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世界最成功的連鎖餐飲店之一,麥當勞創造了獨特的商業模式。今天通過13個問題,帶你快速複習麥當勞。
1. 為什麼說早期的麥當勞代表了美國精神和美國夢?
第一家麥當勞餐廳的創辦人是理察·麥當勞和莫里斯·麥當勞,兄弟倆來自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父親是鞋子工廠的工人。
麥當勞兄弟通過反覆的琢磨和試驗,把傳統汽車快餐廳冗長的菜單精簡到只有漢堡、薯條和飲料,把送餐改成了排隊取餐,還通過改良廚房布局,把等餐時間從30分鐘縮減到了30秒,沒多久餐廳就年收入幾十萬美金。
這是一個典型的普通美國人通過奮鬥實現夢想的「美國夢」故事。
2. 為什麼「麥當勞之父」不是麥當勞兄弟?
公認的麥當勞公司創始人確實不是麥當勞兄弟,而是雷·克羅克。
他原本是一個銷售員,50多歲時拿到了麥當勞的特許經營權,接著把麥當勞擴張到了整個美國。他在徹底拿到麥當勞商標權之前,已經把餐廳開到了17個州,而麥當勞兄弟只有最初的那家小店。
3. 麥當勞兄弟為什麼要賣掉麥當勞?
守著一家小店的麥當勞兄弟財力遠不及克羅克,深知已無力回天,於是要價279萬美元,把商標賣給了克羅克。其實,麥當勞兄弟還提出要未來麥當勞每年1%的利潤。
然而,這個沒有被克羅克寫在合同里的條款,從未被履行過。
4. 失去了麥當勞的麥當勞兄弟過得如何?
1984年,克羅克去世時,身價大概有5億美元;而理察·麥當勞1988年去世時只留下了180萬美元的遺產,莫里斯·麥當勞更是因為承受不了損失精神崩潰,最後心臟衰竭而死。
5. 麥當勞帶給我們的最著名的商業啟示是什麼?
產品界有一個來自麥當勞的非常經典的商業案例——「奶昔錯誤」。
為了提高奶昔銷量,麥當勞請了很多人做調研,關注點都在奶昔本身,然而克里斯滕森教授的團隊通過每天18小時的觀察,發現事實和大家預想的不一樣:大家買奶昔是因為對它能在開車的時候當早餐,還能打發時間,和奶昔的味道沒關係。於是,他們做了更濃稠、帶果粒的奶昔,管飽又有趣,銷量大增。
6. 麥當勞跟肯德基為什麼總是挨著?
想像一條路,路的兩頭分別是肯德基和麥當勞,為了爭奪路中心的客源,肯德基和麥當勞會相繼搬到離路中心更近的地方。在互不相讓的博弈下,最終結果一定是兩家店一起出現在路中心。在一個理性的市場裡,競爭者最好的方案就是把產品做得彼此都很像。這叫「霍特林法則」。
7. 為什麼中國的麥當勞比肯德基少很多?
麥當勞在中國的布局有兩個失誤:一,開放特許經營權的時間晚,肯德基在2000年左右在中國開放了特許經營權,而麥當勞是2008年,晚了整整八年;二,麥當勞完全低估了中國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能力,布局完全不足。如今,肯德基在中國有5000多家店,而麥當勞只有2000多家。
8. 你知道「金色拱門理論」嗎?
「金色拱門理論」算是半經濟學半社會學理論,提出者是著名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這個理論說的是:任何開設了麥當勞的兩個國家,不會彼此打仗。
因為弗里德曼認為,一個擁有麥當勞的社會,基本上等同於一個經濟穩定、中產力量強盛的社會。人們對經濟發展的興趣超過了意識形態,對消費的慾望超過了打仗,甚至可以說,人類會用巨無霸和薯條取代對戰爭的慾望。
9. 你知道「巨無霸指數」嗎?
「巨無霸指數」是《經濟學人》雜誌在1986年推出的一個非正式的經濟學指標,每年都會更新一次。這個指數有什麼用呢?通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巨無霸漢堡的價格,人們可以衡量出不同國家之間貨幣的匯率到底是被高估還是低估了。
10. 為什麼說麥當勞本質上不是餐飲公司,而是地產公司?
餐飲公司的資金來自於餐飲收入,而麥當勞很大一部分資金來自於:先以低價買或長期租到一塊地,再以更高的價格租給加盟方,然後再拿這塊地去貸款,進而獲得源源不斷的新資金,所以說麥當勞是一家地產公司也不為過。
但是,如果麥當勞的品牌不能給地產加持的話,高價租出再抵押貸款的模式也無法成立。
11. 為什麼說麥當勞是全世界最大的玩具經銷商?
以絕對數量來看,麥當勞確實是全世界最大的玩具經銷商,因為它每年通過全球 3.5萬家門店向外輸出 15 億隻玩具,這是沃爾瑪、玩具反斗城這樣的大玩具經銷商都無法追趕的數字。而麥當勞通過與大熱、經典IP合作生產主題玩具,俘獲了無數小朋友的歡心。
12. 如今健康理念當道,麥當勞的業績還好嗎?
麥當勞採取了三個拯救業績的措施:一,出售直營店,直營變加盟,提高開店的速度;二,豐富產品種類,連巨無霸都分了三個不同的大小型號;三,在服務、營銷和數字化上做嘗試,比如自動觸屏點餐機、新的咖啡機等等,甚至在美國,麥當勞會提供送餐到桌的服務。2017年6月,麥當勞中國還請了吳亦凡做新的代言人。所以,2015年開始,麥當勞又進入了新一輪的增長,股價和市值都在2017年創下了新高。
13.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是怎麼回事?
麥當勞中國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未來20年,中國內地和香港麥當勞的經營權都歸這家公司所有,而這家公司的老闆就是中信。
到此為止,麥當勞、肯德基已經都轉化成了中國公司的身份。因此,麥當勞中國公司也改名叫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但只是證照層面,店名並不會變。
麥當勞兄弟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普通美國人通過努力實現夢想的「美國夢」故事。
這些努力包括什麼呢?
把傳統汽車餐廳冗餘的菜單精簡到只有漢堡、薯條和飲料,把送餐改成了排隊取餐,改良廚房布局,把等餐時間從30分鐘縮減到30秒。
很多時候都在說「要努力、要奮鬥」,這些詞太空洞了,把平時工作中最簡單的事情做到最好,就是在奮鬥。
普通人通過努力實現夢想的美國夢故事也是通過提高效率,減少經營成本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的故事。高效和低成本是所有企業生存追求的兩大法典。
總感覺麥當勞兩兄弟最後是輸給了金融融資,輸給了資本,而不是輸給克羅克,看不到麥當勞更大的企業邊界,我相信「711」便利店以及優衣庫最初也會遇到很多的「克羅克」,但為何「711」便利店以及優衣庫能贏下資本雄厚的對手,箇中原因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