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寶寶和30歲爸爸搶著玩的寶藏運動,竟然被我發現了!

2020-08-01     父母世界Parents

原標題:3歲寶寶和30歲爸爸搶著玩的寶藏運動,竟然被我發現了!

我們小時候都玩過跳房子的遊戲,

在地上畫幾個簡單的方框,甭管多熱的天,在樹蔭下能跟小夥伴玩上一下午。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不一樣的「跳房子」——敏捷梯訓練。

最近身邊很多大人、孩子都被它種草。據說它是從美國幼兒體適能課舶來的明星訓練項目,孩子可以用它練習平衡、身體協調性,大人可以用它做健身。最重要,它是幾乎所有運動中都必須訓練的基礎項目

這麼好的「寶藏運動」,想不想了解一下?!

敏捷梯訓練( Agility Ladder Drills )訓練,中文一般翻譯為繩梯訓練,是 從國外引進並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項體能訓練。

怎麼樣?是不是很帶感?

繩梯訓練有很多種練習方法,動作可簡單可複雜,用這個工具健身,也是時下成人比較流行的玩法。

經常有父母抱怨,「孩子上足球課的時候,感覺總比其他小朋友慢半拍」,「孩子跑折返跑,轉身時總『剎不住車』,有時候還會摔倒。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些都跟孩子腳下動作的靈活性、身體平衡性和協調性,身體變向時的爆發力有很大關係。而梯繩訓練,對提高孩子身體的靈敏性、平衡能力、協調性,腳步快速反應能力、變向時的爆發力等方面都有幫助。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運動,無論是籃球、網球、足球,還是跑步、拳擊,都應該從小進行這種練習,為以後的專項運動訓練打好基礎。

怎麼跟孩子做繩梯訓練?

下面我們請佐佑同行運動館創始人左浩老師,教大家怎麼帶孩子玩起來。

左浩

佐佑同行運動館創始人

2020&2019年度斯巴達宣傳大使

2019年度斯巴達官方認證優秀SGX教練

跟玩「跳房子」一樣,你可以在地上畫出一個視頻中的「繩梯」,為了重複練習方便,你也可以在某寶上買一個「繩梯」,十幾二十幾塊錢就能搞定,這個繩梯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只要結實耐用就可以。

夏天天氣熱,選清晨或者傍晚一個時間段,在樹蔭下、樓房之間的陰涼處,你就可以跟孩子一起開練啦!

繩梯的練習動作很多,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運動能力,為他選擇難度適中,又有挑戰的動作。接下來,給孩子們推薦幾組:

1. 繩上跑步

在繩子裡跑步,每一步腳都要落在格子裡,適合3-4歲的小朋友。

2. 橫向移步

側著身體,像「小螃蟹」一樣橫著移動腳步,跑過繩子,同樣適合3-4歲的小朋友。

3. 里外移步

同樣是側著通過繩子,但腳步要從繩子裡挪進挪出。這個動作有些難度,適合5-6歲的孩子練習,而且要多練幾遍,孩子才能掌握。

4. 單腿跳

這個動作比較簡單,適合4歲以上的小朋友,可以左右腿交換,左腿跳一圈,右腿跳一圈。

5. 雙腿跳

像小兔子那樣,雙腿併攏,同時跳同時落地,在格子裡前進。小年齡的孩子很容易跳起來停不下來。

6. 左右移步

跟前後跳進跳出很象很像,考驗孩子腳步的敏捷度,需要爸爸多做幾遍示範。

7. 交叉跳

在跳動前面的同時,身體要交叉變向,這個動作也要5-6歲的孩子才能更順利完成,不過一開始不要對孩子要求太高,多跳幾次,孩子自然會學會。

8. 里外跳

這個動作很好看,學起來也不難,孩子學會後會很喜歡。爸爸別忘提醒孩子換腿哦~

以上所有的動作,爸爸做演示的時候,動作要慢一點,好讓孩子看清楚。孩子開始跳時,也不需要太強調速度快,先把每一個動作做標準,再慢慢提速,這樣做出的動作才會更規範。

為什麼繩梯訓練那麼受歡迎?

