難熬,大暑時節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悶熱難耐。人們對大暑也是格外的重視,古人就總結了很多有關大暑的經驗、諺語等。
這句話很容易理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大暑時節下雨會比晴天更好,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這句俗語只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說法,另外還有一句俗語「大暑日當頭,農民愁白了頭;大暑連陰雨,秋後滿囤谷。」根據這句俗語就很好解釋了。
大暑時節之所以下雨比晴天好,是因為大暑如果晴天暴曬的話,收成很容易不好,相反的如果陰雨連天的話,則就會「滿囤谷」,谷糧滿倉。
大暑時節氣候乾旱燥熱,這個時候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的時節,並且很多莊稼正是大量需水的時節。東北、西北地區的玉米此時正是開花抽穗的時期;華北地區的玉米也正是拔節需水的關鍵時期;同時,南方的稻穀也是一樣。所以說,這個時期不僅僅是最熱的時間,也是農作物大量需水的時期,這時候的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同時,除了作物本身處在需水階段以外,此時的溫度也是極高的,田地裡面的水分蒸發快,極容易發生旱情;天氣溫度過高,長時間太陽暴曬也容易使作物發生灼傷減產。此時如果「連陰雨」的話,則緩解了旱情,並且天氣溫度不至於過高,水分又充沛,是最適合作物生長的環境條件。因此,此時正是亟需雨水的階段,第一此時正是作物生長水分需求比較大的階段;第二為了防止旱情;第三是為了防暑降溫。
除了大暑的雨以外,小編還要給大家提個醒。此時環境悶熱難耐,人體毛孔擴張,此時寒氣極容易入體。所以大家在享受風扇、空調給大家帶來的涼爽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暖。並且古人還總結過一句話,叫做「冬病夏治正當時」,因為冬天多為嚴寒導致的病症,此時溫度極高,正是治療冬寒之病最佳的時節。
好了,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更多熱點資訊歡迎關注科技農場!我們這裡不僅有節氣時令的解讀,還有實用的種植技術,歡迎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