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的後果是小學生全面普及手機,10後能看父母朋友圈,你怕了嗎

2020-04-13   亦君說書

有人說「00後」是「數字原住民」,90後、80後都是「數字移民」。原來我是不服氣的,發誓不能讓娃過早接觸手機,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還一本正經跟她約好,高考以後,滿18歲給買一部手機。

沒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一場轟轟烈烈的全民網課,直接把全體小學生一竿子趕到手機的海洋里撲騰,提早實現了小學生「數字化」。

做夢也沒想到,這麼早就要跟娃為了手機鬥智斗勇了。

我反對小孩過早擁有手機自由。

之前知乎有個問題上了熱榜「如何看待『毀掉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給他一部手機』這個言論」。這個答案下面幾乎清一色地力挺手機。中心思想是:80後沒被電視毀掉,90後沒被網遊毀掉,憑什麼說手機會毀掉這屆孩子。如果說有啥能毀掉孩子,那也只能是家長而不是手機。

相當地政治正確,但他們大多沒有孩子。

電視、遊戲是被動地接收資訊,手機卻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那裡面什麼都有,可惜你不知道門後面是人是鬼。

手機操作門檻低,內容豐富,吸引力之大,成年人都擋不住。

當年網遊火的時候,我沒見幾個老頭老太太天天上線推boss,可現在我周圍幾乎所有的老人,都成了手機重度用戶。朋友圈發的比我還起勁,小視頻和文章看得比我還多,某寶、某東、某多多用得比我還溜。我媽現在已經不去菜場了,靠手機就實現了買菜自由。

要娛樂有娛樂,要社交有社交,要購物有購物,手機已經不僅僅是手機,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這就是為啥我反對給孩子一部手機了。孩子的世界本來很簡單:家裡、學校;接觸的人也簡單:老師、家長、同學。獲取知識的方式也單一:課本、書本、父母、老師。現在突然有一個幾乎毫無限制的資訊獲取渠道,小孩的求知慾和好奇心那麼旺盛,他哪裡頂得住!

本來這道閘我打算打開的時間拖得越晚越好,到時候孩子心智成熟點,分辨能力強一點,受的影響也就沒那麼大。

結果網課一開,所有想法統統泡湯。為了讓娃上課,我還得專門給她註冊一個微信。手機更是隨時隨地可以拿。家長還不能問,問就是「我在上課」,不上課的時候就是「我在確認作業」,「我看一下老師分析的作業」。

老實講,我深深地懷疑,對於小學生來說,這一個月學的那點東西和養成看手機的習慣這個損失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群里有個娃,父母白天都要上班,小孩拿著手機一天都不放手,螢幕使用時間超長。父母下了個手機衛士一看,哇塞,玩小程序時間比上課長多了,氣得不行,於是又是裝攝像頭,又是裝安全衛士地一番折騰。還沒消停兩天,又來抱怨說娃不玩微信小程序了,改玩愛奇藝小遊戲了……

除了玩遊戲,各種信息獲取也是個麻煩事。為了防止娃看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家娃的微信「發現」頁,只有「掃一掃」一個功能,比和尚的腦袋都乾淨,朋友圈、搖一搖這些一概都沒有。然而還是擋不住她點到別人頭像進去看人家的朋友圈。(微信這個禁止實在太不到位了)所以她還是看得到別人發的朋友圈。

前兩天她看到一篇某自媒體寫的《鍾南山寫給大家的一封信》,就反反覆復問我,這真的是鍾南山爺爺寫的嗎?我費了好大的勁兒才給她解釋清楚這是別人模擬鍾爺爺的口吻寫的。(還好她看到的不是高中生寫給方方的信,不然我解釋起來估計嘴唇都要脫一層皮)

網上亂七八糟的資訊這麼多,我可能不憂心嘛。(氣人的是現在微信還有推薦號功能,你一個都不關注,它還主動給你推薦)

更麻煩的是她還能看到我和她爹的朋友圈。我很慶幸自己朋友圈沒發什麼亂七八糟的玩意兒。我一般朋友圈只發自己的文章,偶爾也會在裡面吐槽吐槽娃的糗事,她還會跟我理論理論。

中年人未免太慘了吧!誰還沒個頹廢的瞬間,以前還能發發朋友圈。後來發現領導同事能看到後,就憋回去一部分,接著是發現父母親戚也會看,又默默地刪掉了一些,現在連娃都能看了,簡直就是被迫積極陽光、熱情向上。算了,還是不發了。(什麼,你說分組可見?腦子不好使,很容易忘記的,不安全啊!)

除此以外,小孩開始跟同學聊天了,也是需要擔心的一件事。現在聊天等級還比較低,只會爭爭誰當群管理員,互相鬥斗圖,順便踢來踢去。我們班的娃都比較天真。但是也不能放鬆警惕,等他們聊多了,誰知道會聊出啥么蛾子。(我家娃加過一波同學後,微信好友添加方式基本都被禁了,不過娃現在比較小,也沒注意這個)

丟給娃一部手機上網課,跟讓猴子看桃園沒區別。如果有,那就是猴子見了桃子只會摘了吃,而聰明的小孩有辦法插根吸管,把桃肉桃汁吃了,外表看起來還是好好的,好像他沒動過桃子一樣。

老實講,跟小孩鬥智斗勇,幾乎是父母逃不掉的宿命。

我小的時候放暑假一個人在家,白天電視幾乎一直開著。後來我爸媽下班知道先去摸電視機燙不燙。挨過一頓熊後我也學乖了,估摸著爸媽快下班了,拿著扇子跟小丫鬟似的對著電視散熱那塊一通猛扇。

天道好輪迴,蒼天繞過誰。現在輪到我們跟娃鬥了。而智慧型手機比電視複雜一百倍,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手機做不到的。據我研究,唯一能防止娃亂玩手機的辦法只有物理防禦。把手機鎖柜子里,一了百了。

好了,現在全民上網課。這條路也被堵死了。

只有繼續鬥智斗勇下去,半點都不能放鬆。

如果你問我開學以後手機會不會沒收,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你繼續問我孩子大了,要不要看他的手機,要不要看微信聊天記錄。答案還是肯定的。

孩子的自控力是有限的。給他一部手機未必會毀了他,卻會人為地給他的學習增加困難。

至於說到孩子的隱私權。我只能說如果孩子只是寫日記,我可以不看。寫日記這件事不可能傷害到孩子。但是手機不一樣,有些東西會傷害孩子。如果有個陌生的成年人加了孩子,有事沒事跟她聊天,這就很可怕了。

這屆家長太難了,官方批准孩子看手機,希望開了學小孩能不要養成手機依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