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吃這種食物100%得肝癌

2020-04-18     肝博士

黃曲黴素主要在黃麴黴菌中產生,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世界衛生組織在90年代將其劃為一類致癌物。長期食用被黃曲黴素污染的食物,會患上肝癌和其他癌症,非常危險。

黃曲黴素容易在2種食物中產生

1、霉變穀物

由於米等穀物的保存不當,發生霉變,就會滋生出黃曲黴素。這樣的米不能吃。所以在家庭保存中,穀物的存放要在通風的地方,避免霉變。穀物的含水量在20—25%的時候,就容易滋生黃曲黴素。



2、花 生

霉變的花生很少人會吃,但是霉變的花生榨出來的油,是很難發現的。土榨的一些花生油,如果選料不嚴格,混進了霉變花生,他含有的黃曲黴素是很高的。長期食用這樣的花生油,對於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

如果發現家裡的花生油有哈喇味,也不要食用,這是花生油變質的表現。

黃曲黴素誘發肝癌

黃曲黴素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在已知的各種黴菌中,黃曲黴素的毒性最強。它的毒性比分量的砒霜還毒60多倍。黃曲黴素可以誘發肝癌等各種疾病。長期食用會造成慢性肝損傷,肝中毒。肝臟不斷被刺激發生病變,容易演化成肝癌。

黃麴黴去高溫不易分解,要接近270多度的溫度下才會分分解,而一般家庭中烹飪的溫度是很難達到這個溫度的。

去除食物中的黃曲黴素

常見的食物中不可避免會有一些黃曲黴素,但是含量極低。如果擔心黃曲黴素造成危害,可以在做菜的時候,熱油的時候加鹽,利用鹽中的碘化合物分解黃曲黴素,減少毒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JjNinEBnkjnB-0zD6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