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是做事處處都和別人不一樣,是該說這人與眾不同呢?還是剛愎自用呢?
青海省的張學榮,從一開始創業就飽受周圍人爭議。
視頻加載中...
張學榮的老家在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平均海拔3000多米。氂牛是當地的特產,人們將氂牛看作是財富的標誌,大家互相攀比,講得不是有誰家有多少錢,而是誰家有多少頭氂牛。
張學榮打小學習成績優異,高中畢業後,考進了武漢大學工商管理專業。2010年大學畢業,先後在武漢、湖州、長沙等地工作。
待的地方多了,朋友自然就多了。張學榮更是個好交朋友的人,經常在家裡組織聚會。原本只是想讓自己的南方朋友嘗嘗家裡的土特產氂牛肉,沒想到,朋友們的反響非常強烈,很多人都會提出想買一些,用作自家吃或者走親戚時候的禮品。
張學榮察覺這是個商機。2017年7月,他決定回鄉養氂牛創業,把妻子和孩子都留在了長沙。
從山裡面考出去上了大學,還在城市有著穩定工作的張學榮,一回老家,流言蜚語就起來了。
「肯定是在城裡犯了錯誤」;
「是和妻子感情不和」;
「腦子笨,工作干不好,沒辦法了才回來」。
外人說閒話,張學榮的父母也覺得,辛辛苦苦供出去的大學生,到頭來要回到大山里,心裡不痛快。
買賣牛羊的價格對於當地人來說是個秘密,談價錢都都要在袖子裡面用手比劃來完成。可張學榮不按套路出牌,明碼標價,這讓很多人都認為他是個騙子,不和他談生意。
張學榮創業5個月就接到了100多萬元的氂牛肉訂單,這讓他覺得氂牛肉也太好賣了。可從2018年4月開始,麻煩來了,很長一段時間一單生意都沒有,這到底是咋回事?
按照當地養殖習慣,氂牛必須六年才能出欄,提早出欄出肉量少,肉還不香。可張學榮居然讓氂牛一兩年就能出欄,他又是有啥妙招呢?
今晚,張學榮的創業故事準時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