帶孩子踢球、拍球、跳繩也是運動,為什麼偏偏這個專業訓練那麼受歡迎呢。

今天,大多數的父母看待運動的態度有了很大的改觀,願意孩子從小接觸一項或多項運動項目,但在對待孩子的體育教育上,仍存在一些誤區。

比如,父母會直接給孩子報名某個專項運動項目(比如足球、網球),往往更追求技能,不太重視孩子綜合體能的練習;

有的父母僅僅從實用和功能的角度看待運動,就算我的孩子身體不協調又有什麼關係,他將來又不搞專業運動,能跑能跳就可以了。

但在國外,孩子選擇專注於某個專項運動之前,要進行很多年的綜合體能練習,而這個認識正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年輕父母接受。

歐蘇利文曾寫過一本書《改變運動方式》,他在書中寫到:「科學證明,除了個別體育項目,比如女子體操,在其他大部分運動中,過早(12歲之前)專注於某一項運動,根本無法讓人未來在這個項目上表現出眾。」

美國奧委會有關青少年運動的研究也表明,絕大多數精英運動員,直到十幾歲之前,都是從事多項運動,而不是專項運動。

綜合體能包括:敏捷訓練、力量訓練、爆發訓練、強化身體體能,孩子有以上綜合能力,在12歲之前,比專注某一體育單項的訓練更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訓練參考:兒童每日活動量

對於學齡前兒童的身體活動,2010年WHO在體力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中針對5歲以上的人群制定了體力活動指南;2019年4月,WHO首次發布了《5歲以下兒童的身體活動,久坐行為和睡眠指南》,基於以上兩個指南,建議3~6歲的孩子每天活動量如下:

3~4歲:應在各種強度的身體活動上花費至少180分鐘,其中至少包括60分鐘的中等到較高強度身體活動。

這一階段幼兒處於基礎動作能力發展期,動作不夠平穩、靈敏協調能力較差,因此可採用動靜結合的平衡練習、柔韌性練習;以走、跑為主,各種跳躍為輔的耐力練習。在訓練過程中要注重練習動作的多樣化,強調正確的動作模式,不以動作完成質量為衡量標準。保證10~13小時的優質睡眠。

5~6歲:每天至少應進行60分鐘,中等到較高強度的身體活動。

每周建議至少進行3次較大強度的身體活動,最好是有氧運動。這一年齡段幼兒基礎動作能力已發展較好,動作更加靈敏、協調、體力較充沛,可以進行下列的運動練習:

動靜結合的柔韌練習,多種運動技能的靈敏協調練習,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為輔的速度練習,克服環境阻力和自身重量為輔的力量練習,耐力練習等。這一時期需要對動作完成的質量有一定要求。

3歲以後,孩子的基本思維模式已經形成,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今天介紹的這個繩梯訓練很適合作為孩子每天的運動練習項目,今天就帶孩子練起來吧!

最後,給父母推薦一本書《運動改造大腦》。

(美)約翰·瑞迪(John Ratey)、埃里克·哈格曼(Eric Hagerman)

運動不僅幫助孩子強健身體,還會使大腦和身體產生神經遞質,幫助腦細胞溝通。本書的作者哈佛醫學院教授John Retey說:「我們的大腦是由運動引導的,以此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情緒和改善我們的認知能力。 」他也提出了:「運動能幫我們的大腦抵抗壓力、讓思維敏捷、提高記憶力等等。」

爸氣天團,超級盛典

8.3-8.12,

優惠鉅獻,碼上圍觀!

撰文&編輯/ 七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K0tqHMBURTf-Dn5w3nE.html












《Parents BEST》

2020-12-24