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勤 不索何獲—做一個走心的教育者(教師經驗談全網首發)

2019-08-03     六維坐標系

人生在勤 不索何獲——做一個走心的教育者

一位教育家曾說「做教育是需要『走心』的。一個教育工作者,要帶著情感、帶著思想、帶著精神做教育。這樣,才能使教育具有打動人心的魅力。」 現代教育迫切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做到:時時用心,事事經心。

一. 了解學生要有閒心

「閒心」並非漫不經心,而是指真誠地放低姿態,用一切閒暇去走近學生,以心換心,因為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只有了解學生,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我做班主任,接班的伊始最重要事情不是急於整頓班級面貌,不是馬上處理問題學生,而是想辦法和學生處理好關係,讓他們接受我,喜歡我,尊重我,使師生關係走向和諧。每帶一個班,我都會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學生。

了解學生,主要是做到三勤:腿勤 、嘴勤、 眼勤。沒事(不要等出現問題)多進班,多觀察,勤溝通,與學生「閒聊」,聊學習、聊生活、聊他們喜歡的話題。這種情況下,學生往往「得意忘形」,容易表現出他們最真實的一面,這樣的「閒聊」既便於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又利於掌握一手材料。每個學生的優點、不足,脾氣秉性,家庭情況,都能掌握,便於在教育中輕鬆地走近學生,找到恰當的教育方法。

二. 對待學生有愛心

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教育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讓學生心甘情願聽老師的話,教師就要付出足夠的愛心。老一輩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指出:「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需要情感的投入,工作中,我努力做到關愛每一位學生,嚴愛優等生、博愛中等生、偏愛後進生 。使每位學生都不呆在「被遺忘的角落。」

三. 教育學生有耐心

學生犯錯誤,是正常的現象,要相信學生總是向上的,向善的,要對學生抱有期望。教育的本質是立德樹人,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習慣。錯誤出現了反覆,不要氣餒,要有耐心。孫子兵法說: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這是一條至高無上的原則,我認為,這也是一切學生工作的核心思想。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要儘可能多地尊重學生。每個人都有尊嚴,教育學生,千萬不要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不要讓學生丟盡顏面,要學會寬容,有些時候,不妨放學生一馬,給學生留面子,就是給自己的教育留有餘地。

四. 捕捉契機要細心

教育契機猶如一把錘,敲得恰當,敲到了點子上就等於敲開了學生了心門。 教育學生要細心,要善於捕捉契機。機會抓得好,往往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班裡有一位男同學寫作業字跡非常潦草,多次教育效果均不明顯。與學生閒聊的過程中,偶然聽說,他暗自喜歡鄰班的一位女同學。於是,我的眼前一亮,我要抓住這個契機。

以往做小卷測試,都是班裡同學互判,自從得知這一秘密,我便採取班級互判的形式,這樣,他的試卷就有可能流到那位女生手裡,他怕丟了顏面,或許會有所改變。果然不出所料,堅持了兩周以後,他的字跡潦草問題就真的解決了。

五. 設計方法要精心

再美的事物如果重複的次數多了,也會失去新鮮感,使人產生厭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審美疲勞,教育也是如此。單調重複的批評說教,即使很有道理,學生也容易反感,所以我不斷創新,經常變換一些教育方式,以達到最佳教育效果。

上學期期中考試之後,班裡同學出現了學習懈怠現象,周末外出經常是緊踩著晚自習的鈴聲回來。學生在校一周,確實生活有些單調,放鬆一下也無可厚非,又沒有違反紀律,批評教育,容易產生逆反,但聽之任之,必然影響學習。思考了幾天後,一個周日下午,學生外出未歸,我在教室的黑板上,寫下了一首打油詩。

學生晚自習進教室,看到黑板後,很是新奇,也很受觸動,他們也寫了一首作為回應。為了不影響黑板的使用,學生還將兩首詩謄抄在後黑板上,時時提醒自己。班裡學習狀況有了明顯改觀。

(師)痴等良久晝已昏,悵然未見讀書人。

四顧茫然心生問,孺子難成可教人?

書山辟徑錘毅志,學海泛舟煉精神。

千磨萬礪雖辛苦,一舉成名榮汝身。

(生)吾知我師費心神,心中生愧錯吾身。

他人名次列前茅,難道吾等不如人?

讀書該作蒲葦韌,求學應當磐石神。

吾等功成名就時,共來舉酒謝師恩。

六. 堅持學習有恆心

教育是一門科學,科學的意義在於求真, 現代教育改革對我們廣大教師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做好教育工作,不光要有熱情,還要有智慧、有方法。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用人格魅力帶班,用知識魅力帶班,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班主任工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多年來,我堅持學習,向專家學、向同事學。反覆閱讀一些優秀班主任的著作,如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王金戰的《英才是怎樣造就的》,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從中汲取經驗,指導實際工作。

千淘萬濾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得金。我們用激情從事工作,在激情的工作中生成智慧,在智慧的沉澱積累中有所創新,在創新中不斷接近教育的遠方 。願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成為有心人,在改變學生前途的同時,也能收穫了一份做教師的快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AuqXmwBUcHTFCnfHyw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